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素史克投资12亿元人民币建独资药厂,成为在中国投资最大的外资医药集团,但是被业界人士认为这是一次冒险
本报记者 刘腾
今年10月底,国际制药界大鳄葛兰素史克投资在天津建立的公司葛兰素史克(天津)有 限公司正式开始投入运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9200万美元,外方占90%的份额。这一投资金额在中国制药领域实属惊人,因为在此之前外资在中国制药界最大的投资是辉瑞大连制药厂,投资金额为6040万美元。不光如此,葛兰素史克在苏州投资建设的葛兰素史克(苏州)有限公司几乎在同一时刻开始运营,该公司投资金额更达到了1.36亿美元,而且为葛兰素史克独资。
葛兰素史克集团几乎在同一时间在中国制药界布下巨子,建立了两个投资规模排名第一、第二位的工厂,其在中国医药界欲一统天下的雄心似已表露无疑。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就记者所知,在葛兰素史克公司内,对此大手笔投资的悲观情绪比比皆是,一个明摆着的问题是:制药业投资远非IT业、化工业可比,这么大的投资能赚回来吗?
是一次冒险
这种悲观情绪是由中国药品市场长期以来不健全的大环境引起的。其他外资制药企业在中国的投入就可以说明问题。自从1980年第一家外资制药企业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在中国成立以来,外国制药企业陆续进入中国。有资料表明,世界排名前20位的制药公司除一两家外都已经进入了中国,但是,这些公司在中国投资建厂的金额却很少有超过3000万美元的,比起上百亿、乃至数百亿销售额来说,投资金额不足其年销售额的1%,可以看出,这些公司对中国的市场都是抱着参与和试探的态度。
由于制药行业是以研发为主导的行业,这就造成了该行业与投资密集型的IT、化工类有很大的不同。在IT类行业中,一个芯片生产线的投资就需要数亿美元,而化工厂的投资更有可能达到10亿美元。制药产业的核心是知识产权,如果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外资制药企业大资金的进入就不可能。据了解,葛兰素史克在苏州独资建立的工厂1997年注册时本计划投入2.32亿美元,但是在前期投入的1.36亿美元到位,工厂开始试生产之后,后续的资金是否投入就成了问题。这大概可以看出葛兰素史克在投资中国上的犹豫和摇摆。
对于投资中国的未来,葛兰素史克集团大中国区总裁保罗.卡特先生还是持乐观的态度。外资制药企业对于中国市场的犹疑和渴望,在他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一二。当接受《财经时报》记者采访,谈到对投资中国药品市场的看法时,葛兰素史克做了如下回答:
《财经时报》:近两个月中,葛兰素史克分别投资建立了国内规模最大的两个外资药厂,决心是很大的,你们对中国的药品市场怎么看?如何评价在中国投资的风险?
保罗.卡特:总的来说,中国的处方药市场与世界其他地方有很大的不同。首先,管理、规则、市场运行存在很大不同。其次,对制药工业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在市场经济下,制药工业的特点可以用“三高一低”来概括,这就是高投资、高风险、高回报,但是是低产值。但是在中国却是一个很不相同的情况。许多人,甚至有关的政府组织都把整个制药工业当作一个社会福利来看,而给病人只留下了很少的选择自由。第三,中国正处在全面的改革之中,而医疗改革,价格调整和组织重建也不例外地处在正在进行的改革状态之中。第四,不客气地说,中国有关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只是处于起步阶段。
《财经时报》:您认为这样的投资前途如何?
保罗.卡特:风险是无论如何存在的,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希望。中央和地方政府也正在努力从各方面改善投资环境。我们对未来还是充满信心的,特别是当中国加入世贸以后。加入WTO以后,中国人对健康会有更新的观念,这是我们的机会。一旦抓住它,你就可以抓住自己的未来。
巧合造成的“老大”
葛兰素史克对中国医药市场的投资异军突起,后来居上,可能在一年前连它自己也想象不到。造成这个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葛兰素威康集团和史克必成集团的合并。
葛兰素史克的前身葛兰素威康集团对中国的投资热情始于1988年,当时葛兰素在中国重庆投资1490万美元建立了葛兰素威康(重庆)有限公司,葛兰素威康在投资中的份额达到了88.4%,而另外两个合资方是西南药业(占8.31%)和中国医药贸易公司(占3.32%)。葛兰素威康在世界上以生产处方药闻名,当时就是医药界数一数二的跨国集团,在世界药品市场的占有率曾达到了4.6%。
葛兰素威康在中国销售的药品中,并不是样样都取得了成功,但是,有一种药使它尝到了“甜头”,那就是治疗肝炎的贺普汀(通用名拉米夫定)。去年一年中,光是贺普汀这一款药在中国的销售额就在4亿元人民币以上,成为在中国销售的处方药中的佼佼者。有专家分析,贺普汀能取得取得成功跟中国人的体质、习惯有关。中国是世界上乙肝发病率最高的国家,10亿人口中,乙肝病毒的携带者竟然达到了1.6亿,而测出“大三阳”需要用药的就在2000万以上。相比之下,欧洲的乙肝发病率极低,甚至根本就没有,美国也只是集中在五大湖区附近有些。无疑中国是乙肝药品最大的市场。
但是在中国,葛兰素威康公司这款乙肝“旗舰”却遭到了严峻的挑战。挑战来自多个方面,首先各种中药品种加入了混战,但是,由于中药的机理不能明晰地解释,这方面的威胁并不能很大地影响医院医生所开的处方。关键是贺普汀遭到了来自生物药品——干扰素大降价的挑战。生物技术提炼的干扰素一直因为价格贵而被称为“贵族药品”,但是,在国内企业的激烈竞争下,这类药品出现了近60%幅度的降价风潮,而贺普汀则是靠着原装进口?价格自然不能便宜。干扰素价格直逼贺普汀,直接影响了葛兰素威康在中国的销售,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在中国生产贺普汀。这就必须增加在中国的投入。
来自于竞争的需要,也来自于因贺普汀销售业绩而引起的期望,葛兰素威康公司决定在中国“赌”一把,再投资2.32亿美元在苏州建一个最大的处方药生产厂,冀望于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加强,当然也冀望WTO给中国带来的变化。1997年,葛兰素威康苏州制药厂注册了。葛兰素史克表示,该药厂是葛兰素史克在全球投资额最大、标准最高、规模最大的药品生产基地。
并不是光葛兰素威康公司想在中国“赌”一下,美国史克必成集团也有这样的打算。史克必成公司更早进入中国,1984年就在天津建立了中美史克公司,注册资金2990万美元,史克必成占55%,天津中新药业等占45%。借鉴西安杨森在中国成功的经验,中美史克公司在国内市场大量销售可以做广告的OTC产品,史克肠虫清、康太克等都成了国内家喻户晓的品牌,中美史克也成了国内医药市场上极为成功的公司。
史克必成在投资中美史克成功的基础上,也看好中国医药市场,打算做一个最大的投资者,并且想在处方药方面也获得成功。1995年,史克必成就合天津医药集团共同注册了公司,美方投资90%,中方投10%,总资本9200万美元。
不成想,这两个集团在2000年12月合并了,成为当时最大的医药领域合并案。合并使葛兰素史克在世界医药市场的占有份额从原来的4.6%上升到了7.3%。但是这样的合并使原先两个集团出现了在中国投资上的“撞车”。外资谁都知道在中国投资的风险如何,投资一个近亿美元的药厂不算什么,投资两个这样生产处方药的药厂就显得太敢“冒险”了。这样造成的“老大”地位,也许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进退维谷。
“老大”难在整合
葛兰素威康和史克必成两个集团在全球的业务显然急需整合。合并虽然过去了一年,但是两个集团现在仍然没有宣布合并完成,在中国做到这一点更难。
对此,《财经时报》记者采访了保罗.卡特,请他谈谈合并对葛兰素史克在中国医药业务的影响。
《财经时报》:看起来史克和葛兰素的合并显得很慢,合并对双方未来在中国方面的业务有什么影响吗?
保罗.卡特:葛兰素史克的合并比起其他公司的合并还要更平稳一些。2001年4月以前,葛兰素史克公司已经完成了合并程序。现在两个公司的大多数办公机构已经合并了。在9月我们完成了对高级管理团队和整个组织结构的重建。在中国,葛兰素史克的公众材料将会在年底印出来。
合并对双方在中国的业务是有互补好处的,与史克的结盟将使我们在中国的竞争力大大加强,使我们原有的产品线得到大大补充。
据了解与苏州公司治疗肝炎的贺普汀相对应,史克必成投资背景的天津公司近日上市了治疗型糖尿病的国家一类新药文迪亚,它可能将成为葛兰素史克(天津)制药公司的主打药物。但是,在中国建立两家同样生产处方药产品工厂的情况十分罕有,而同时世界经济也面临着衰退的考验。据外电报道,由于整合,葛兰素史克在英国的公司裁员1000多人,而全球裁员2000人。
保罗.卡特先生也表示,全球经济的放缓对葛兰素史克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比如一些葛兰素史克工厂的运营远远不能发挥它们的生产能力,葛兰素史克将会在未来小心的控制着自己的运营。葛兰素史克如何成为中国市场的“老大”,我们还要看事态的变化。(完)
新浪闪烁短信,闪亮登场,传情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