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大陆的最南端,是精致而繁华的热带岛国新加坡。2001年,世界经济的寒流让新加坡经济黯然失色。然而一家来自中国的海外公司却准备在新加坡主板市场鸣锣上市。11月,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新加坡公司(中国航油)将成为第一家以自有资产在新加坡融资上市的中国国有企业。
中国航油敢于逆风飞扬,皆因有着骄人业绩。1997年中国航油改组为独资公司后,营
业额每年递增4倍,2000年达到9.15亿美元,是4年前的130多倍。1997年,公司账上还写着30多万美元的亏损,而今年仅上半年的税前利润就已达到了1790万美元,预计公司全年人均创利50多万美元。
鉴于中国航油在航油贸易方面的杰出表现,新加坡政府特授予该公司新加坡石油界的最高荣誉————“特许石油贸易商”资格,给予其减所得税16%、免消费税9%的优惠待遇。
谁能想到,仅仅4年,这个只有总公司49万元“陪嫁”的小企业,竟能在云集了500家世界石油巨贾的世界第三大石油贸易中心,成为当地媒体公认的“航油大王”。
中国航油奇迹般腾飞的奥秘何在?
生存要诀:
找准核心业务早在1993年,中航油总公司就在新加坡筹建了一家合资企业。希望利用这里作为世界主要炼油中心和运输枢纽的优越条件,打破总公司进口航油由外国公司控制价格的局面。然而前4年的努力并没有成效,到1997年上半年,公司实际已进入休眠状态。
这一年,中航油总公司将中国航油改组为全资海外子公司,希望以此扭转局面。然而以中国航油当年区区3.6万吨的航油贸易,如何与众多实力雄厚的中间商和跨国石油公司一争高下?实现平抑国内航油价格的目标谈何容易。中国航油从总公司带来的40多万元,除去还债和房租,就剩下10多万元。那时候银行不肯放贷,油厂不敢供油。中国航油,举步维艰。
“幸好当时没泄气”,现在公司总经理陈久霖终于能够笑着品味当初的那份艰难。几经波折,公司的领导班子在绝境中找到了一条生路:背靠母公司,发展企业的核心专长————做好航油贸易,以低价策略开辟国内航油进口的通道。
一招得手,全盘皆活。
1998年,中航油总公司开始对全部进口航油实行公开招标,同等条件下,中国航油享有优先供应权。攥着手里这张王牌,公司积极开辟韩国、泰国和马来西亚等近距离的新油源,通过一船几卸、及时保值、期租船只及灵活运用定价手段等措施,把航油的采购成本压到了最低点。1998年,中国航油在总公司的竞标中屡屡得手,26船航油业务中,中国航油以低于所有外国油商的报价赢得21船,以廉价把一家家外国供应商挤出了市场。
如今,中国航油已在中国进口航油市场中占据了98%的份额,为国内约142家机场提供进口航空油料。1999年,中国航油向总公司提供的航油,平均每桶低于市场0.102美元,仅此一项即为国家节省约2亿元人民币。2000年中国航油利用期货市场提前锁价保值,躲过了9—10月间油价暴涨的危机,为总公司节省了近78万美元的采购成本,成功地平抑了油价。企业自身实力也在不断壮大。
2001年,中国航空燃油已增加到180万吨,预计到2010年,国内的航空燃油市场将发展到1000万吨。 背靠庞大的国内市场,中国航油的主业已在短时期内深深植根于国内航油市场。与此同时,他们加快了向国内航油市场相关行业进行渗透的步伐,力求逐步控制几个较成规模的机场储油库和输油管线,抢占市场竞争的先机。
著名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的执行董事波特尔这样评价中国航油:该公司正逐步在区域油品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已经成为外商进入中国航油市场的唯一通道。正是有了这样的业绩,谈到入世时陈久霖显得很轻松:“我们并不担心。”
“中国航油的核心专长是航油贸易,公司所有业务都是这棵大树上长出的分枝。背靠母公司,拓核心专长,创品牌效应”,陈久霖这样总结他的经营之道。
腾飞根本:延揽顶级人才
陈久霖当的是国家干部,按级别拿工资。国家制度必须遵守,这个道理他明白。然而这套工资制度却应付不了国际市场的竞争。没有优厚的奖励机制,就招不来一流的人才,没有一流的人才,中国航油就不可能有一流业绩,只能是总公司的新加坡办事处,烧钱。这个道理他更明白。
深谙以才发财之理的陈久霖,果断地引入了高薪机制,不惜千金网罗人才,在内部管理机制上与国际接轨。把公司打造成了一个多元文化的、国际化管理的中资公司。
原马来亚新加坡银行副行长精通融资市场业务,陈久霖三顾茅庐邀其加盟,他的到来为公司带来1亿多美元的银行授信额度。加德士澳洲公司某贸易经理曾创下年赢利500万美元的记录,陈久霖许以百万年薪将其招致旗下。半年不到,其年内赢利300万美元的承诺就已兑现。
高级人才的聚集,提升了公司的对外形象,许多大银行主动上门,先后向中国航油提供了3亿多美元的融资额度,使公司无需担保和财产抵押,分文不花,便能做成上亿美元的大买卖。
在中国航油公司,英语是工作用语。公司22名员工,除4人派自国内以外,来自澳大利亚、中东、马来西亚、新加坡、西班牙等地的海外高级人才成了公司的主流。其中包括在跨国公司工作过的重量级贸易与管理人员9名、拥有国外知名学府MBA学位者5名。
与完善的工资体系配套的,是一套以油品保值为中心的严格的财务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公司设有自动斩仓的预警机制,贸易监察员直接对总经理负责,使身居风险岗位的员工处于自我约束和群体监督的环境中。
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灵活的用人及奖励机制相辅相成,使得每个员工都感受到自己的利益与公司发展密不可分,形成了人人积极向上的良好企业氛围。中航油总公司总经理海连成对子公司的成功之道总结了八个字:立业在制,成事在人。
延续保证:强化制度建设
飞速发展的中国航油,正在勾画企业未来之路的蓝图。
诚如民航总局局长刘剑锋所言:中国航油“要融入新加坡社会,融入国际社会。”陈久霖说:“此话真是切中要害”,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融入当地社会,上市势在必行。今年3月23日,民航总局批准了中国航油在新加坡上市的计划。这次将公开发行相当于该公司25%的股权,初步计划融资3000万美元。
2000年底,中国航油的非航油贸易已经占到全部业务的2/3,生意做到马来西亚、印尼和美国等地,经营范围也已扩展到燃料油、塑料、汽油和柴油等。现在,中国航油在国内航油贸易中的利润已被压缩到14.3%。上市成功后,中国航油将以贸易为基础,积极开展与公司核心业务相关的实业投资。利用所筹资金在美国收购同类贸易企业,建立起全球化和全天候的贸易机制;另计划利用西太平洋岛国免税条件建立中转站;同时拿出部分资金投资国内实业,把全球市场揽入棋局。
当然,上市的意义远不止通过融资壮大业务,更重要的是在于让公司的发展摆脱“人治”的巢臼。
“陈久霖的离职将是该公司经营上的最大风险”,新加坡发展银行在招股书中对公司的评价,也是陈久霖最担心的问题。制度建设的不完备,企业的发展就会过度地倚重CEO的作用,这个问题在中国公司中尤其突出。多少明星企业昙花一现,缺的就是制度依靠。决策者的更迭,继之而来的却是企业发展的重挫。
“新加坡证券市场的门槛很高,监管也很严格”,陈永霖认为,通过上市,企业将引入一种全新的机制,把公司置于公开的市场监督之下,将促使企业尽快健全企业制度,依靠完备的体制求企业的“永续经营”。
“这就好比训练一支乐队,大家把曲子都练熟了,就算换了指挥,演出也不会受太大的影响。”
“制度可以延续发展。”
言语间,陈久霖的目光移向了窗外那滚滚入海的洪流。(翁东辉 伍燕凌)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