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明
时下,国内新型汽车产品不断涌现。所谓的新型汽车产品几乎都是企业用最简捷的办法组装而成的。这种现象被称为“组装热”。有关专家认为:“组装热”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悲哀。其实,从长远看来,有一个结论是众所周知的:如果不告别“进口组装”,就没有中国的民族汽车工业。
CKD是条死胡同
一部车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当属它的外貌。拿今年热销的几款中档新车来说,新蓝鸟的豪华,福美来的气派,爱丽舍的优雅,宝来的灵秀,毕加索的前卫……第一眼的印象里,就能让人赏心悦目,满足了人们的追新心理。车型如衣,谁不喜欢漂亮的呢?在看腻了老三样多年的旧容貌后,新车的亮丽登场当然会备受青睐。只是,这些时尚的车型,无一例外都是出自国外汽车设计师的手笔。
自己的孩子,却穿着人家的外衣,这着实是我国汽车外形设计的一大尴尬,是“拿来主义”——CKD道路给中国汽车业酿造的“苦果”!
现在最令人忧虑的是,大部分车都是采用来件装配形式生产出来的,而且这种CKD(进口组装)生产方式有愈演愈烈之势。2002年的进口配额是60亿美元,其中60%将用来进口散件。2001年我国CKD装配达到7万多辆,2002年达到17万辆。
WTO不要求国产化,合作法也在取消国产化,2003年零部件的配额取消,CKD可以不受限制,来件装配将大行其是,这就有可能使国内汽车市场变成国外厂商的“试验田”。都是人家的产品,不过拿过来装一下而已,自己没有一定的技术,这样发展下去,中国不仅不会成为“汽车生产中心”、“世界汽车工厂”,甚至有可能沦落为“装配中心”,“拼装中心”。
起步阶段不排除装配起家,像华晨“中华”、一汽“奥迪”实际上都是装配的,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还是应当踏踏实实靠技术生产求发展。大众从90年代初进入中国,真正从零部件开始干起,发展到现在,已经在中国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备的体系,大众与中国的成功合作,证明了通过合资搞国产化是大有可为的。
自主开发真的那么神秘吗
不能否认,这些年来,我们的汽车厂家也进行了一些自主开发设计的探索,但是,一些号称是自行设计的车型,总能让人一眼就看出原型车的痕迹,比如从“红旗”的身上,人们很难抹掉“奥迪”的影子,而“吉利”也只在“夏利”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番改动。而我国惟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华”轿车,其实也是委托意大利设计师完成的。
据悉,国内一些大的汽车厂家都有自己的开发部门,也有许多从事汽车外形设计的专业人员。但汽车设计并非只是画画效果图、做做模型那么简单。一个设计从诞生到付诸实施,要经过相当漫长和复杂的过程,还要经过不断的论证和反复的试验与修改。这个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自主开发轿车,并非想象的那样遥不可及。随着私人轿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消费者对车辆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这种形势,一汽、上汽和东风汽车等国内几大汽车集团已先后提出了自主开发的理念。通过十几年的合资生产,这些汽车厂家已基本完成了制造技术的积累和实际开发经验的积累,为实现自主开发设计奠定了基础。再说,相对于机械技术而言,车身设计也许更容易些。
自主开发汽车,必须寻找突破口或寻求准确的市场定位,只有扬长避短才能大有作为。我国目前最有竞争力的产品是载重车、大货车、大客车、微型客车、农用车、微型轿车,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机遇就在于此,这些产品不仅有自主知识产权,也有较强的独立开发能力,先静下心来把这块地种好,才谈得上民族汽车工业,才谈得上国际竞争力。
关键在于管理引导
企业都是要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既然“组装”有利可图,企业怎么会不去“组装”呢?从这个角度来讲,企业放弃自主开发,追逐“组装热”,情有可原。但是,这毕竟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汽车企业应搞自主开发。管理部门不能放任自流,不能让“组装”无节制地热下去。
用自制率设一道坎。汽车企业自制率必须在40%以上,否则,不得引进新车型。国家应当用立法的形式将这一条固定下来,建立起公平的竞争机制,让所有的企业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力。
严把质检关。“组装”车的批量往往很小,外方不会在设计、制造质量上下功夫;中方当事人急功近利,不会也无力注重质量。这样,“组装”车的质量问题难免。只要国家严格把好抽检关,谁也不敢轻易“组装”汽车了,企业就会想方设法地自主开发汽车。
用关税来进行调节。整车关税高,零部件关税低。用进口零部件组装的汽车,其成本当然比进口的整车低。国家应有这样的规定:汽车企业自主开发达到相当水平,才可按零部件关税进口零部件,否则,按整车关税进口零部件。
用维修服务系统来制约“组装”。国家应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作出这样的规定:汽车企业必须在全国建立多少的维修网点,并由消费者协会来监督,以保证汽车消费者能够及时方便地享受到维修服务。这在世界上都是天经地义之事,谁也不敢说不。“组装”是不可能满足这样的法规要求的,当然也就会受到法规的制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