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18日电今年我国钢铁行业效益为何好于预期?
新华社记者张晓松
2002年,我国钢铁行业产销大幅增长,全年钢产量预计将达1.8亿吨,实现利润超过250亿元,远远好于预期。
“年初钢铁业的形势曾令我们一度很紧张。”国家经贸委副主任张志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由于国内外钢铁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钢材价格回升乏力,再加上世界范围内的钢铁贸易磨擦加剧,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实行关税减让并取消了进口数量限制等,一季度我国钢铁行业产量激增,出口下降,进口增加,经济效益下滑,形势严峻。按照去年的产量和利润推算,每吨钢材价格只要受不利因素影响下跌100元,全行业就将无利可图。”
然而,从4月份开始,钢铁行业赢利水平开始超过去年同期,并逐月好转;到9月份,国家重点企业扭转了利润持续下降的局面;到10月末,全行业已实现利润232亿元,超过去年全年的赢利水平。
今年我国钢铁行业效益为何好于预期呢?
国际钢材市场虽然历经风波,但二季度后价格总体上出现稳步回升的趋势,特别是长期以来份额较大而产能过剩的板材产品价格,从4月份开始走暖,与年初相比涨幅一度超过30%。我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同时也消费着全球四分之一的钢铁产量,今年国内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特别是持续升温的房地产业和供不应求的汽车市场,直接消费了大量钢材,并导致钢价一涨再涨。长期以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钢铁市场的供求关系,就今年来说,更是大量消化了新增产量,大幅提升了钢材价格。
除上述客观原因外,今年以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措施,也起到了改善市场供求关系,拉动钢材价格的作用。在依据世贸组织规则保护国内产业的过程中,国家针对美国和欧盟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后对我国钢铁市场可能造成较大冲击的新情况,启动了钢铁行业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并对部分钢铁产品进口实施了临时保障措施,同时积极推动企业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最终在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基础上保住并扩大了国内市场份额;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过程中,依法对“地条钢”等假冒伪劣产品及其生产企业进行了打击,从一定程度防止了低水平重复建设对钢材市场的冲击;在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中,建立了定期公开发布市场供求信息的制度,引导企业及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回避市场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钢铁行业的有效供给能力正在跃上一个新台阶,这也是企业取得速度、效益双增长的重要原因。早在三年前,钢铁行业就已拉开了大规模技术改造的序幕。去年底,全行业最后一台大型平炉被淘汰,与此同时一批先进的热轧、冷轧生产线相继投产,附加值高、市场紧俏的轿车用板、家电用板、高速钢轨实现国产化。今年,我国企业技术进步工作继续加强,国债技改项目在实现标志性目标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预计到年底,钢铁行业可新增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镀锌板等高附加值钢材品种1000万吨,连铸比由改造前的不足70%提高到90%以上。多年努力,终于收到了成果。
专家预计,明年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前景将取决于三大因素:一是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二是国家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情况,三是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分析上述因素,人们不敢过于乐观。从国际环境看,全球经济已度过最困难时期,正处在恢复之中,明年全球钢材消费将有所回升,但因结构调整仍未结束,新的经济拉动力量尚不明朗,世界钢产量的增长仍缺少内在的支撑条件,市场还将维持长期过剩局面;从国内发展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确定明年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将拉动对钢材的需求。据预测,明年国内的钢材消费量在2亿吨左右,增长10%,速度有所回落,但由于历史原因供略大于求的局面不会根本转变,建筑、机械制造、汽车等产业对钢材消费的拉动作用是否依然强劲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些都将影响明年钢材市场的走势;从企业看,目前我国制造业仍然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不能满足多元化的需要,一般产品过剩,作为世界第一大产钢国,每年仍要进口近2000万吨的高附加值产品。
因此,对中国钢铁行业来说,抓住市场好转的有利时机,狠抓产品结构调整,才真正是长远持久之计。(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