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励漪
74厘米(29英寸,编者注)彩电只卖999元,54厘米(21英寸,编者注)只卖399元--如果不是明码标价,你肯定不会相信。然而,近日在上海就出现了这样的价格牌。
9月8日,“2001上海彩电节”在上海商务中心家电城开幕。一家企业推出的上述超低
价格,引起各界注目与议论。专家指出,以这样的价格,企业已无利润可言。
彩电价格大战打了这么多年,进行了那么多个回合,74厘米彩电从7000多元降到5000多元,又从3000多元打到2000多元。就在8月中旬,上海市场上的“最新惊爆价”还是54厘米699元、74厘米1358元。按照可知的信息,54厘米彩管当前的市场价为600元,也就是说,厂家以现在的价格卖一台彩电,连一只彩管的成本也捞不回来。
这种玩法显然有悖常理。以低于成本30%以上的价格出货,这笔账无论如何也算不过来。就在信息产业部负责人发出“崩盘警告”和长虹、康佳两大龙头企业发出“预亏警告”的当口,这个行业原本狂乱的步伐反而越发狂乱。专家认为,这种“黑色幽默”局面的出现,预示着彩电业原有格局正在加速滑向它的终点。
那么,彩电业的价格战何以烽烟滚滚、没完没了呢?问题出在“战而不死”上。不管你是长虹点燃战火还是康佳带头降价,不管这一次是价格与成本持平还是远低于成本价,任何企业哪怕再亏损再没效益以致资不抵债,也还要死死硬撑,绝不轻言失败。
这就要看彩电企业的背景了。中国彩电企业在经过前些年草创初期的分化瓦解后,能生存下来者,或多或少有一定名气,成了当地政府一块摆得上台面的牌子和地方财政的税收大户。当地政府当然得竭尽全力,给予贷款也好,财政支持也罢,非得让这些彩电企业支撑下去不可。
另一个原因,是资本市场并没有完全按经济规律运作,股市没能成为优化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工具,而是成了某些上市企业圈钱的“天堂”。
制止彩电大战没完没了地打下去,只有一个办法:建立市场淘汰机制,让规模小、利润率低的企业退出市场;而大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还要进一步提高,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
专家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让“行业、部门、地方”真正从彩电市场退出,摆脱其利益主体的身份。能否从此取得突破,将直接决定彩电业今后能否实现市场化运作,能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意义重大。惟其如此,实施难度也极大,其中的变化因素将十分复杂。
接下来的问题是,哪些彩电企业会首先成为重组对象?有资料表明,现在,已有部分企业开始压缩阵线,不排除它们在8月间开始的凶猛“甩货”行动是在为“清仓退出”作准备。从长远考虑,损失部分利润换取最佳的退出时机,不失为是一种明智、勇敢的选择。
借助外国资本、技术和全球网络优势实现跨越,对于国内彩电企业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事。几乎所有的彩电企业,都在积极寻求与外资合作,一些重要谈判已经进行了几年。“我们在等待时机,也许进入WTO后,许多问题都将得到解决。”一位彩电业人士如此说。《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1年09月10日第三版)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