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下半年,乘坐南航班机的杭州市民惊喜地发现,只要持有招商银行的“一卡通”,就可在南航网站上完成航班查询、机票订座、网上支付等手续,再凭电脑记录号到杭州萧山机场南航电子商务柜台办理乘机手续。目前,这项“无票乘机”的业务已经在广州、成都、上海、北京等多个大中城市启用。
对于广大民航乘客来说,类似电子客票这种便捷迅速的服务方式仿佛一夜之间就来到
了我们身边。而事实上,在这背后的信息化进程,中国民航已经走过了将近20年。
作为我国交通行业中信息化建设程度较高、IT产品和技术应用范围较广的领域之一,中国民航始终将信息化建设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2002年是中国民航业进入实质性改革的一年,民航总局颁布实施《中国民航信息化“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同时还把2002年定为“民航信息化年”,重点实施八大信息化工程。业内人士普遍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民航业将会对IT产品和服务保持较快的需求增长速度。而这种需求增长的驱动力来自中国航空运输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1989年至2001年,全行业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4%、16%和15.3%。运输总周转量的增长率是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1.87倍,是同期世界民航平均增长率的3.78倍。定期航班运输总周转量也由1989年的全球第20位上升到2001年的第6位。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运输总周转量和客运周转量持续攀升,中国民航需要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从而适应新的发展形势。
目前,在民航业的IT项目建设方式中,将IT系统外包给专业IT公司的比例达到50%以上,其目的在于减少IT项目建设投资,缩短系统实施周期,降低企业风险。此外,民航企业还采用合作开发和自主开发的方式建设一部分IT项目。合作开发一般由民航企业计算机中心等IT部门提出项目需求和总体设计,然后由专业系统集成商完成系统的开发实施。而自主开发则全部由民航企业内部IT技术人员完成。除此之外,民航企业通常也会直接购买国外成熟的民航应用系统。
据CCID提供的调查资料显示,2002年上半年,中国民航业IT应用整体市场规模达到19.23亿元,其中硬件采购额为9.87亿元,软件采购额为4.39亿元,IT服务投资额为4.94亿元。民航业IT投资重点主要集中在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网上电子客票、机场离港系统等应用系统。同时,随着民航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入,IT服务在民航信息化项目当中的比例也逐渐提高,在2002年上半年中国民航业的IT市场结构中,IT服务就占到了25.8%的市场份额。电子客票、门户网站和呼叫中心将会成为今后民航业信息化建设的热点。2002年,民航在试点基础上正在扩大电子商务和电子客票的应用。另有更多的航空企业开始考虑建设门户网站,开发网上应用系统。常旅客系统将成为航空公司主要的服务竞争手段。此外,部分机场和航空公司都在建设呼叫中心,如浦东的电话问询系统、国航的客户服务系统、南航的电话订票系统和海航的89999客户服务系统等。
综上所述,民航信息化建设所蕴含的无限商机,将为中国IT产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创造大量的市场机会和盈利空间。(易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