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8日电(记者 刘茁卉 张学全 李斌)
一方面,大量高级人才继续“流”向跨国公司;一方面,微软、惠普……跨国公司中国区的总裁级人物近来纷纷“跳槽”。记者近期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地调研时发现,人才流动加速,人才重新进行选择,新一轮人才争夺战已经悄然打响,“入世”效应已经在人才领域逐渐显现。
经济和科技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们直接和世界对话,人才将在一个更为公平、平等的环境里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人才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成为必然趋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维迎教授指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竞争不单单表现在产品市场上,更多地表现在要素市场上,特别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上。更多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将与中国企业争夺高素质的劳动力。
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沈荣华研究员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可能出现“第三次人才外流”。第一次,是1978年后一大批人才出国留学;第二次,是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出现了又一次“出国热”。前两次人才外流,基本上是外流到国外,而这次却可能大量“流失”到国内的外资机构。因为跨国公司无疑将进一步实施本土化战略。
据悉,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跨国公司已经纷纷“安营扎寨”,将触角伸向了校园、企业。在上海,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已有超过半数设立了机构,外商投资项目超过2万个;在广州,近百家跨国公司占据了羊城的一角;在北京,曾经宣称“要吸引100名顶尖中国科学家”的微软中国研究院已经提升为亚洲研究院,而摩托罗拉更是增加100亿投资,广揽人才,扩大生产。研发中心和营销中心的设置,标志着跨国公司的进一步“东移”和渗透。
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在人才竞争领域掀起了一场根本性变革,人才竞争成为“零距离竞争”。
一项调查表明,网上招聘正越来越成为跨国公司招聘人才的主要渠道。和传统的招聘方式相比,网上招聘可随时发布信息,有互动性,招聘过程实现数字化管理。
人才流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现代科技使时空被高度压缩,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便利条件。人才市场开始从有形向无形转化,网络市场的最大好处是方便、快捷、不受地域限制。人才竞争的空间将无缝化。
零距离竞争的时代如何应对?必须以适当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
“前一个我们没有优势,后两个再没有,人才就跑光了。”人事部人才研究所所长王通讯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人才固然不至于大塌方,但是人才竞争将更为激烈。随着电信业、银行业、保险公司的开放,以往的优秀人才在国有企业不仅‘物美价廉’,而且‘经久耐用’,而外企则往往是‘优质优价’,优秀人才不向外企跑才奇怪。”
沈荣华研究员说:“人才第三次外流,决非危言耸听。我们必须大幅度增加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否则第三次人才外流不可避免。”(完)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