浙货能领先多久 制造大省面对新型工业化抉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1月16日 10:00 和讯 | ||
慎海雄 沈锡权 原本连缝衣针都难生产的传统农业大省变成了以工业产品行销天下的制造业大省,浙江的巨变引起人们的关注。来自浙江省经贸委的统计,“浙货”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已从1979年的3.25%,上升到去年的8.1%;去年,浙江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占全国总量的12.8%,外贸出口产品的91.6%是工业制成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面对骄人的成绩,以价廉物美而畅销 价廉物美是优势也是难点 浙江工业的基础是区域特色经济,浙江工业的竞争力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从调查看,在全国产销量位居前茅的“浙货”,主要集中于纺织业服装、化纤制造,皮革、羽绒,以及机械、医药加工、塑料制品、文教体育用品等。依托区域经济的繁荣,浙江制造业形成了具有明显群体规模优势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区域特色。 长期以来,浙江现有产业群的竞争力主要集中在低成本竞争优势上,即主要依靠不断降低成本要素提供廉价商品占领国内外市场,特点是低工资、低成本、低价格、大批量。尽管“浙货”竞争优势明显,但产品的科技含量普遍较低,多数企业至今未能找到将廉价劳动力与高科技有机组合的最佳结合点。浙江近几年工业产品出口大幅度增长,但去年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仅有3.17%,超过一半的企业没有执行国际标准,许多产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这严重影响了“浙货”的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能力。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浙货”在国际上遭遇的反倾销等指控的数量名列全国第一。其主要原因在于:其一,区域经济的高度专业化分工使“浙货”与生俱来带有价廉物美的特色,但也由于价格过于低廉,在国际市场上容易招致倾销之嫌。温州打火机、慈溪小轴承等屡招指控即是典型的例子。其二,“技术壁垒”难以有效突破。发达国家通过制订强制性环境技术标准和法规,对国外产品进行准入限制。浙江企业受现有生产技术、原材料和检测设备等限制,使许多区域特色产品一时无法达到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出口频频受阻。 劳动密集与高科技如何握手 一般而言,劳动密集型产业往往是科技含量相对较低的产业。目前,浙江的区域特色经济还相对处于发展的低水平阶段。产业群的层次低,企业素质偏低,低水平重复建设,多数产品的科技含量比较低。例如,在适宜大规模生产的产业领域,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依然偏低,多数企业没有达到合理的经济规模,造成一批批地死亡一批批地诞生。由于浙江中小企业是在改革开放之初“户户冒烟,村村点火”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村工业布局的分散度极高。 企业人才也严重匮乏。以温州为例,目前在温州的近200万工业从业者中,50%的工人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由于熟练的操作工等严重缺乏,不少企业存在“一流设备、二流管理、三流产品”的现象,有人戏称“吃的是‘牛奶,挤出来的是‘草”。面对严重的设备浪费,经营者也徒唤奈何。 此外,由于浙江的传统制造业科技含量低,市场准入的技术壁垒和资本壁垒都不高,这就很容易被拥有更多的劳动力和市场优势的中西部地区仿效甚至替代。平阳麻步镇的塑编业产业群由于受到中西部地区塑编厂家的强有力竞争,停产外迁的企业一度达2/3以上,这已经给浙江企业敲响了警钟。 湖州市委书记杨仁争指出,应当承认,目前浙江已经在产业规模上成为国内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但还远不是先进制造业基地。关键是要在“先进”上下功夫,在劳动密集型和运用高科技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着力提高产业总体水平,加快形成基于先进生产力的产业优势,在国内外竞争中进一步打响“浙江制造”的品牌。 扬长补短才能柳暗花明 面对严峻的国内外竞争局势,浙江人明显地感到了传统制造业在发展中的危机。 从去年开始,浙江省就着手研究如何让优势产业做强做大的问题,并逐步提出了依靠差异型竞争赢得市场优势的战略。省委书记习近平指出,浙江是有条件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地区。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产业转移机遇,我们必须按照十六大提出的要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在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浙江人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创造新优势的途径所在。永康市委书记楼朝阳认为,浙江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化产业区的竞争力的提高。而当前提升专业化产业区的关键在于,必须尽快打破地区行政分割的发展格局,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在更高层次上发展开放型经济。 永康市目前从事五金生产的个私企业达2.6万家。近年来永康市鼓励这些企业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出发,向周边市县延伸产业链,并且向中西部地区设立加工基地,使资本、技术、市场等要素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浙中五金产业带。去年,永康五金产品仅自营出口就超过1.3亿美元。类似五金产业等经济区块和特色园区,完全有条件培育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区域经济。 浙江区域经济中90%以上是小企业,这种局面在国际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必须要有一批中坚企业做脊梁。如今,区域龙头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带动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乐清成千上万家生产低压电器的中小企业依托的是正泰、德力西两家平均每年6亿元以上销售增幅的大型集团;海宁皮革业的崛起,依托的是卡森集团、雪豹集团等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连的现代大企业……这种区域龙头企业的发展,一方面将星罗棋布的中小企业纳入其产业链,共打一个品牌,抗御市场风浪的能力显著提高;另一方面,龙头企业以技术、资本、管理等为纽带,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在自主知识产权开发、科技创新以及市场拓展等领域的难题。尤为可喜的是,浙江区域经济的触角正在延伸到中西部地区,这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东西部合作,其意义更为深远。 政府如何作为?南浔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沈法良说,地方政府在提升区域经济产业层次上,应该起到引导、激励和推动的作用。前几年南浔的工业企业基本上局限于传统产业,市场竞争力差。南浔开发区管委会提出“硬件不足软件补,政策不足服务补”的要求,为企业营造好环境。短短数年,南浔开发区成为没有森林的木业大区、不是侨乡的华侨投资区。其中依托上海电子信息业发展起来的信息产业,两年引进资金近40亿元,正在成为上海信息业的一个加工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