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记者 刘星良/摄
商报讯(记者常怡)近日,东方航空、上海航空纷纷发布公告称,因国内机场自9月1日起调整收费标准,将使公司的成本支出有一定幅度的上升。而在这之前,同样是在沪深两市上市的厦门机场、上海机场、深圳机场等也先后发布公告,称此次收费调整将对公司的收入产生一定影响,深圳机场预测今年公司收入将因此减少数百万元。
东方航空总经理助理夏毅昨天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东航方面估计此次调整会
使其起降费的成本提高15%-20%,公司整体成本将提高1%-2%。具体的涨幅还要看基地航空与机场之间的收入分配的协商情况而定。
据了解,根据国内会计准则,2001年度机场收费占东航总成本的17.21%,其中国内机场收费占全部机场收费的36.45%;2002年1-6月,机场收费占公司总成本的18.96%,国内机场收费占全部机场收费的34.73%。
今年9月,民航总局、国家计委、财政部发布了《关于调整国内机场收费标准的通知》,决定自2002年9月1日起调整国内机场收费标准。此次调整是将收费总体水平做适当上调,其中起降费、停场费、安全检查费和地面服务费收费标准均有不同幅度提高,旅客服务费(原旅客过港服务费)收费水平有一定幅度下降。
从通知看,航空公司成本上涨属于情理之中,但为什么机场类上市公司也声称会因此减少收入呢﹖
据业内人士分析,对于机场来说,航空地面保障服务费要占到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一半以上,此部分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旅客过港服务费,而旅客服务费恰恰是此次调整中惟一标准下降的收费项目。
据了解,目前机场类A股上市公司拥有的营业性资产大部分以候机楼为主,与飞行区相关的资产仅占极小的比例,有些甚至没有。这就造成这些上市公司主营收入主要来自旅客服务费,而上调的起降费、停场费收入等几乎全部留在了集团。香港上市的首都机场情况就有所不同,因此收费调整对它带来的可能是正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