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27日电 环保产业也是生产力,但中国的环保产业起步较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近日撰文指出,应抓住机遇发展中国的环保经济。
鲁志强具体指出,发展环保经济要从以下五点着眼——
首先,政府要找准定位。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同样存在政企分开的问题。由于长期政企
不分,政府和企业成为父子关系,政府难以拉下脸来严格执法。一些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企业无法关闭,也难以重税惩罚。因为这些企业的开工和税收影响就业、地方收入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政府处于两难之中。从政府的职能上讲,应通过对环保法律和标准的制订,利用环境监测和管理等手段,代表全国人民监督和限制企业对环境造成污染。另外,政府应该在介入环保的方式、途径上多作文章。
第二,资金的投入一定要有成效。“十五”期间全国环境保护投资7000亿元,约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1.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3.6%,比“九五”提高了1个百分点。有关部门应用好有限的资金,收到预期的效益。如北京市治理煤烟、煤改气等,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实施了一些强制措施,使北京污染状况得到改善。
第三,在环保的整个管理思路和手段上充分发挥经济杆杠的作用。经济手段最主要应执行谁造成污染,谁来承担责任。从污染源抓起,让造成污染的企业在经济上付出代价,把企业的盈利与环保捆在一起,把环保当成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自觉的行动。依靠市场经济,制定一套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来治理环境污染操作性强的方案。这虽然需要很多条件,但经过努力是完全可能做到的。
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操作性、可行性要强,对所有企业要公平,采用统一的规格和标准。企业的生产过程是否会造成污染一定要有统一的检测标准来衡量。
第四,环境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企业的生产水平。中国企业还处在成长阶段,国内竞争也处于初级阶段。企业仍停留在如何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创造更多的利润。竞争手段还停留在价格竞争等手段上,缺乏对企业形象、经营目标的长远战略考虑。目前国内已有一些企业提出绿色产业口号,但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环境保护问题反映的是外在现象,实质上是一个内在问题。
第五,发展经济、环境保护要“双赢”。从目前的国情看,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是硬道理。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环境保护也应同样有效地发挥作用,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丰收。中国的废物回收利用就是一个例子,国有企业的废品回收公司总认为无利可图,亏本经营,而外地民工成群结队在城市回收废品,可以说是大有作为,因此,应该改变一提到环保只是花钱而无效益的观念。
鲁志强强调指出,为了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国家非常重视污染治理,从而为环保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寻找突破口就成为投资者获利的捷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