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10时16分,上海黄金交易所试营业首日,北京菜市口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准确估价,以低于对手一分钱的报价,成功地买入了3公斤黄金原料,敲定了上海金交所第一单。而这也是黄金市场几十年来,首饰零售商首次从交易市场上自主报价购得的第一笔黄金。
本月30日,随着上海金交所正式开业,中国黄金市场几十年来的“统购统销”政策将
宣告结束,黄金流通领域的神秘面纱被彻底揭开。
第一单成交——菜百
“我有一种真正被松绑的感觉。”金交所108家会员中惟一的商业零售用金单位——菜百总经理王春利显得格外兴奋。
菜百素有“京城黄金第一家”之称,公司每年的黄金用量达2吨。然而,“以往黄金属于专项管理的物资,零售、批发、加工都需要许可证,菜百没有许可证,无法从央行直接购买黄金,只能从批发商那里购买,而且价格也是国家规定的配售价格,毫无讨价还价的余地。”
“现在,我们可以直接在市场上购买黄金,而且是随用随买,买多少可以因需而定。另外,在价格上,由于金交所黄金价格直接与国际金价接轨,因此,会更合理公道。等到金交所的磨合期过了,商家提金、用金、买金将更加方便。比如菜百计划到深圳加工首饰,就可以通过远程交易在金交所买金后,拿着打出的单子,直接到广州指定的金库取金,再不用随身带着金子了。”
生产原料供应面的制约没了,菜百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今后,菜百要成立自己的加工基地,在加工出的首饰上打上‘菜百’的标志。让‘菜百’从原来的服务品牌转变为真正的产品品牌。”王春利踌躇满志。
最先受益——首饰行业
菜百取得黄金第一单透露出的信息是,黄金市场的放开,最先受益的是首饰行业。
金交所开业后,首饰行业获取黄金原料的成本将有所降低,与市场的接轨将促使企业生产高工艺、款式新、高附加值的产品。王春利说:“也许用不了多久,国内黄金首饰将像日本一样,不再以克计价,而是论条卖。”
目前,中国是世界黄金第四大消费国,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中国首饰消费超过600亿元人民币。但事实上,近几年来,计划经济的束缚已使得黄金首饰的消费连年下降。
中国黄金协会秘书长吕文元说:“在统购统销制度下,所有的产品都卖给中国人民银行并由其定价,与市场的脱节使企业缺乏推广黄金产品的动力。另外,价格竞争导致企业利润微薄,无力采用高档的首饰加工工艺。”
目前,国内首饰行业一般投入黄金加工的费用仅为每克1.5元。而在同一家企业加工首饰的港商却愿意付出每克3.5元的大价钱,其工艺间的差距可见一斑。
最值得期待——个人炒金
中国素有“藏金于民”的传统,以首饰为代表的民间黄金消费的提高,只是黄金开放以后的一个表象。无数投资者都在像王春利那样憧憬着金交所开业后的炒金热潮。“除了从金交所购买实际用金,我们还要进行投资性经营。”王春利说。不论对个人还是企业,黄金都是一种重要的避险、保值工具。
“金交所开业后,会员单位可以进行买卖黄金。初期是实金交易,将来还会启动黄金期货,企业可以通过套期保值交易,回避未来的价格风险。而有一天,个人投资者也能走进金交所。”
对于金价的走势,王春利十分看好。“受到‘9·11’后国际紧张局势的影响,今年的国际金价已上升到每盎司320美元,在回报率上是一个相当吸引人的数字。业内都普遍看好今年黄金的走势。”
吕文元则分析说:“美国56%的外汇储备是黄金,中国的黄金储备也达到了456吨。国际流通性决定了金价在全世界是一致的,不可能被某个行业或区域操纵。在走势上,黄金与股市、债市、汇市等投资市场呈反向运动。”
最终发力——诞生“航母”
与一些黄金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国内黄金企业还处于幼稚期。“虽然我国是世界第四大产金国,拥有1200家黄金采矿公司,但多数是小企业,并且效率低下。而世界第一大产金国南非全年的产金量为400吨,全部是由两三家公司生产的。”中国黄金协会秘书长吕文元说,“以金交所开业标志着的黄金流通领域的真正放开,将为整个黄金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吕文元告诉记者:“目前,国家鼓励发展大型黄金企业集团,以中央财政拨款为注册资本金、以中国黄金总公司为母公司的超级航母——中国黄金集团正在筹备之中,等待国务院的批准成立。”
据记者了解,中国黄金集团将以中国黄金总公司为基础、合并中央相关的直属和控股企业而组建。集团成立初期的主营业务为上游产品,预计初期产量将达到全国产量的20%至30%。目前,该集团已将良性资产重组,成立了中金黄金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上市计划已申报中国证监会,正等待在国内上市。
晨报记者袁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