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润喝下蓝剑 啤酒业“老大”显形(图)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11月12日 11:25  CCTV经济半小时

  说到国内啤酒行业的激烈竞争,已故青岛啤酒集团总经理彭作义说过这样一句话:前有狼后有虎,中间一群小老鼠。狼是外资啤酒企业,虎是紧随其后的燕京,珠江等大企业,小老鼠是各个城市甚至县城各种规模的小企业。彭作义的理想就是整合中国的啤酒业,只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壮志未酬,空留遗恨。不过,彭大将军未竟的事业并不会就此停下脚步,就在上个月末,国内啤酒业的整合再次拉开大幕,这回的主角变成了香港的华润和四川的蓝剑,它们与南非国际酿酒集团三方合资组建一个新的啤酒公司,总资产达20亿元。无论是合资总额还是产销规模,这次合并都是国内啤酒业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有人说,国内啤酒业要重排座次了。

  记者在华润和蓝剑的合资签字仪式上了解到:蓝剑旗下的什邡,成都,内江,广安,自贡,绵竹,达州,南充等10家啤酒公司和蓝剑旗下的绵阳,乐山两家啤酒公司共同组成合资公司,这意味着四川境内12个市的啤酒企业已经整合成一个大家庭。所以在签字仪式上,来自各市的领导济济一堂,主持人笑称:这一次市长们比开会到得还齐。

  啤酒行业中,牵手的三方都不可小看。

  四川蓝剑集团,四川省最大的啤酒企业,拥有10家啤酒生产公司,生产规模上百万吨,年产销量60万吨。

  香港华润集团,总资产达570多亿港元,旗下三家上市公司,在啤酒方面拥有13家分公司,年产量达253万吨。

  SAB国际酿酒集团,已有106年历史,是世界五大啤酒公司之一,年销量达到621万吨,在22个国家拥有83家啤酒厂。

  新的四川华润蓝剑啤酒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总资产20亿元人民币,生产能力达到150万吨,年产销量超过70万吨,占四川啤酒产销量的85%以上。

  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是,这次合资的动力竟然是来自于双方的竞争。三年前,华润雪花啤酒攻打成都市场,在这里遭遇强敌蓝剑啤酒。据了解,双方在激烈的市场争夺战中,每年都要拼掉4个亿资金,在全国啤酒的平均利润每吨不到70元的情况下,这种消耗对双方来说都显得非常残酷,因此,从竞争走向整合成了两个市场对手的共同选择。对华润来说,这次合资只是他们把触角伸向全国的步骤之一。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宁高宁对记者说,四川的人口比较多的特点适合做啤酒生意,但同时四川消费量目前还比较低,基础相对也比较低一点。而华润从一开始做啤酒看中的是全国的生意,不只看中东北或某一区域。实际上今天来到四川也是很自然的,整个华润在全国啤酒业的布局还没有完成。

  这次合资在四川举足轻重,同时它也是中国啤酒行业有史以来无论从资产规模,生产规模还是市场规模方面,都是最大的一宗合资案,它的冲击力会有多大?

  中国啤酒协会秘书长杜绿君认为,原来在人们心目当中,中国的啤酒集团是三大民族工业集团青岛、燕京、珠江,现在又增加了一个华润啤酒集团,在我们啤酒的大集团当中增加了一个很强的力量。

  在1994年才涉足啤酒业的华润集团从收购沈阳雪花啤酒开始,在短短的几年时间迅速扩张,成为中国几大啤酒巨头之一,被人们称为是中国啤酒业的一匹黑马,而且是一匹只做不说的黑马,往往一出手,就在啤酒业中掀起波澜,作为后起之秀,也许为了让啤酒业的老大们不至于太反感,在这之前华润一直非常低调,这次他们主动打破沉默,由集团总经理宁高宁先生接受了我们的专访。

  宁高宁说,过去比较低调不是刻意地去低调,实际上是公司长期以来有这么一种文化,不过多地去说一些和业务本身没有直接作用的事情。这次和蓝剑合资确实变得对我们整个啤酒生意来讲是很重要的一单交易,而且是一个对整个战略来讲迈了很大的一步。

  最早华润为什么要介入啤酒业?

  宁高宁说,是在93年,当时青岛啤酒在香港上市,无意之中拿到一本青岛啤酒招股书就看了一下,招股书里面描绘的中国啤酒市场的情况,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发感觉到这个市场很好。在那之前华润并没有碰过啤酒,应该说是青岛啤酒带我们进这个门去。

  华润在啤酒业投的资金一共有多少?

  宁高宁说,到现在为止,如果和蓝剑合资完以后真正股东进来的钱,从境外汇进来的钱有30亿人民币,这当然是华润另外一个合作伙伴叫SAB(国际酿酒集团)一起来合资的。总的资产现在是有60多亿元。

  整个啤酒公司原来好象有传闻说要在啤酒业投入120亿元?

  宁高宁说,这个不是我们讲的,是大家在传来传去的,实际上想在啤酒行业投资120亿元也是很难的,因为整个啤酒行业本身它整个的容量、管理能力,能这么快地投入120亿元也是很难的。目前来说,我们对整个的投资规模还比较满意。

  在此之前就有媒体称,华润与蓝剑合资之后,无论从产能还是实际销量都已超过青岛和燕京,华润已然成为啤酒业老大。在成都举行的签字仪式上,我们看到祝贺名单中几家啤酒业巨头的名字,却没有找到来自青岛和燕京的嘉宾,那么,合资之后,华润是否真的从青岛啤酒手中夺过了老大的位置呢?我们拨通了青岛啤酒集团总部的电话。由于新任总经理出国,我们只有向负责宣传的吴海滨先生咨询。

  华润和蓝剑合资之后,它的产量会不会超过你们?

  吴海滨说,肯定不会,去年华润实际产量是120万吨,蓝剑才40多万吨,总共加起来160万吨,我们去年是180多万吨。我们有一定的增长幅度,它们也有一定的增长幅度,应该是不会超过青啤的。

  青啤在今年的产量是多少?

  吴海滨说,上半年是120多万吨,今年预计实现计划是260万吨。

  宁高宁还告诉记者,他们现在加上蓝剑以后是350万吨的生产能力,真正的销量有260万吨左右。中国的啤酒企业规模都比较小。目前,没有一个啤酒企业可以占到市场份额的百分之五以上,整个啤酒行业还是一个比较乱的,没有一个真正可以做老大、可以对市场有比较大的影响力的这么一个公司。

  据中国啤酒协会秘书长杜绿君女士介绍,1994年中国的啤酒企业有880家,到2000年只剩下428家,现在的数字是400家,每一年啤酒企业的数量都要减少30到50家。看来整合后形成规模效应是中国啤酒业的一个发展趋势。

  在去年全国啤酒行业中实现了最高利润的燕京啤酒集团拥有亚洲最大的啤酒生产基地,在经过20年的发展后,由最初的一万吨产量节节升高,到2000年产量已突破140万吨,今年预计达到180万吨。97年之后,燕京也开始走资本运作之路,如今已在外省市建立了10家分公司。对于华润与蓝剑的合资,燕京啤酒集团的常务副总经理戴永全坦言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做法,至于谁是老大并无多大关系。

  戴永全说,华润和蓝剑的合作可以说是属于强强联合,燕京应该向它们表示祝贺。

  记者问,这种强强联合之后,势力可能变得比较强大,对你们会不会形成一种威胁呢?

  戴永全说,从目前看没有形成威胁。在发达国家人均啤酒占有率达到了120公升,而中国人均啤酒消费水平只有十几公升,如果按中国的现在的十几亿人口,要达到发达国家的人均啤酒占有率,我们的发展空间是很大的。所以说各个企业不管怎么强强联合,怎么整合,啤酒都是向着很平稳的速度发展,不会形成大的竞争格局。

  去年以来,青岛啤酒就掀起了兼并的热潮,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就吞并了40多家啤酒厂,从燕京手中夺过了老大的交椅,甚至把竞争的硝烟燃向了北京,在燕京的家门口收购了五星等两个厂,随后燕京啤酒也不甘示弱,又深入青啤腹地山东收购了两个厂。就在这两大巨头竞争的硝烟还未散去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华润凭着自己的资金实力,大势进军啤酒业。对于华润的作为,青啤老总彭作义曾经公开宣称:市场不是靠金钱能够买得到的。

  大家都知道华润集团有非常雄厚的资金实力,也就是说你们非常有钱,在啤酒业扩张这一块你们靠的仅仅是有钱吗?

  宁高宁认为,钱本身不是很重要的,华润的钱也是别人给的,华润自己也不是印钱的,也是华润自己通过管理能力在资本市场上、在银行拿过来的,国家也没有给华润钱。如果华润像啤酒这样做法,我相信还有更多的钱,更多投资者愿意给华润来投资啤酒。

  如今整个中国的啤酒市场已初步形成这样的格局:燕京占领大华北地区,势力渗透到湖北,湖南等江南市场;华润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青岛的老家在胶东半岛,势力则远达上海,福建等沿海地区,珠江占据广东市场。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主打产品,同时其它地区的品牌也会有各个不同层次的消费群,几大品牌在占稳各自根据地的同时又在对方的主要市场上相互融合。燕京和华润的老总都表示,几大品牌短兵相接的正面冲突时代还没有到来,燕京目前没有在西南收购或建新厂的打算,华润也不会攻打北京和山东市场。

  签字仪式的当天下午,记者来到了离成都市100多公里的蓝剑集团总部,这里一切显得非常平静,由于是淡季,只有一条生产线在运行,据华润高层透露,合资后,生产线的改造势在必行,而蓝剑这个品牌,暂时还不会改变。

  蓝剑集团营销中心品牌经理周捷表示,蓝剑永远是蓝剑不会变,现在我们养了很多“儿子”,只不过拿一个“儿子”和别人一起来做。

  第二天,我们又来到位于成都市草堂路的华润(四川)啤酒有限公司,与签字仪式上的热烈相比,这里少了几分平日的忙碌,多少显得有些悠闲。在这一间办公室里,我们看到一柜子各色啤酒,市场部总监韦京汉小姐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在当地市场上能见到的品牌,现在蓝剑啤酒有17个牌子,华润也有3个品牌,而品种更达100多个,下一步怎样细分市场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燕京和青啤在品牌方面做得可能要比你们统一,华润难道不想有一个全国都知名的一个统一品牌吗?

  宁高宁认为,这也是他们一直希望能够做到的一件事情,他们会在这个事情上花很大的功夫来做。他们整个的战略是希望能够在保持盈利的前提之下来发展。当然,做一个全国性的品牌也需要一个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从酒的推广到酒的质量,到酒的运输的半径都有扩大以后,才比较适合做一个全国的品牌。他们希望在最近一两年能够整合完布局以后,能够下力气把整个质量统一起来,做一个全国的品牌。

  主持人二:看来,华润的目标远远不止是四川,未来中国啤酒市场的整合还会继续。世界啤酒业的发展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德国模式,产量局世界第三,有好几千家啤酒企业;另一种是美国模式,产量是世界第一,却只有几家大公司在控制市场,中国啤酒业现在的格局正由分散的小厂逐步整合,形成几大诸侯割据。现在几个势力雄厚的啤酒巨头正忙着划分中国这个最具潜力的大市场,他们认为,盲目混战只会增加消耗,中国啤酒行业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战略,健康地去发展。

  其实,无论是华润、青岛还是燕京,他们心里都清楚:老大不老大并不重要,关键是要赚钱。大鱼吃小鱼的一幕之所以不断重演,最终的目的都是这个。而从整个啤酒行业来说,小品牌的整合有助于减少消耗,规范市场。据了解,目前,华润和云南的大理啤酒厂正在亲密接触,而青岛、燕京等也没有闲着,都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分食国内的市场。看来,国内啤酒业的整合之路将会一直走下去。

  经济半小时记者/李琳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