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马晓 雷池北京报道
在刚刚结束的第七届北京国际车展上,来自各家公司的模特们出尽了风头,一份北京的日报次日登出了一张巨幅照片,标题为:“尽情欢笑,北京车展模特胜利完成任务”,为观众奉献了几天笑容并和他们合影的车模们,在撤出展馆前,终于有机会自己在镜头前尽情欢笑了。
而一进入7月,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选秀季”,各种纷繁复杂的模特大赛早已做好了准备,预备粉墨登场,而无数新人也将怀着忐忑的心情跨进这个行业。他们多变的形象不停地从我们视野中穿过:随手翻阅的画报里,电视的某个频道里,或是装点都市的七彩广告里。毋庸置疑,这些漂亮男女们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除了美丽,就像其它职业一样,不再神秘。
1979年,皮尔·卡丹先生率领其本国模特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时装表演,将“时装模特”的概念引入中国,1980年新中国第一支时装表演队——上海时装表演队成立。在当时“模特”一词甚至比这职业本身更令中国人感到陌生。现在,模特业的发展已日趋市场化。出场费由最初的三五元,80年代末的50元,涨到了今天的逾万元。据统计,仅北京就已有模特公司20余家。从当年找不到一家正规的培训机构,到今天全国已经出现了上百家模特培训班,连高等院校里都设了模特大专班。
而与此同时,T型台上的光环和荣耀吸引了无数的年轻男女进入这个行业,在他们的眼里,一旦进入这个光彩照人的行业也就意味着生命的意义从此不同,尽管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当模特业的操作方式日益商业化的时候,有人质疑:模特真的是赤裸裸的商品吗?他们美丽的背后到底是什么?他们的命运又是如何地起起落落?中国模特业的现状又是怎样呢?
模特大赛——不顺畅的成名之路
自1989年新丝路主办了国内第一次正规的模特大赛以来,各种名目的大赛便开始层出不穷,近两年更是以近乎疯狂的势头开始全面兴起。
仅仅计算经官方许可,有红头文件的各类全国选秀大赛每年大约就有十个之多,各分赛区以及其他各类机构组织的赛事更是不计其数。这其中包括由北京新丝路模特公司主办的“新丝路模特大赛”、北京概念98模特公司主办的“世界精英模特大赛中国选拔赛”、中国模特协会主办的“模特之星”和“职业模特大赛”、上海广电集团主办的“上海国际时装模特大赛”、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央视模特大赛”,还有由北京一家文化公司主办的“广告模特大赛”和由鲲鹏网城主办的“汽车模特大赛”等等,仅以十大赛计算,每年全国要产生30名前三名,100名“十佳”模特,也就是说每年至少有100名“名模”诞生,也许昨天还不习惯T型台上的灯光,但今天却已是名模的身价。有人笑言,中国是世界上盛产“名模”的大国,我们的名模比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名模加一块还要多,许多模特公司面对客户的是“只有名模,没有新人”。因为名模意味着较高的出场费,但“名模”们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不是市场出名模,而是大赛出名模。主办单位一般都会拉到一笔数目不错的投资,而大多数商家也愿意将广告预算投向这些吸引眼球的活动之中。业内人士戏言,泛滥的选秀活动是带团旅游,主办单位是旅行社,模特像是游客,花的投资方的钱,谁也不心疼。主办单位能得到一笔丰厚的收益,模特们则免费集体观光,难怪年年大赛不断。
一般模特大赛后,获奖模特获得的奖励一般是和主办公司签约(除了上海国际时装模特大赛有6万元奖励),除去新丝路和概念98两大公司外,现在国内比较著名的模特公司包括上海的由陈逸飞投资创办的逸飞新丝路模特、北京由中信投资创办的世纪元素模特公司,其他还有上海的东亚模特公司和北京的希肯模特公司及安之杰蝶彩模特公司。
开办模特公司差不多可以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除去最基本的办公投资外,投入几乎为零。模特的拍照费用、服装费用、培训费用都要由模特自身来担付,投身模特圈几乎是投下一笔毫无把握的赌注,赢的永远是公司,像是与高人玩一场游戏,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
男模穆江选择投资一家不太大的广告公司作为自己的第二职业,他在前年曾获得了最佳亚洲男模特的称号;做服装设计师出身的吴向东开了一家服装店;当这帮模特正当红的时候,却已开始盘算着自己的退路了。
中国模特业尚处在一种极不规范和极不成熟的状态下,模特的潜质和价值并未得到完全的开发。模特的市场并未真正触及到每一个他应该触及到的地方。相比影坛、歌坛,一大批优秀的模特被埋没了,或者说,他们成了尚不成熟的模特市场中的试验品。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