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生陈海保 中国啤酒业的“三强争霸赛”正难解难分,哈啤已悄无声息地摸到他们的城墙脚下。近日,国内啤酒行业金额最大的一笔资产重组案尘埃落定,哈尔滨啤酒集团拆资2.45亿元将隶属粤海北方啤酒集团的佳木斯佳凤、牡丹江镜泊湖、长春银瀑三家中型啤酒企业收至麾下,生产规模由年产50万吨向超百万吨攀升,成为继青啤、燕啤、华润之后,中国啤酒业的又一艘“航空母舰”。哈啤的崛起,也使当下流行的啤酒业“三国鼎立”的说法出现了漏洞。
东北成为啤酒业
新的必争之地
放眼中国啤酒市场,东北市场争夺最为激烈,已成白炽化。
华润凭借香港华润集团的雄厚资金,选择了啤酒消费量最大的东北市场起家。1994年收购沈阳“雪花”,后来又收购了黑龙江“新三星”,与当地土生土长的哈啤分庭抗礼。
一向以并购著称的青啤对东北窥视良久。1998年,青啤开始进军东北,在哈尔滨相继收购了鞍山、鸡西、密山等啤酒企业。2001年5月设立了东北事业部,加强对东北市场的管理,为进一步抢夺市场积蓄力量。
哈啤在东北有百年历史,怎能将大好基业拱手让人,哈啤调整战略,自1996年起,也开始走收购、整合之路。哈啤此次携巨资收购香港粤海集团三家啤酒厂,表明处于第二集团的哈啤在市场竞争中具有很强的实力,而非传说中的那样,哈啤将被他人收购。
在啤酒业内有一种说法,东北是目前中国啤酒行业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谁占有了东北市场,谁就完成了“中国啤酒革命”的一半。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认为,东北地区是中国啤酒的发源地,有着百年的历史渊源。而且东北有独特的消费文化特征,对于东北人来说,啤酒就是软饮料,对于啤酒的消费几乎不存在城乡差别。东北有1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人均啤酒消费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于啤酒厂家来说,东北市场的战略意义可想而知。
哈啤发力冲击前三甲
哈啤一贯的战略主张是,固守东北,伺机扩张。此次收购粤海的3家啤酒厂后,生产能力已直逼目前排国内第三位的华润,暂时屈居第四位。而哈啤方面认为,哈啤在东北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华润。哈啤集团总经理李文涛表示,下一步哈啤将以资本为纽带,建立跨地区的大型啤酒集团,并用5年的时间发展成为年产啤酒100万吨、利税总额达到6亿元、利润达2亿元的啤酒集团。
哈啤的扩张“野心”也可以从哈啤近年的发展史窥见一斑。自1996年开始,哈啤通过改组、兼并、收购,先后将海伦啤酒厂、亚洲啤酒哈尔滨有限公司、鹤岗啤酒厂、吉林国人啤酒有限公司及大庆啤酒厂收至麾下。所收购的企业经过重新整合,均成为当地的利税大户和支柱型企业,而哈啤的产量也因此一年上一个大台阶,1996年销量实现20万吨,1997年达到25万吨,1998年突破31万吨,1999年攀升到40万吨,2000年摸高到50万吨。
最近的一次收购成功,除了哈啤自身壮大了这个原因外,还有很大的机遇成分。近年来,在哈啤、华润、青啤的“围剿”之下,粤海集团的三家啤酒企业节节败退。粤海集团在山东和深圳投资的企业,也因为青啤和珠江的强力狙击,其市场及效益大幅萎缩下滑。在此消彼长中,粤海啤酒集团重新考虑投资、收益和方向,接受了市场现实,与哈啤多次进行资产出让谈判,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一致。哈啤入主粤海北方啤酒集团三家啤酒厂,付出的代价还不到三家原先总投资的10%,而且这三家啤酒厂,本身又是当地的财政支柱企业,这无疑使哈啤如虎添翼,雄踞东北以图四方。
据哈啤宣传部部长唐广洲透露,哈啤已形成了以哈尔滨为核心,以黑、吉两省区域中心城市为根据地,覆盖黑吉,挟制东北,辐射华北、华东的市场构架。他还透露,目前哈啤正在做上市计划,到资本市场融资,预计在年内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有迹象表明,继出售佳凤、镜泊湖、银瀑之后,粤海下一步将出售山东华中琥珀啤酒公司,而买家很有可能也是哈啤,作为该集团向东北市场以外扩张的第一步——粤海集团高层最近表示:“由于持续亏损,本集团经谨慎的研究后,决定退出琥珀啤酒。”
割据是不争的事实
“鼎立”还言之过早
业内专家认为,中国的啤酒行业实际上还处于大动荡、大组合之中,哈啤的崛起正好给市场提了个醒:中国的啤酒业充其量只是割据状态,所谓的“三国鼎立”还谈不上。
经济学里有所谓的“三四”规则:在一个稳定的市场中,将有三个主导市场的竞争者,他们占有的市场份额合计为70%到80%;其中市场领先者是第三名的4倍,其余20%到30%的市场则为另外的竞争者分割,然而,中国的啤酒市场远没有达到这种整合程度。
目前国内仍有400余家啤酒企业,燕京是中国啤酒业数一数二的品牌,去年年产销量141万吨,在北京地区占有90%的市场份额,而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仅为7%左右。而美国的AB公司的年产量则达到1400万吨,占美国市场的48%,排名第二的米勒公司年产量也近700万吨。
国内啤酒业的前三甲——青啤、燕啤、华润的产量之和,仅占全国啤酒业总产量的25%,而美国前三大啤酒企业的产量则占了全国总产量的90%,日本前四大啤酒企业几乎垄断了全日本。
由此可见,中国啤酒业还远没有形成几家企业垄断的局面。这一点,国内的啤酒企业是心知肚明的。青岛啤酒集团市场部杨先生告诉记者,青啤在东北与其他啤酒公司不进行正面竞争,用已故的青啤总经理彭作义的话讲,叫“错位竞争”。杨先生还对目前媒体热衷炒作的“三国鼎立”的说法予以否认,他说:“‘三国鼎立’”是一种模棱两可的说法,只是外界的评论而已,我们并没有这样认为。”
从中国啤酒业的格局来看,啤酒业基本还呈地域性分布,各自独霸一方,小范围渗透。东北有华润、哈啤,北方有燕京,东部有青啤,西部有蓝剑、汉斯,南部有珠江。前三甲也好、前四强也好,要想扫平四海,却常遇到“强龙难压地头蛇”的局面。
蓝剑具有年生产量达20万吨的实力,并且具备很强的整合能力。华润曾想吞食蓝剑,一统川啤,但蓝剑非但不买其账,反而一口气收编了四川9家啤酒企业。在西南市场,蓝剑就在与乐山华润、绵阳华润决一雌雄。
为什么中国啤酒业还处于割据状态呢?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这样解释: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地域广阔,各地对啤酒口味的需求不同;而且啤酒业的利税一直比较高,地方政府考虑到财政收入等方面的需要,对本地啤酒企业多采取保护主义政策,使其避免了外来的市场竞争,客观上形成了“自产自销”的状态,这就造成了整个碑酒业的割据局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秩序的规范化,几大品牌分天下的局面是必然会形成的。他预言,中国啤酒业要形成这样的格局还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
订财经短信新闻 国内外经济动态了如指掌
订手机短信接收沪深股票实时行情股价预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