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银行扣押客户炒汇所得,有银行先“埋单”再补漏
--对于故意利用银行外汇交易系统漏洞的行为,有业内人士认为不能单方面怪客户,银行应首先检讨自己。
新快报讯(记者蒋江敏)据《北京娱乐信报》昨天报道,因为炒汇方法受到质疑,有“
炒汇超人”之称的夏先生被银行全部扣押了47万美元的炒汇所得(从1999年5月至2000年6月通过外汇实盘交易获利加本金),因为不服在前天把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告上了法庭,要求交行返还他这笔钱并支付利息。而记者采访其他一些银行时发现,它们和交通银行北京分行的做法不同。
炒汇方法被质疑
据了解,交行之所以坚持扣押47万美元,是因为该行认为夏先生的炒汇方法有问题:其操作的基本程序执行了交通银行于事件发生之前颁发的《个人外汇买卖业务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所规定的操作步骤,但操作到电话语音提示的某一步骤时,持续按住电话某一按键,致使交易价格被锁住,待出现高于被锁住价格时,再将该按键松开,完成交易,夏以此手法在短短一年内,获利加本金共得47万美元。
夏先生称:当交通银行北京分行西单支行发现这一情况时,以机器故障为由,拒绝其取款,以黑客入侵为由,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派保安员限制其自由,还将其获利及本金共47万美元扣押,转入了交行职工钟某的个人账户。
是否“违规”各执一词
夏先生的操作是否违反《指南》成为了本案的焦点。夏认为自己正确使用了《指南》上规定的按键功能,那么由此操作而带来的47万美元就是其合法所得,理应受到法律保护。在法庭上,审判长曾问被告交行:“交通银行提供的《指南》上是否禁止这种操作?”交通银行答:“没有”。
但被告交行强调:夏在外汇实盘交易的操作中,故意长时间按住某键的做法,使银行的系统长期处于占线状态,交易陷于停顿,以此来获得的暴利,属于非法。交行还出具了一份证据:夏已交代了其通过操纵电话交易系统获取非法利益的违法事实,并向公安机关出具了悔过书,承认了犯罪事实。不过夏一再强调悔过书所显示的内容并非自己真实意思的表达,而是在受到交通银行保安员的恐吓,人身自由被限制的情况下,为了尽快获得自由不得已为之的。
中行曾为同类炒汇者“埋单”
不管夏先生与北京交行之间的官司最后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昨天记者意外得知,中国银行也有过同样的遭遇,该行的做法是二话不说就给炒汇者支付了炒汇所得。在事情发生之后马上检讨了自己的电话交易系统并作出修改,使之更加完善,填补了漏洞。目前,炒汇者在报价之后如果10秒钟之内不按“确认”键,该笔委托就会被自动取消。该行并不知道北京交行与夏先生之间的事情,而是在注意到有客户的报价异常及成交量异常放大后查出问题的。
不知道广东中行到底碰到了多少个像夏先生这样的“刁民”,所造成的“损失”又有多少,但据说是中行可以“承受得起的负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人士说,像中行这样的处理办法其实是比较明智的,因为之前的炒汇操作指南里确实没有对夏先生那样的操作方式作出特别规定,现在有客户很“聪明”地发现了这种取巧的获利途径,那银行只能是自认倒霉———但吃一堑长一智,发现问题后立刻“亡羊补牢”,这时主动权就在银行手里,除了修改电脑系统,还可对操作指南作出修订,以防止再度发生不利于银行利益的事情发生。现在的广东中行再也不会吃这样的哑巴亏了。
规章需要不断完善
利用银行漏洞谋利是否合法?有法律界人士认为,目前我国的确没有任何法律或法规规定夏先生的这种炒汇手法是否合法。据报道,2000年6月,一些银行在得知此事后,都相继对操作程序进行了修改,这种情况不会再发生了。
某银行一位资深外汇交易员指出,很明显夏先生是在故意利用银行外汇交易系统的设计漏洞,钻了空子。但他觉得不能单方面怪客户不道德,银行首先应当检讨自己没有做好的地方。以外汇交易的操作系统来看,由少数专业人员研究出来的技术,可能要面对成千上万个客户的“研究”,再完善的系统也难免会存在“软肋”,但这种压力对银行来说应该是好事,它会成为推动银行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动力。
有业内人士认为,现在高科技手段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银行服务领域,而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像炒外汇会碰到这样银行想不到的问题,今后也可能会出现在其他业务身上,所以银行还需要在防范风险方面做更多的努力。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