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4月16日电(皮曙初李延丽)还是春江水暖花开时节,江城空调市场就已散发出浓浓的硝烟味道。先是
有消费者以“自由定价”方式花一元钱买回了冷暖双制式空调,接着是商家的“空调节”、“空调街”、“空调夜市”纷至沓
来,一些空调品牌更是全线降价,有的平均降幅高达30%。
在业内有“家电业最后一块沃土”之称的空调业,其实自去年起“价格战”已开弓上
弦。近几年里彩电、冰箱、洗衣
机几大家电产品经过了一个混乱的“战国时期”后,已纷纷回归了“马太效应”:市场份额向大品牌集中,强的越强,弱的越
弱。目前洗衣机和冰箱超过60%的市场份额都集中在前三名的企业手中。而空调市场的现状却仍不够明朗。有人早就预言,
2002年中国空调业价格大战在所难免。4月13日是中商集团“空调节”的第一天,记者在中南商场门前看到,伊莱克斯
正在搞周末空调促销活动,从现场海报可以看到,三款挂机空调售价比原价低六、七百元,而三款柜机降价达一千三百多元。
商场内的硝烟味很浓,买伊莱克斯某款柜机,除送几百元电费外,再加三、四百元即送价值1280元的冰箱;一款标价为2720
元LG挂机,经过几番讨价还价实际花2450元就可买到,并另送电扇和彩壳。另外,各厂家的促销手段花样百出,送二、
三百元的电费、送几百元的红包、送微波炉、送手机、送复读机、送的费、送防雨罩,千奇百怪。在中南商场左首100多米
的一个空调专卖店中,标着各种空调优惠价格的海报下方,竟然写着“具体价格还可面议”,买空调可以和买菜、买衣服一样
讨价还价了。
从近几年市场上“天气变一变、空调销售翻一番”的现象来看,我国空调市场容量还很大,空调机正逐步由生活奢侈
品变成必需品。但目前许多消费者购买空调的热情高低还是“看天色行事”,实在是太热了再买吧,不热就再等一等。降价对
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近两年空调价格的下降,的确给广大消费者带来了一些实惠,也促进了空调的火销
。目前空调行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就是要依靠品牌优势、价格优势进行竞争,充分的竞争才能体现产品品
质,才能活跃市场,刺激消费。
但是,前几年家电产品轰轰烈烈的“价格大战”给人们留下的混乱印象还没有消失,空调业如果再步其后尘,一味以
价格作武器相互拼杀,代价也可想而知。“价格战”的背后,反映最多的往往是质量与售后服务问题。一些企业在降价的同时
,把一些配件更换为低质或过时的,以补回降价的损失,有的企业为实现低价取胜,对空调产品的性能进行删减,但是购买后
它的使用成本会不断增加,如此等等,在市场上已不乏其例。近年来,由于商品供过于求所引起的频频打折、降价,使消费市
场上形成了一个“怪圈”:企业不打折卖不出产品,消费者不打折就不买产品,而虚假打折、以次充好等价格欺骗行为使企业
的信誉受到严重的损害,“价格战”打来打去,打得商家与顾客互相猜忌、互不信任。
与彩电、冰箱等不同,空调是“三分产品、七分安装”,如果缺少安装、维修等一系列售后服务,顾客从商场买回的
空调还只是个“半成品”。业内人士分析,目前空调产品的利润中,用于安装、维修等售后服务开支的比重较大,厂家尚需要
依靠足够的利润空间来支撑庞大的维修服务队伍。合理减少用于售后服务的各种开支,能为空调价格下降带来空间;但如果过
度压缩,空调产品的售后服务质量必然大打折扣,反而会给消费者增添新的烦恼。在中南商场,一位朱姓消费者对记者说:“
我们当然欢迎空调打折,只是不希望售后服务也跟着打折。”目前,消费者对空调反映最多的还是安装与维修服务的问题。
既要让老百姓得实惠,也要实现消费者、商家、厂家三方“共赢”。面对即将到来的空调销售旺季,无论是生产企业
还是经销商,显然都意识到,仅仅依靠单纯的“价格战”已无法满足顾客的需求,占据市场优势。服务,已成为空调业界竞争
的重点。近日,中商集团与海尔、春兰等七家一线空调生产厂家建立服务联盟,志在以服务和诚信代替价格战,他们承诺在中
商卖场销售的空调,保证8小时安装到位,1个月内包换包退。中商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组建300多人的快速反应部队
,协同各厂家的安装、维修人员,共同负责空调的售后服务。中商集团董事长严规方表示,价格战是权宜之计,降到极限无异
自杀,靠提高服务建立信誉联盟,能给消费者带来真正的实惠。
我国加入WTO后,空调市场的竞争还会更加激烈。在武汉市场上记者看到,掀起降价热潮的很多还是“洋品牌”。
面临内忧外患的中国空调业已到了“大洗牌”的时候了。在这个时候,“价格大战”虽然诱人,但更能考验厂家商家的“耐力
”:只有在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上下功夫,谋求与消费者建立互信互惠的双赢合作关系,才会获得良好的信用环境和发展
环境,否则,只能是在环环相扣的恶性企业联系和消费者的敌视中自掘坟墓。(完)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