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特就是商品,是赚钱的工具。”概念98模特经纪公司的创意总监张舰丝毫不加掩饰地对记者说。
这对许多人来说是一句难以接受的话,因为实在是无法把人看做是一件待售的商品,这似乎跟待售的奴隶有着近似的概念。
模特真的是赤裸裸的商品吗?他们美丽的背后到底是什么?他们的命运又是如何地起起落落?中国模特业的现状又是怎样呢?
美女配香车,日薪2万元
车展一号模特,日薪2万。
这个数字是一般MBA人士也达不到的一个薪金水平,然而却在6月11日的北京车展的模特中成为了现实。
一位模特经纪公司的经理人对记者说,“在这次车展上,一般专业模特公司的走台模特都在每天一两千元以上,稍有名气的可能要四五千元,甚至六七千元,其实收入最高的是一些名模,比如上届车展陈娟红,收入都在万元以上。听说今年名模岳梅也来过,估计收入不会低于一万元。”
在模特高收入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车展背后模特的竞争。
奥迪的展位围观人最多,他们特意请来三名德国女孩和一名男子,穿的衣服模仿F1赛车里工作人员的帆布工作服,颜色分为红、黄、蓝,配合着劲爆的音乐鼓点,劲舞激烈活泼。
首次亮相中国的宾利,展位也极为招眼,出场的模特已有6、7人。车模表演的同时还有现场钢琴演奏,舒缓,沁人心脾。连做司仪的也竟然是一位世界小姐,用超豪华形容其阵容并不为过。
奇瑞的模特统一穿上了银色的外套,似乎成了来自太空的美人。
“看汽车更是看美女”,这是众多参观者的心理,为了能够留住参观者的眼球,众参展厂商早在车展前的一个月,就开始着手寻找适合自己品牌定位的车模。在这样的背景下,来自各家模特公司的500名模特因此也出尽了风头。
美女在广告中一直就是“美丽”、“健康”、“性感”和“前卫”的象征,是广告商实现诉求的重要法宝。
“但是模特的收入也跟他们的名气有关,不是所有的模特都能保证有好的收入,名模收入一般都很高”。模特公司的经理人张舰对记者说。
为了配合这种市场的需求,各家公司总是不失时机地抓住所有的机会来推出自己的新人、炒作自己的名模。因为在受众关注到他们的时候,公司的手中自然也多了一份占领市场的筹码和资本。
名模,批量生产
模特大赛是产生名模的一种途径。
有人说中国是世界上盛产“名模”的大国,中国的名模比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加在一起还要多。也许昨天还不习惯T型台上的灯光,今天就已经是名模的身价了。名模意味着较高的出场费,这是几乎每个人都明晓的。而制造名模最合法的方式就是举办大赛,这对于模特经纪公司来说也是名利双收的事情。因而,众多的大赛林立,为造就名模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从去年来看,T型台上可谓好戏不断,先是首届中国内衣模特大赛,接着是2001新丝路模特全国大赛,这边尘埃刚落定,那边又起CCTV全国模特大赛和首届全国广告模特大赛烽烟......此消彼长,让人眼花缭乱。而今年此时,这番场景正在重新上演。6月5日吉列2002世界男模大赛中国选拔赛隆重开幕,天津模特大赛开始,姗拉娜模特大赛正在筹备中。
就这样,一个个名模炮制出来了,这些没有经过市场检验的产品进入了市场,而且还在连续不断的生产着。
早期做过五年模特,现已转行教练的王一鸣对记者说:“现在不是市场出名模,而是大赛出名模。许多走红的模特未必是市场期待的形象,中国模特缺少低价入市的过程。作为一件商品,不经过市场的检验,我们怎么知道它就是一个好的产品呢?好的产品不是炒出来的,要有它的实用价值才是好产品。”王对中国的模特业充满了忧虑,“企业在选拔适合自己的模特时没有标准,缺乏专业的指导,面对的永远只有名模,没有新人。花费巨资,得到的结果却不尽人意。”
但是在这个美女空前辈出的时代,确实也让那些争打“美女经济牌”的商家觅到了新的掘金点。
仅仅计算经官方许可、有红头文件的各类全国选秀大赛每年大约有十个之多,各分赛区以及其他各类机构组织的赛事更是不计其数。仅以十大赛计算,每年全国要产生30名前三名,100名“十佳”模特,也就是说每年至少有100名“名模”诞生,在这层出不穷的的名模让客户和观众眼花缭乱的时候,谁来给公众的眼睛亮出一个标准——名模的标准?没有任何主管部门能准确地写下名模的标准,在标准缺失的情况下,谁来评判模特的价值呢?
所以,无序的竞争并不一定能带来公正的结果,暗箱操作的消息在业内不再是秘密。
模特加工厂
“客户,客户的需要就是大赛名模的产生。”概念98的创意总监张舰说。“模特就是商品,它跟经济领域中其他的商品没有什么两样,同样有自己的完整的产品线,模特公司就是模特的加工厂。”
这种说法,对许多人来说有点难以接受,因为拿人跟没有生命力和感觉的商品相提并论,着实让人感到吃惊,但是在这个对旁人看来光彩耀人的行业里,却是司空见惯的实事。
“从选拔人才,到培训、包装,到出厂,这也有它自己一系列的程序。而最终的推出,是经过大赛。名模的惟一标准就是被客户使用,模特是一种商品,好卖就行。它只是模特公司赚钱的一个工具。”张舰丝毫不加掩饰道出了模特公司经营的理念。
模特大学是一种浪费
“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获得服装设计基础理论与技能,具有服装表演和服装表演组织能力以及懂得服装设计的应用型人才。”这是北京服装学院“模特专业”的育人目标。事实上这个专业的准确称谓应是“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服装表演班”,业内人称北服模特班。这是中国惟一一个“出产”本科模特的地方。
我们的价值观需要我们更注重人的内在修养。在去年的环球小姐大赛上,代表中国的模特遭遇到主持人用英语的发问“你最崇拜的女性是谁?”该女子出乎意料的回答是:曼德拉。我听到台下传来的笑声。主持人只好说“原来曼德拉总统是位女士”,更多的人大笑不已。这是北京服装学院的教育者最不愿见到的场面。他们为学生设计了完整的课程。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北京服装学院的学生必须掌握服装表演、服装设计、形象设计以及服装营销等方面的理论,同时应在实践方面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以及服装表演和服装表演的组织能力。他们开设的课程有英语、时装表演理论与技巧、时装表演编导与组织、形体训练、舞蹈、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形象设计、化妆、发型、服装消费心理学、服装市场营销等。
然而翻看一下其他专业的课程表我们就会发现:模特班的课程中除表演之外,其余的设置均和服装艺术设计、工程设计等专业课程重合,也就是说,表演专业的同学在T型台之外与同院校的其他同学相比并没有什么知识结构和储备上的优势,也没有人更愿意雇佣模特班毕业的设计人员。所以做模特仍将是他们的主要出路。
“技不压身”,模特的知识当然越丰富越好,但是市场和年龄却不允许模特们在象牙塔中呆上四年。国际舞台的趋势是模特趋于低龄化,从业的最佳年龄由原来的18~23变成了13~22。而我国的大学生在校年龄一般为18~22,作为在校生他们无法以一个职业模特的身份出现在舞台和社会上。模特的花样年华就在校园里流逝了。
年龄,越小越好?
“模特不需要四年大学的教育,这是对模特的一种浪费。”这是模特公司始终坚持的观点。张舰和王一鸣都这么认为“三个月来培养模特足够了”。但就是这样在一切以市场为准的法则下,我们也看到了有争议的事例:去年7月21日,2001年世界精英模特大赛华东赛区报名接受了一个只有12岁和一名13岁少女的报名。
13岁的小厉身高1.72米,是初一学生;12岁的小郭身高已1.77米,是小学六年级学生。虽然人长得高,但一看都是娃娃相,两人都稚气未脱。一位教育界人士获悉小学生报名参加模特大赛后,坚决认为不妥。他说,十二三岁是学习的黄金时间,如果这个时间把心思放在时尚舞台,各种各样的活动必然影响学业,而模特又是一个生命周期很短的职业,没有文化基础,对孩子前程的耽误将让其后悔莫及。
尼雅模特经纪公司总监王满说,以她个人看,她也不赞成低龄化。其实,一个称职的模特不仅需要具备令人羡慕的身形,更必须是一个完美的、有内涵、有气质的女性。而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一个良好的文化基础上。12岁,小到对于一个动作、一套服装的理解,大到对于模特精神以及服装文化的理解,都太小了。然而争议没有挡住市场的步伐,一个月之后,身高1.7米年方11岁的小学生季节却闯入了全国推新人大赛模特比赛决赛圈,开始了另一个关于光荣与财富的梦……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