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企业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中国经济时报 > 正文

挑衅“战书”刺激摩界神经 中国摩托企业受日企威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04月19日 11:34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尚志新

  这些日子,来自日本摩托车业三大家族的消息令中国摩界深感不安,厂家们都明显感觉到了来自日本的强大威胁。

  挑衅“战书”刺激中国摩界神经

  日本摩托车行业有4大家族,合计拥有全球39%的市场份额。虽然中国几百家企业合计连续9年产销量名列全球第一,占有全球市场份额的48%,但由于日本企业的技术、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日本被世界摩业称为摩托车强国。

  日本摩托车的4大家族中本田在中国的动作最迅速、喊得也最响亮。他们近期收购了上市公司新大洲的摩托车资产部分,在上海组建新大洲本田公司,并拥有50%的股权,处于控股地位;同时,调整了天津本田、广州五羊本田、重庆嘉陵本田的战略定位之后,本田声称:“5年后,在中国实现年产销300万-400万辆摩托车,占有中国生产销售摩托车总量的30%份额。”

  日本铃木在中国大陆的合资企业年产量已达到142万辆,占中国市场的11%。在前不久,大长江集团的10年庆典上,铃木株式会社高田克美先生虽然没有宣布具体目标,但也没有掩饰他们对中国摩托车市场的野心:“我们和本田、雅马哈一样有一个整体的计划”。

  雅马哈虽然只有建设雅马哈和南方雅马哈两枚棋子,但在市场上的基础和大排量摩托车上的优势也是不怒而威。今年3月,长谷川社长在重庆宣布:“雅马哈将扩大与建设集团的合作,在中国合资厂的生产能力要扩大10倍以上,把中国作为雅马哈的海外出口基地。”

  从日本三大家族在中国的上述动作和定位以及记者通过调查获得的大量信息来分析,记者得出了以下结论:这些摩界巨头们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仅仅下几封挑衅性的“战书”,而是在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之后,他们发出了进军中国的号角。

  中国摩界谁也不敢等闲视之。春节刚过,北京、重庆、广州等地有关摩托车的研讨会、新闻发布会一个接着一个地召开,中国摩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热闹,相信他们一定是感觉到了来自日本的强大威胁。

  “主动进攻、以中制中”新战略击中中国摩企软肋

  日本摩托车行业的4大家族过去对其本土以外的战略是走高档路线。他们产品的营销定位是高档次、高价位的。即便是他们在境外合资或独资建的工厂,其零配件也都是日本本土的,境外企业大都只是其组装厂而已。这一战略的实施使日本4大家族赚足了钱。

  近几年,日本摩界发现他们在这个行业的地位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威胁,中国的市场在不断扩大,而他们的市场却日益缩小。所以,从去年开始,日本摩企基本上都调整了他们对中国的竞争战略,即:通过收购兼并中国的摩托车企业和与中国零部件配套体系生产商的合作,实现采用中国低成本零配件套体系组装整车,再加上自己享誉全球的品牌,与中国摩业争夺中国及全球中低排量的摩托车市场。

  摩托车未来的竞争主要是在中日之间的中低排量的摩托车市场上,这也是决定世界产业格局的一个关键。

  这就是记者总结的“主动进攻、以中制中”的日本摩业新战略。

  事实上,日本的4大家族早在几年前就开始研究中国摩托车企业了。应该承认,日本的所谓“以中制中”的战略,正击中了中国摩界的要害。

  重庆宗申集团董事长左宗申也同意这个观点,他说:“日本新战略对我们的威胁还是比较大的。如何保护我们自身的摩托车体系,这是我们中国企业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本田公司已经向我们重庆的配套体系大量采购,并已把组装的摩托车贴上本田的商标卖到越南了。这对我们在越南的市场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以前它卖2000多美元,现在只卖700多美元了。我们的卖600美元,和它只有100美元的差距,但是本田商标的价值肯定是值100个美元的。所以说本田基本上是在同样的价格平台上同我们竞争,中国企业能竞争得过它吗?!”

  日本企业近几年意识到,与中国竞争,他们的难题是如何降低成本使价格与中国产品接近。由于在日本做零配件成本太高,于是他们把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移入了中国。他们利用中国的低成本零配件配套体系,解决了困扰他们的价格难题。

  他们把此叫做“洼地效益”:什么地方成本低,他的资本就往哪流,至于制造基地放在哪个国家都没有什么关系,他们认为只要牢牢控制住知识产权、技术研发和商业网络,就会在市场中获胜。

  价格,原本是中国摩业与日本竞争的优势。但随着日本战略的一天天落实,中国摩业的这一核心竞争力将慢慢减弱。

  中国摩托车企业在世界上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日本企业,这几年中国企业的市场拓展主要是靠低成本、低价格的优势扩大了许多市场份额。

  所以说,日本摩业的新战略对中国摩业有极大的威胁,因为它的针对性极强。

  以本田为例,它们说5年之内在中国要实现产销300万辆,占我国30%的市场。它的五洋本田和嘉陵本田合计25万辆,再加上现在它通过控股的新大洲本田的57万辆后,已经具有了生产80多万辆的生产能力。那么,距离他们的300万辆目标还有200多万辆,还有4年多的时间,他们通过收购兼并中国的摩托车企业和与中国零配件配套体系的生产商的合作,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日本摩业对中国摩业的再一个威胁就是它的品牌优势。本田今年新推出的125型摩托车比国内的同一车型的价格只高1000多元人民币,但由于品牌效应消费者还是愿意接受。这一案例说明,日本的品牌优势和研发技术再加上利用我国低成本、低价格的零配件配套体系,生产出的产品与中国差不多的价格来抢占中国国内市场是可行的。

  日本的新战略,对中国企业不完全是坏事

  针对日本的新战略,隆鑫集团执行总裁刘卫、副总黄勇并没有流露出多么悲观的神色,他们说:“首先要比较一下,我们与日本的优势和劣势。我国企业已经具备了两大优势:第一大优势是我们有比较完善的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网络;第二是我们的配套资源,我们的整个的工业基础这块也是比较完备的。重要的是我们怎样把我们的优势放大、完善,再争取尽快缩短和它们的差距。比方说隆鑫,总共投资4.8亿元,我们今年建三大摩托车工业园,就是为了补充我们这方面的不足,提高我们这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我们的生产制造水平。”

  “摩托车本身的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端,所以我们赶上日本技术水平也不是很难的事。可能现在他们的战略是优势,但在未来几年对我们来说可能是相等的概念。”同时,他们还指出:“它之所以来采购中国的零配件就已经说明我们中国在这方面已经形成优势了。剩下的就是看谁把这些优势用的更好,谁把自己不足的方面进一步的完善,怎样把整体的资源提升,把它整合好,形成自己的一个优势。我认为,这时如果谁有进取心、谁更有创新能力、谁敢于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大投入,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跑得相对快一点,那么,谁在未来的3、5年就会占有一定的位置。如果在这种环境下,大家不敢投入了,如果大家都只是观望,3、5年以后你就真会被淘汰。”

  他们也承认日本的几大品牌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非常强,而中国企业在开发能力、创新能力方面确实和日本有差距。他相信中国的很多大型的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而且在这方面的投入也加大了,过几年以后肯定也会有效果。目前,我国的摩业核心竞争力是比较弱的,但垮不了,只能说压力很大,如果我们把这种压力变成一种动力的话,后期对中国企业应该说是件好事。

  中国摩业集中度太低、竞争水平不高的现状亟待改进

  目前整个中国的摩托车行业整个集中度比较低,说明整个行业的竞争水平不高,最近这几年行业集中度还在呈下降趋势。1996年至2000年前10家的总产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由66%下降到46%了,20家所占比例从85%下降到64%了,这说明整个市场出现了不规范的现象,其它50%多的市场被一些小的企业所瓜分。这些小企业都是10万、20万辆左右的。现在有能力上百万的仅有钱江、轻骑、嘉陵、金城。这是生产能力上,但是目前的产品实际产量大都没有达到100万辆。而日本摩托车企业只有4大家,却占有全球39%的市场。从本田来说,它的产量整车加散车应该是500多万辆。比方说一年它研究几个车型出来,平均摊薄在500万辆上的研发成本就低多了。而中国最大的企业才几十万辆,几十万辆和几百万辆所积累的研发能力怎么竞争?

  记者调查时也发现,本田60年代到90年代是全救最大的摩托车生产企业,1982年整车产量达到300万辆,占日本总产量的43%,它现在一直占日本总产量的43%左右,2001年它有个计划,在本土生产摩托车84万辆,生产出口散件是461万辆,合计是500多万辆。而中国排名前7家企业捆绑在一起的总和才接近它一家的产量。所以,日本企业一对一地与中国的企业竞争,中国企业是比较弱的。

  在我国摩托车行业“十五”规划中,今后5年行业内调整目标是形成3到5家年产量在100万辆到200万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业内的很多人认为可能实现8-10家或者是20家。

  摩托车企业的老总们开始重新考虑行业资产重组的前景。有外资参与的资产重组开始稳步进行,如轻骑集团。通过大规模的资产重组,如果进展顺利,我国的摩托车企业数量将快速减少。产业的集中度将得到较大的提高。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日本的新战略

  业界人士称今年是摩托车行业的“生死年”。从今年3月,重庆的两家摩企力帆和隆鑫同时宣布要驾驶自己生产的摩托车攀登珠峰来看,中国企业已经开始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中国制造的品质和注重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了。

  中国企业如何应对日本的新战略,记者分别采访了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重庆宗申集团董事长左宗申、钱江集团董事长林华中。

  尹明善认为,最最要紧的还是创新,把产品技术含量的差距跟日本缩小,甚至日本没有的摩托车我们也有。他说,他们今年准备的秘密武器就是准备在国际市场上大量销售价格很低廉但品质高档的电动摩托车。因为日本的中小排量至今还没有电动摩托车。

  左宗申告诉记者,他主张和欧美联合。他说:“未来摩托车业相对将分成两个阵营,一个是以日本为代表的一个阵营;再一个是以欧美为代表的阵营。因为日本人先天就这样保守,欧洲人比较开放,还有一点欧美技术比日本技术应该还要好一些,日本人主要是在管理方面、规模化生产方面比欧美人强。那么,我们中国人通过这20年的发展,规模已经比日本还大了。所以,我们在这方面可以把欧美的技术拿来产生爆米花效应。比如意大利一家公司,它的产品是系列的,层次非常高,它是从50CC到1800CC,本田、铃木等很多技术都是和它学的,当然他们也进行了创新,然后成为自己的产品系列。这个企业是我们的一个切入点。我们准备把这些因素整合进来,我们和日本人竞争也可以省点力气。”

   林华中告诉记者,钱江集团3年前就调整了其总体思路:既然人家要走进来,钱江也要走出去,就把企业的定位从中国的一个地域延伸到世界。钱江现在研究的是,如何将产品的设计研发,包括世界上各种资源,和钱江的发展融合在一起。从产品开发的角度来讲,钱江比较倾向于和世界先进的企业合作。比如说和欧洲搞发动机最有名的公司合作,钱江把这些掌握高端技术的人和他们自己的设计人员整合在一起,出口将是钱江一个最主要的战略组成部分。在3年到5年的时间里,钱江自己生产的30%到50%的摩托车出口到国外。钱江已经把摩托车出口到美国、日本、南韩以及阿根廷,东南亚等国家,前年钱江出口了16万辆摩托车。去年出口到欧洲已达3万辆,而在欧洲中低排量的摩托车的总需求量也只有150万辆左右。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重庆5家摩托车生产企业称雄全国 (2002/01/25 15:25)
嘉陵赛车场成为中国摩托车专业基地 (2002/04/12 21:30)
2002江门经贸洽谈暨摩托车工业博览会召开新闻发布会 (2002/04/12 17:33)
坚决取缔非法拼装厂点 本月起对摩托车行业进行整顿 (2002/03/28 14:33)
重庆市启动摩托车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2002/03/18 17:45)
蹲点两年为谈判 刘永好吃定桂林山水
业绩亏损或大幅下滑 高校上市公司重新择路?
分析:不良贷款为何只有0.026%?
QDII:一个绝好的多赢“故事”
热点分析:外企纷纷独资的背后
IBM为中国民航业重组提建议
2002记账式(三期)国债18日上网分销
项怀诚:财政形势不会影响今年GDP增长目标
中国经济时报专题


新 闻 查 询
想免费学习高级商务英语课程吗?想拥有VIP邮箱吗?快来订阅成功宝典、WTO英语、白领健康手机短信吧!
新自写短信功能一流
对方手机
发送内容[最多60字]

选择闪电方式
您的手机
您的密码
索取密码  

在几十个国家地区,只要您拥有手机,就可以享受新浪短信头条新闻的方便快捷,让世界随您移动!>>快速订阅


分 类 信 息
:在职研究生班招生
   免托福去加国名校!
   中科院软件硕士班
   1.6元租涉外办公间
   昌平鑫缘婚介中心
   日产精品汽车专卖
:韦迪进口车!值!
   “了结相思”速成
   妙善房地产咨询  
:国际长途0.33元/分
:超高分子项目招商
   2000吨葡萄原汁
:民俗村客家风情节
:生物制药专业招生
:暗香浮动花袭人
:万里健圆我事业梦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61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