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企业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分析:我们失去的财富机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05月14日 08:13 《科学投资》杂志

  纵观2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科学投资》惊然发现,任何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其实都曾拥有过一次、二次、三次、甚至多次的成为百万富翁的机会。可惜的是,人们一次次又眼睁睁地看着这些财富机会从身边溜走。

  猴票:新中国第一张生肖邮票的简称。发行于1980年,面值8分,发行量500万张左右。以今天的眼光看,这只黑不溜秋的“猴子”,无论是设计还是制作,都大有改进之处。不
过,这已经不重要了。今天这只“猴子”,已是价值不菲,大名远扬。

  国库券:经历过20世纪80年代的人们,想必都对国库券不会陌生,也对当时国库券的发行方式记忆深刻。当时国库券发行是需要动员的,是需要单位领导带头认购的。杨百万就是发家于此。在90年代初是沪深股市的“名人”,因他上了华尔街“老板圈子”的大报,也曾算是个世界级的新闻人物。

  当时,“黄牛”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群专钻经济生活空子的人,但换个思路,他们又何尝不是在发现市场的不合理因素?还是说国库券吧,当时政府只管发行,不管买卖,是杨百万之类的“黄牛”最早看到了其中的不合理,并通过他们的行动,推动了国库券的买卖,促进了流通,使之最终合法化。我们当时不去做“黄牛”可能是个正确的选择,但我们因此也失去和杨百万并肩致富的机会。

  纪念币:整个80年代,我们的工资水平都不高,不过每个家庭多少又都有些节余。当时有个“万元户”的说法,认为家有万元存款就很富有。后来这个说法又有发展,说是“万元户”的真正含义是年收入要在万元以上。这个说法的演变,表明有万元以上存款的家庭在不断增多,老百姓逐渐地富裕起来。要是那时投资一万元在流通纪念币上,可能用不着10年,就完全可以拥有百万身家。

  宁夏和中国人民银行两枚纪念币都发行于1988年。还记得那一年吗?那是个大抢购的年月,人们抢彩电、冰箱、洗衣机,也抢毛巾、肥皂和草纸,当时报纸上曾有报道说某家人家因怕涨价而想方设法囤积煤球。时光流逝,今天我们会叹息、遗憾、后悔以及自嘲自己的可笑,为什么那时人们什么都抢,就是不抢能够成为百万富翁的机会呢?

  老八股:仅仅是几个月的时间里,在上海,延中实业由每股100元涨到了1599元,豫园股票由100元涨到了3580元,最后竟一度突破万元大关,让人大跌眼镜;在深圳更是邪乎:深发展股票面值1元,黑市售价高达150元,其它股票则有的涨了50倍,有的涨了100倍,最少的也涨了20倍……

  几年前还需要摊派,需要党员干部带头购买的股票,成了当时中国最火爆的东西。与历次机遇相比,新诞生的股市给人们带来的机遇更加巨大,也更加突然,结果许多人再一次在机遇面前麻木了:有的人把股票视为骗人之物敬而远之;有的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买上两股尝尝;有的人在股市诞生几年之后尚不知有股票存在……

  认购证:问今天的股民,1992年的上海股市上发生的最引人注目、最激动人心的事情是什么时,他们会略加回忆后异口同声回答你—发行股票认购证。

  股票认购证推出前反映并不热烈,当时说明这种认购证带有募捐的性质,在发行结束后要拿多余的钱款去扶助残疾人事业。认购证的定价应该说也是较高的,每张30元,要是运气不好中不到签的话,损失就会不少。

  最重要的,是那时人们对股票的认识处于幼稚阶段,又加上深市1991年的几次暴跌,更加重了人们对股市的观望心理。这一切对股票的误解和陌生,奠定了1992年上海股票认购证中签率奇高,因此而产生了一个个股市神话。1992年股票认购证的发行是催生百万富翁的一次群众运动。由于它立竿见影的财富效应,因此,它在大多数人心中产生的悔恨就更深刻、更强烈。

  边贸:20世纪90年代初前苏联的解体导致经济大滑坡,昔日的超级大国一夜间沦为第三世界。而敏锐的目光却从中抓住了机遇。巨大的差价,造就了中俄边贸的蓬勃发展。对于嗅觉敏锐的人来说,是从中赚取了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利润。随之而来的边贸热在中国的整个边境地区迅速蔓延。边贸大军东征西战,硕果累累。对于迟钝者来说,除了口中戏嗫地称从中牟利的人为“国际倒爷”外,也只有眼睁睁地看着人家一个个迈入百万富翁的行列中。

  双轨制:中国人历来对于钻营空子的人表示出不满和鄙视。在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由于某些物品短缺,国家实行了价格的双轨制,即国家调拨价和企业自销价存在差价。80年代后期的价格双轨制,同种商品往往出现多元价格,计划价、市场价、进出口差价等,一些人低价进高价出牟取暴利。有人计算,至少350亿元人民币转移到个人手中,这实际是“权力资本”的暴利机会,国有资产的汹涌流失令人痛惜。

  除此之外,类似于成都红庙子这样的股票一级半市场,类似于当年红火一时的期货,类似于股市初期的疯狂,还有海南大开发初期的房地产开发热,以及热潮刚刚有所消退的网络开发的狂潮。每一次机遇的出现几乎都带出一股强劲力量,撞击着所有迎面而来的人。

  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间,我们到底失去过多少次成为百万富翁的机会?《科学投资》所简单列举的这些机会,可能只是这20多年间众多次机遇、众多次财富冲撞中的一角。

  百万富翁擦肩过--《科学投资》揭中国人致富的八个故事

  故事一:薛成贵的猴票与强昱的耳光

  故事二:符文凯泪洒莫斯科

  故事三:简春晖的价格双轨制

  故事四:许家林为深发展弃仕途

  故事五:黄武生“一级半”与“三级跳”

  故事六:林登云的期货登云之旅

  故事七:张建国的梦幻国库券

  故事八:北京姑娘的上海新股认购证

  分析:我们失去的财富机会

  财富解密:风险、企业家精神与财富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分 类 信 息
:在职研究生班招生
   送你出国学英语!
   1.6元租涉外办公间
   亚运新新家园!
   8万以下品牌车专卖
:名门名车意中之选
:国际长途0.33元/分
:2000吨葡萄原汁
:与您相约-津鱼头
:加皇家大学MBA招生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61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