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年终特稿:银行业--三大势力的角逐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12月25日 14:05 CCTV《中国财经报道》 | ||
主持人:欢迎收看《中国财经报道》特别节目---年终特稿,在2002年临近年终的几天里,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银行、保险、证券、汽业、通讯业以及外经贸这六大行业。同时,这六大行业中重量级的人物也会来到演播室和我们一起来评说行业得失,解密市场悬念。今天我们首先来关注银行业,2002年我国银行业可以说是充满着竞争、突围、创新、亮相、瘦身、扩军等内容。来到演播室的是著名经济学家李扬。 说起2002年的中国银行业,我们想知道您对2002年我国银行业发展中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李扬:有两点,第一就是中国银行业没有像去年年底预期的那样一塌糊涂;第二点就是外资金融机构、中资金融机构,包括我们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其它一些信用社,都根据比较优势在调整自己,而且取得了相当的成果。 主持人:作为一个专业的财经节目,我们一直在密切地关注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对于中国银行业在2002中的市场发展我们总结出三句话,这三句话就是:国有商业银行瘦身减肥、股份制银行布阵扩张、外资银行加紧渗透。这样的概括从何而来呢? 2002年最后十几天,中资银行的瘦身和扩军同时进行。12月16日,中国民生银行成都分行正式开业。三天后,宁波分行紧跟着挂牌了,一年内,民生行增加了45家分支机构,新增网点达到前六年的一半。曾经是规模最小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现在已经位列十大股份制银行前8位. 中国民生银行行长董文标:与其它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我们在机构方面只有他们的一半,所以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将来整个业务的推进和银行业务的发展,还是要发展一些机构。 支撑民生银行扩军是从A股上市募集来的资金,而民生行的所为和其它同类银行的增资扩股勾画了2002年中小银行扩军的主题曲。招商银行、深发展以及其它的股份制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的扩张同样可圈可点。 2002年4月9日,以一卡通叫响国内银行界的招商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一举募集了超过100亿元的资本金。 2002年10月30日,由上海、北京、深圳等96家城市商业银行组成的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清算中心正式在上海营业。96家小银行不费吹灰之力就将自己的触角伸向了全国。 与中小银行相反,2002年国有大银行进行了高强度的瘦身运动。就在民生银行新店开业的同时,12月18日中国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在上海成立,银行卡中心实行统一调度、内部独立核算、垂直管理和专业化经营。他们的出现被称为国有大银行进行综合改革的突破口。 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张恩照:中国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的成立和龙卡国际卡的发行,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这样一个路子的探索,有利于提高经营效益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加快进行金融创新。 实际上,2002年大银行的精简改革一直在进行,工行裁减掉的网点已经近2万个,剩下的2万6000个网点还将继续裁减。一度拥有近6万个网点的中国农业银行裁减的网点也超过了一万个,农行行长尚福林还表示要在3年内把达不到保本点的网点全部撤并,城区支行较多的也要合并,扩大支行管理半径。中国银行业的扩军和瘦身仍在继续进行。 主持人:其实在这一年当中,中资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等,大家忙忙碌碌的结果就是为了尽快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中资银行通过瘦身减肥与扩张的方式是不是能够达到这种目的? 李扬:我觉得是达到了,一个指标就是说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甚至城市商业银行,今年的效益指标都不错。最终我们不管采取什么措施,最终只是提到效益了。因为银行是个盈利机构,所以提高效益是判断它所有政策举动的最根本指标。过去有一个理念,如果说银行比米铺多,那是银行业发展的一个表现,那是在现代信息业没有充分发展时我们对银行业的一个要求。现在信息业发展了,我们可以通过电子转帐,可以有信用卡等等,那么这时候营业网点多可能会是一个负担。 主持人:在瘦身与扩张之间,对我们中资银行来说是不是也面临着某些风险? 李扬:不错,在扩张的过程中,我们先拿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减员、减机构是一个既定方针,而且要根据它重新定位的战略来调整自己原先的安排、机构安排、技术安排等等。同时股份制商业银行也遇到扩张步调受到资本金的限制,怎么稳定筹集基本资金也是它必须考虑的问题。 主持人:2002年我国政府已经按照入世承诺向外资银行逐步放开了市场,这也预示着中外资银行短兵相接的贴身战已经开场。而2002年3月份发生的爱立信事件,就进一步印证了这场遭遇战的来临。 2002年3月,南京爱立信通信有限公司突然凑足巨资,提前还清南京工商银行、交通银行19.9亿元的贷款,转而投向花旗银行怀抱,向其上海分行贷回高额数额的巨款。理由是中资银行无法提供一项国际保理业务。爱立信事件的突然爆发被称为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外资银行业全面竞争的第一次遭遇战。 渣打银行中国区总裁黄远辉:那么在公平竞争之下,这个对于中资银行来讲呢,以后具备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这个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中国银行董事长、行长刘明康:我们和外资银行还有一些距离。但这个距离正在缩小。这样的行动促进我们奋发有为,奋发图强改变自己的状况。事实上,爱立信事件以后,中资银行的发奋图强确实开场了。三个月后,在北京长城饭店的一间会议室里,招商银行与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签订了16亿元人民币综合授信额度的协议。招商银行表达了观点,客户在选择银行的时候并不看它是中资还是外资,关键在于你能否提供客户所需要的服务。 中资的大小银行都在亡羊补牢,当花旗、汇丰以及渣打接着推出高端客户的特殊服务、对小额储户收取手续费的示范后。抓高放低成为银行经营的主流,各家中资银行类似保理业务的创新产品接连出台,大同小异的贵宾理财室也不再是外资银行的专利。 中信实业银行行长窦建中:外资也会在我们同行业引进和带来一些规范化的做法,比较高级的,功能比较那什么的一些产品吧,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外资银行有上百年的管理经验,但中资银行要学习这些经验完全用可以不用上百年,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学到。所以中资银行完全不必要妄自菲薄,我们有我们的优势,有我们的长处,我们也希望我们国内的朋友包括新闻界、理论界的朋友,为中资银行加油打气。 主持人:随着对外资的逐步开放我们看到,不仅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直接在业务和市场上发展了直接的竞争,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它开始与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入资合作,对这样的事情您怎么看? 李扬:这个事情应该说是我们在去年的时候没有预料到的,没有预料到这个外资金融机构会有这样一些举措,因为我们过去像比如说他把优质客户拿走,这是预料中的。但是外资金融结构在中国开始入股中国的商业银行,而且一下子就在城市商业银行这个层面切入,这个我们过去考虑得不多,至少像我们做研究没想到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主持人:他通过这样的方式有什么样的战略考虑呢? 李扬:中国经济资源主要集中在几个城市,也就是上海、北京、南京、西安、广州等大概不到十个城市,所以真正做金融的时候,如果站住了这十个城市,就等于把主要的最丰富、最有潜力的资源取得了,因此进入这些城市是外资要确定的一个目标。 主持人:本栏目记者也就2003年的几个市场悬念分别采访了几位中外银行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对2003年的预测。 预测1:2003年跨国公司转向外资银行的事件是否会再次发生? 中国民生银行行长董文标、中信实业银行行长窦建中 观点:将来像这种事情出现并不奇怪,同时也可能再次出现这类问题。 渣打银行中国区总裁黄远辉 观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预测2:2003年国有银行会否引进外资进行股份改造? 渣打银行中国区总裁黄远辉、中国民生银行行长董文标、中信实业银行行长窦建中 观点:不可能出现 预测3:明年大额储户是否大量进入外资银行帮其理财? 渣打银行中国区总裁黄远辉、中信实业银行行长窦建中、中国民生银行行长董文标 观点:可能出现,尤其是对于有外汇的居民 主持人:那么您对2003年银行业发展的竞争热点怎么看? 李扬:我觉得2003年中资机构改革方面会有比较大的动作,特别是内部治理机构的调整,会有比较大的动作。那么外部治理机构,当然会有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继续沿着上市、改造这样的路走,国有商业银行会紧锣密鼓进行调整。2003年应当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大,随着本外币兑换、交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随着中国货币政策受到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本外币就围绕着本币和外币之间的一些业务,特别是一些互换的业务,围绕着利率展开一些业务,可能会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 主持人:预测未来使我们行业的发展更趋于理性,梳理过去是为了更好的展望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