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以民航总局空管局副局长吕小平为组长的民航空管信息化课题小组经过6个月的努力,完成了空管信息化技术政策、应用和发展课题的调研、编写工作。该课题立足于空管信息化的规划和建设工作,以民航总局信息化工作总体要求为指导,认真研究了国内外信息化的发展过程和未来的趋势,着重对空管信息化的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提出了空管信息化的
相关技术政策和建议。本报摘编了其中第二章“空管信息化现状分析”,希望对关注我国空管信息化建设的读者有所帮助(标题为编者所加)。
另外,本版还对华东、中南空管局的信息化建设作一报道,以飨读者。
空管是一个技术密集、人才密集、资金密集、业务复杂、发展迅速的行业,对安全和服务要求极高。统计资料表明,“八五”、“九五”期间,民航空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在通信、导航、监视方面建成了辐射全国各地区空管局、空管中心(站)分组数据交换网/帧中继网、卫星网;建成了覆盖我国东部地区的一二次雷达和自动化系统;VHF甚高频地空数据链、空管指挥内话系统等;在气象方面建成了自动观测系统、气象填图系统、气象数据库系统、航站情报自动服务系统(ATIS);在航行情报方面,建成了航行情报数据库系统、航线资料自动作图系统。这些系统的建成改善了空管系统设备落后的现状,提高了运行保障能力。
目前,空管信息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信息技术和资源的应用程度与世界空管先进水平相比较为落后,管理和运行仍以传统方式为主流,空管、通信、导航、监视、气象、情报等信息还未达到有效的集成。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空管系统信息化的建设,课题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这次调研采用电话和现场访谈、统计资料收集分析、问卷回收等方式,结合普查和重点调查,搜集了各地区空管局和空管中心(站)的信息化状况的详细数据,从基础状况、管理信息、生产信息、职工素质等方面对近年来空管信息化工作的状况进行分析。一、空管信息化初具规模
2001年,依托空管帧中继网络,全国空管管理信息网投入使用,该网覆盖总局及各地区空管局,空管局到各地区空管局的带宽为384K,共有8台WEB服务器,联网PC达2217台。网上内容包括组织机构、人力资源、设备管理等管理信息,实现了电子邮件、文件传递等功能。空管系统各单位也自行建设、引进了各类管理信息系统,如财务管理、公文流转、档案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培训管理等。这些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为实现全国空管系统管理信息化奠定了基础。二、信息化工作逐步开展,但仍未适应安全生产和行业发展的要求
信息管理机构是企业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由何种部门管理应用工作,反映了企业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
调查资料表明,总局空管局成立了全国空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技术小组,各地区空管局均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技术小组(工作小组),而且有专人落实日常工作,大部分空管中心(站)目前还没有设置信息化工作机构。此外,情况调查表明,地区空管局虽然都设置了专职或兼职的信息系统的开发、维护部门或岗位,但归口单位不一,个别为临时性,且人员不足,这样就导致很多信息化具体工作难以很好地落实。由此可见,各级单位对信息化工作是比较重视的、有人员保证的,但仍需健全,尤其是在组织形式上亟待建立统一的、专职的空管信息化机构。三、系统建设缺乏整体规划,空管信息集成薄弱
由于大多数业务系统都是按照各自的需求而建立的,没有充分考虑空管系统的整体需求,因此存在信息不完整、接口标准不统一、共享性差的现象,一些业务系统在使用别的系统信息时只能依赖人工输入,不能实现自动更新。因而,在空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综合信息集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才能更好地完成空管保障工作。四、基础设施参差不齐
课题组抽样调查了部分空管单位(以地区空管局为主),得出以下数据和结论:
1.人均PC拥有量为0.28台,且分布不均。
2.本地网建设急需加快。除总局空管局、华东、中南外,其他单位本地网络仅覆盖局机关。
3.互联网应用在信息化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目前八大空管单位只有四家实现了互联网接入,反映了空管系统各单位在互联网应用方面差距大。五、地区差异较大,发展不平衡
在分析统计数据的过程中,课题组深刻地看到空管系统存在的地区差异。即从管理信息开发维护人员数量和人均PC数量两个方面反映了地区差异。
在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各地区空管局、空管中心(站)的实际情况,不搞一刀切,既要鼓励先进,又要促进后进地区的发展,制定不同的建设方案,迅速推进信息化建设。六、信息标准化工作急需开展
2001年总局空管局发布了《空管管理信息网总体建设规划》,制定了空管信息网互联实施进度并统一规划、分配了IP地址和域名。在此基础上,各地区空管局也制定了各自的发展规划,各类管理规定相继出台,如《民航华东空管局计算机网络管理规定》、《民航中南空管局计算机公用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暂行规定》等等。调查表明,空管系统基本制定了信息化管理规定和发展规划,但在技术标准规范方面基本是空白。信息化技术标准、规范不统一,造成企业内部“信息孤岛”较多、系统不能集成、资源不能共享的局面。七、信息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对外提供的空管信息主要是航班动态、气象、情报三类,部分单位对外提供雷达信息,这些信息基本上单独为民航企业用户或社会用户提供,信息量有限、种类单一、形式单调,全系统年经济效益主要集中在个别单位在航班信息的开发应用上。为了更真实反映信息服务的水平,
课题组还对各空管局的管理信息网站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各空管局管理信息网站均为实时更新,但更新周期各不相同,平均每天访问人数为1139人次,平均每个网站142人次。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如重建设轻管理,应用系统建设不完善,缺乏统一的信息化技术标准、服务规范。八、信息化专业人员不足,人才流失严重
近几年,由于缺乏人才激励政策,分配机制不合理,很多人才无法发挥他们的个人价值,空管行业中信息化骨干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流失严重,这种状况对空管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IT技术、资金等不是紧缺的资源,而最短缺的是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的人才,人才外流倾向不可忽视,广泛吸纳适应空管信息化建设的高素质的信息技术和管理人才已迫在眉睫。
除此之外,提高全员使用计算机水平,加强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训和交流;落实和完善系统安全措施等也是民航空管系统信息化建设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我国空管系统信息化建设面临诸多问题,但摆在我们面前的机遇令人振奋。随着我国加入WTO,我们的经营环境将处于更直接贴近国际经济大环境中,这对空管行业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也为空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民航总局已确定在“十五”期间要集中人力、财力重点建设八大信息化工程,以此带动全行业基本实现信息化。其中把空管信息集成专门作为一项标志性工程来建设,实现空管信息资源共享化、办公自动化和管理科学化。同时,空管体制改革使得在新的空管体制及空域结构模式下,空管服务已由原来单一的话音通信手段,逐步拓展为提供多种空管信息和多种方式的服务。而且,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空管生产运行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总之,目前空管信息化工作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也有了很大发展,但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正视这些问题和困难,将有利于我们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空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