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世人瞩目的第二届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落下了帷幕,这次人气鼎盛的博览会,除了让人们深刻感受了我国高新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的成果与发展,更让我们对大会“信息化”主题有了新的认识。随着世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化正不断地影响各个领域。在我国的民航机场中,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率先跨出了航空港信息化工程的第一步,通过使用现代电子信息与网络技术,实现对航班生产信息的自动化管理。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是远东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国际机场之一。早在1996年机场设计规划初期,设计者们就提出了信息集成、信息网络的构想,目的就在于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电子信息技术的催化作用,综合借鉴各种先进管理理念,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优化服务质量。正是在这样一种现代先进管理理念下,浦东机场一期工程引进了当时国际上的先进信息网络技术,从飞机进场到落地、靠桥均采用计算机管理的航空报文网络系统(AFIN)、目视泊位引导系统(AGS)、航班信息管理系统(FIMS)、综合查询系统(IQS)、SITATTEX系统等;从旅客进港到出港提供的全方位服务,采用了航显系统、离港系统、广播系统、行李分检系统、安检系统、CATV系统等;空港的安全保卫采用了CCTV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等。同时,为了加强空港管理,还配备了停车库管理系统、消防报警系统、BA楼宇自控系统、电梯监控系统、航空收费系统(ABS)、航空业务统计系统(ABAS)、机场道路监控系统。这20多个系统被集成为一个大型的中央计算机系统,大规模的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航班生产系统与航班应用系统中,实现了信息系统集成化、信息传递自动化和信息管理自动化。
例如在机场航班生产中,航班信息是机场最主要的运营信息,机场的各个运营部门和相关的弱电系统都要根据航班信息来工作。在传统的航班信息传递运行模式中,各部门是通过对讲机、电话、人工操作等方式来实现信息的相互传递和衔接,时间间隔长,信道堵塞率高,且很难避免人为因素带来的差错。为了改善这种完全人工干预的管理方式,适应现代化航空港的管理模式,浦东机场率先对航班信息系统使用了集成技术,即以中央数据库为核心,依托高速AIM网络,采用外部系统访问中央数据库的标准接口协议CDI技术集成了航显、广播、电话问讯、行李系统、候机楼楼宇自动控制等16个子系统及东航、上航等外部接口,并通过电子途径共享机场运营信息,对航班信息和运行资源进行集中控制,既大大提高了子系统之间的工作效率,又节约了信息资源,简化了信息服务流程,保证了航班信息传输的及时性、惟一性和准确性。
先进的信息技术不但是一种资源渠道,更是我们实现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帮手。在浦东机场的安全管理系统中,我们已经充分感受到了这一点。例如,浦东机场候机楼内禁区范围较大,禁区周界较长,出入门较多,所以为了节约人力资源,浦东机场采用了当时国际上的新技术———门禁管理系统,通过刷卡感应方式实现对门的自动开关。与此同时,为了加强对禁区出入门的控制与管理,我们还通过摄像机与门禁读卡器联动的技术,使门禁系统与安保监控系统紧密地结合起来,有效地掌握了对禁区的安全出入控制与管理,为机场空防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系统的逐步稳定运行,我们还将不断地完善管理手段和措施,包括制定各项维护检查制度、建立系统维护维修档案、规范信息管理流程等。
高起点,高发展。今后,相信我们会在民航信息化这片天空上飞得更高、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