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男,32岁,职业:上海某证券公司研发部经理。年收入:20万元。小金每个月有四天要到同济大学里的培训班进行全天的学习,这种状态要持续14个月。目的只有一个:为号称“全球金融第一考”的特许金融分析师的资格认证考试做准备。
温先生,男34岁,职业:北京市某IT企业售后支持经理。年收入:15万元。为了让自己的工作更有章可循,参加并通过项目管理专业资格认证考试。
Gary,男,28岁,职业:北京某系统集成公司技术工程师;年收入:10万元。最近每天下班之后都要晚走1~2个小时,主要是泡在单位的实验室里,为明年1月的CCIE考试的LAB部分做准备。
Daisy,女,26岁,职业:某外企老板的秘书;年收入:4万元。Daisy这个月做的重大举措是跳槽到另一家外企做专职的翻译。原因很简单,她刚刚拿到了“国际会议译员资格”证书。
……
“你有资格认证吗?”成了面试的时候最常被问到的问题。证书成为行业的标准,最热门的行业认证也像雨后的春笋一样不断涌现。
向“全球金融第一考”冲刺
在很多人的眼里,小金的日子过得很不错了。1996年金融专业的研究生毕业之后,在上海一家证券公司工作,几年下来,不但跻身公司的中级管理层,而且在生活水准上也是时下流行的“中产”一族了。
然而,从今年3月开始,小金开始拿起书本,每月抽出四整天的时间到同济大学上课,备考金融分析师。用小金的话来讲:“只有保证了安全的头寸,才能在未来的人力资本市场上进行有效的资本运作。”看样子,小金把这项考试看成是对未来的储备。
特许金融分析师(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英文简称CFA,属于证券投资与管理界的一种职业资格称号,也是全球通行的、最权威的金融市场专业人员的资格认证。该考试每年举行一次,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同时进行的职业考试。
早在1964年6月,纽约交易所就明确强调,监管、研究人员必须具备CFA注册资格。之后,美国投资协会、美国投资银行家协会、纽约金融协会等机构也都表示,成员应具备CFA资格。这样,就使得CFA资格具有了行业职业权威的特点。近年来,这一资格已越来越广泛地成为全球投资银行家、证券交易人员、公司财务总监等金融业内人士公认的最高行业从业标准。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等等金融机构对持有此证者趋之若鹜。
目前中国内地仅有20余人获CFA资格,其中相当部分是从伦敦、纽约、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地执业回来的“海归派”。
据2002年最新资料,全球特许金融分析师的平均年薪是17.8万美元,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的平均年薪是19万美元,比哈佛的MBA平均12.8万美元的年薪还要高出五成。在香港,CFA的年平均收入也达到13.6万美元。
之所以能达到这样高的收入水平,是因为拿到这样一个资格认证决非易事。抛开以英文为考试语言的壁垒不说,其他的条件也令人咋舌:首先,需要逐级通过的三级考试,就决定了即使一切顺利的话,也需要至少三年的时间才能把高级的认证资格拿到手;其次,涵盖了十多个学科领域的考试范围让人却步;此外,建立在实际工作经验之上的论文和应用类考试题目,将会把相当一部分具有中国特色的死记硬背类考生拒之门外。
根据级别,CFA的考试报名费从300美元到600美元不等。
各类资料费大约3000多人民币,如果要参加培训的话,至少还要5万人民币的投资,250个小时培训。
心里拨拨算盘,账就很容易出来了。这个号称第一的CFA认证,恐怕所需要花费的金钱和时间也是第一位的。
如此昂贵的考试投资是否值得?小金回答很干脆:“这还用说嘛!国外的金融机构马上要进来了,从哪儿招人,当然是从我们这样的地方。我现在是属于下手晚的了。现在花的这一点点时间和金钱根本不算什么,我觉得这比学个MBA强多了。将来这些投资用不了三五个月就回来了。”
做一个项目管理的专业人员
温先生已经从事了10年项目管理工作,在今年的3月份参加并通过了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资格认证。由于多年的工作经验,这项考试对他来说,好像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谈起考试的初衷,温先生的理由中一点功利性都没有:“从事了这么多年的项目管理工作,但是对自己在工作中所摸索出来的这套方法并不是非常自信。正好去年开始,国内引进了这项美国的资格认证考试。我主要是想验证一下,自己的工作方法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不是符合国际通行的标准。考试只是顺便完成的事儿。”
PMP(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指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资格认证,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发起的,严格评估项目管理人员知识技能是否具有高品质的资格认证考试。其目的是为了给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行业标准。
PMP为美国培养了一大批项目管理专业人才,项目管理职业已成为美国的“黄金职业”,拥有PMP资格的人,在美国的平均年薪是5.5~12.5万美元。在我国,许多媒体已把PMP称为继MBA、MPA之后的第三大金字招牌。
虽然到目前为止,全球获得“PMP”头衔的只有3万多人,但是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却非常惊人:记者解到的情况是,去年,国内只有300人具有PMP的资格认证,到今年就增长为600人了。
高速增长的原因,除了众多项目经理对这项认证趋之若鹜之外,200道标准化试题的考试类型也让善于做选择题的国人松了一口气。而且考试的内容所涉及的9个知识体系也都是传统学科的范畴。最有利的一点就是,组织考试的外专局应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的要求将试题汉化,在考试中采用中英双语,这样,就“方便多了”。
PMP的报名费是3900元人民币,加上培训费、资料费大约需要1万元左右,考试的内容并不是非常困难,相应需要准备的时间也不长。像被采访的温先生,只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准备就通过了考试。
温先生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坦然承认,拿到这项认证之后对自己的薪金并没有什么改善的作用,“这个认证只不过可以帮助我在重新择业的时候提供一项证明。因为项目管理的好与坏,对企业来讲,是一个隐性的利益,并不能直接体现在报表当中,所以,没有明显的薪金变化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有了这个认证,可以让我在决定是否跳槽的时候更有一些主动权。”
有一点让人担忧的就是,PMP很有可能由于大家一窝蜂地跟进,而且又是标准化试题,所以,很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贬值。事情往往是这样,太容易了,就不值钱了。就像现在已经快要臭街的微软认证一样。
行将没落的CCIE
一提起自己不小心进入的IT行业,现在作为技术工程师的Gary就直摇头后悔。用那句老套的歌词就是“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太快。”就拿现在已经通过了笔试部分的CCIE考试来说,明知道考完了之后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值钱”了,但是还是如鸡肋一般不想割舍,“反正也是公司拿钱,先考完再说吧。”Gary说起这个认证考试居然是一脸的无奈。
在IT行业中的资格认证,实在是可以用琳琅满目来形容——太多了!几乎每家知名的IT企业都有自己产品的认证。
其中,CCIE(Cisco Certified Internetwork Expert的英文简称)认证是由网络领域著名的厂商——Cisco公司推出的。该公司针对其产品的网络规划和网络支持推出了工程师资格认证计划,并要求其在各国的代理拥有这样的工程师,以提高对用户的服务质量,建立思科产品网络工程师的资格认证体系。
由于思科公司在要求国内厂商代理其产品的同时必须具备专业的“思科认证互联网专家”,所以,具备CCIE资格的网络专家曾经是很多做系统集成的企业争相抢夺的人才。甚至有的企业以十几万元的价格,从其他企业租用具备CCIE资格的人。但是,像IBM这样的大公司,做系统集成的网络专业人员具备CCIE资格认证,已经成为基本的要求。一位目前在IBM工作的售后支持经理,在采访中虽然不愿意透露自己的薪资收入水平。但是也明确表示,考CCIE是公司的要求,是从事这项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资格认证。
目前基本年薪已经达到10万元的Gary告诉记者,CCIE的含金量虽然不像以前那么高,但是已经成为一个不考不行的资格认证了。“现在不是考了之后能挣多少钱的问题,而是,如果没有这项认证就根本没有办法在这个圈儿里面混饭吃了。”
虽然在Gary的眼里,CCIE的考试不是很难,但由于有一个无论什么水平的人员,都至少需要考三次才能通过的LAB部分,导致这项认证考试必须持续一年以上才能完成(每次LAB考试要相隔至少4个月)。好在公司明文规定,如果通过的话,考试费用全部由公司报销。所以,连笔试(3000元人民币/次)带实验(1250美元/次)所花费的考试费用虽然不是一笔小数目,但也没有成为阻挡Gary考取CCIE的障碍。
另外一个被能不忽视的费用就是考前的实验练习。Gary算是幸运的,公司有这样的设备。可是如果像其他应考人员,没有这样的条件,就要真的好好衡量一下考CCIE的投入回报率了。实验需要专门的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一台路由器就上万元,而且至少6台才能模拟出真实环境。这笔费用也不容小觑呢。
说到回报,Gary倒是不担心,“在美国,CCIE的年薪是8万~12万美元,而在国内,即使是现在这样的IT行业的低迷时期,一个CCIE的年薪也能达到20万到30万元左右。比我现在的收入强多了。当然,届时(具备CCIE的时候)可能会缩水。”
尽管目前国内有CCIE资格的人仅300多人,全球也不过8000多人,但是看看已经排到了2003年3月份的应考长龙,就可以预想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成长出多少CCIE来。资源稀缺才能保证资源的价值,如果CCIE也像微软认证一样遍地皆是的话,想要20万元以上的年薪恐怕就有些难度。
为每天500美元的收入开口说话
2002年6月4日,新浪网上的一则消息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对外经贸大学与欧盟口译司在京合办的国际会议译员培训项目,首批学员已经顺利毕业并获得专业证书”。Daisy女士就是这25名学员中的一名。见到记者的时候,Daisy女士正在同公司谈判辞职的事情,虽然她表示,准备跳槽的时候还没有拿到这个“国际会议译员”资格。但是,耗时一年的专业培训,着实让她在翻译的领域中进步不小,这也为她在重新择业中增加了不少的自信。
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Daisy女士专业是英语,毕业后的四年里,一直做外国老板的秘书工作,除了日常的行政事务之外,还时不时地为老板做做翻译。琐碎的行政工作并不是她的兴趣所在,倒是翻译的工作让她觉得自己是学有所用的。2001年开始,Daisy决心为转行做准备。欧盟和对外经贸大学的这个资格认证项目,可谓来的正是时候。
转行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收入问题。目前,国内同声传译的平均收费标准为4000元/日/人(一个工作日以8小时计算,超过3小时按一个工作日计算)。国际上的收费为500美元/人/日。一般的国际会议需要至少两名以上同声传译,一个同声传译一次只译15~20分钟,这样交替工作。难怪不少人看好这一“说话”的职业。
在过去的一年里,光培训的费用就超过2万元,更别提每周三次的集中上课和花费大量业余时间所进行的各项练习了。虽然进行资格认证前期的培训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但是,如果能进入这个行当,回报率自然是没的说。
这个“国际会议译员”资格涉及的课程也非常广泛,考试中的科目一共四门:分别是中译英、英译中、同声传译与交替传译。通过率却低得让人没信心,一共25个学员,四门全部通过的仅有2人。作为其中的一位Meg女士虽然是外语专业出身,本身又在美国呆了三年,但是在进行这项考试的过程中,并没有感到一丝轻松。Meg告诉记者:“这项认证只是为我提供了一个进入这个行当的敲门砖,能不能在这个圈子里被认可,还是要靠实际的水平。如果最终能走专业的自由职业之路是最理想的了。”-
热力推荐摩托罗拉 三星 三菱 松下手机图片专区,最炫、最酷、最流行!
新浪手机图片每天增加上百幅,下载最新图片送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