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正文
中国家电业大抛媚眼:活着是想让你娶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1年08月15日 11:40 中国经营报

  国内家电业都不可能进行什么转型,只是为了今后的生存搞些多元化,这和国外企业的多元化有根本区别。

  如果说去年大家都在争取瓜分国内的经销商,那么下一步就是要争取瓜分国际上的家电制造业巨头,彩电行业下一次发展取决于所有产品的清盘,包括长虹、康佳(新闻,行情)。

  合资是个方向,如果不合资将来可能连自己的品牌都难以保留。但光跟着别人的屁股后面跑是不行的。

  ————援引自几位中国家电业巨头的话

  近半个月来,对于中国家电行业的全行业亏损,家电企业的老板们还未见得如何痛心疾首,但全国的媒体已经替他们哭成一片了。2001年8月初,海信集团(新闻,行情)副总裁程开训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说:家电业走到今天,本来就是自然而且必然的,企业早已经在准备调整了。程并预测:中国家电业藉由外资进行的重新整合、重新洗牌将在3年内全部完成。

  其实,早在4年前的1997年和1998年中,几位分属不同阵营、排名长期均在前五名的超大型家电企业的老板就曾私下透露过:当下家电业自行发展的玩法是必死无疑的,只是他们都相信自己会最后一个死,和外国跨国公司在资本层面上的深度合作或被兼并也许是一条活路。

  有意思的是,再向上追溯到1985~1996年的10年中,中国家电业却一直分享着在第一轮和外资跨国企业交手后,将对方洗牌出局的喜悦。“中国家电业是在技术水平、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整体水平上真正能和国外企业竞争的、已经自行提前进入WTO的行业”,这种说法从来没有被质疑过。但是在若干年乐观的气氛中,有一个数字却被忽视了,那就是当国产家电产品占领了全国市场80%以上的份额时,高端产品却从来都是外资企业的天下。在第一轮的中外洗牌战中,不了解市场吃了亏的外资企业却对中国老百姓成功的进行了品牌导入。

  多元化也许是个噱头

  从国际潮流包括日本家电企业的发展历程看,家电企业的发展基本上都走了多元化的道路,这种多元化主要体现在3C合一(通讯、信息、家电)上。

  虽然信息产业部副部长曲维枝多次呼吁:国内企业不要再上手机了。但放眼望去,几乎所有的家电巨头都在做手机。据记者了解,国内家电企业其实都明白手机产业在西方看来是个非常成熟的产业,实际利润率还不如彩电。而且手机研发投入非常大,国内的企业在这方面的研发投入加起来还不足以开发一款新的手机。手机模具一变,里面所有的元件都得变,中国企业目前还没这实力。大家为什么还是非要上手机呢?程开训一语道破:“第一是大家心里都还有一个梦,每一个具有远大理想的企业都希望在未来两三年或三四年内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3C企业,因为只有做大才有抵御风险的能力,才有和国外企业抗衡的能力;第二,大家实际上都在等机会,包括彩电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当前没有机会不等于未来没有机会,或许将来随着研发实力、技术实力的增强,当产品线超前的企业废弃这个行业时,剩下的机会就是国内企业的了;第三,许多企业建生产基地,实际上是希望将来能够给国外跨国企业做OEM(定牌生产),因为中国的人力成本低,企业挣出加工费、设备折旧费、够‘吃饭’问题不大。”

  分析TCL2001年的一系列举动不难看出,今年是TCL加速且全面出击的一年。从年初的“HiD就是HiD,不是彩电”,到手机、PC闯进国内前三甲,彩电市场占有率跃居第一,直至近日出天价请韩国第一美女金善喜拍广告,这番努力所预期的真正“利润”,也许就体现在今后和国外跨国公司合作的砝码上。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拼命上新的产业,这也是个中国特色。在中国消费的观念中,企业的规模越大,其产品也就越可靠。家电企业上手机或者其他产品,如果说是要在主观上培育新的产品,那么客观上也是要巩固和提高其他产业在市场上和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信息产业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国内很多家电企业上PC、上手机的信心并不足,所谓有信心就是看未来。”也许这就是中国家电企业选择“多元化发展”的一个真实注脚。

  心中秤有了,路却没了

  《中国经营报》记者调查分析家电企业的日子之所以非常艰难,里面还存在个责任问题:为什么家电企业高层换人后都要降价?就是要清理库存。如果没有责任问题,谁也不去清,10个亿库存资产放在哪儿3个月就缩水1个亿。于是也有家电企业给分公司经理规定,如果在任期内造成存货就严肃处理;另外还要求其消化3年~4年或者4年~5年以来造成的财务黑洞。历史留下的一笔烂账,一旦审计就是一塌糊涂,这是前几年国有企业留下来的典型问题。

  记者分析:家电企业都在赌数字化、高清晰的机会来临,这其实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彩电行业下一次发展取决于所有产品的清盘。据采访调查,目前市场还有很多老品机没处理掉,1998年的老款彩电机型至今还在一些企业的仓库里堆积如山,这些机器就像炸弹一样。与其说大家把高清晰度电视、新的技术时代到来作为一个机会的话,不如说大家都在甩包袱,看谁能率先把这个包袱甩掉,并且彩电行业的发展就是要所有的企业都把包袱甩掉。

  从2000年开始,家电企业清理库存的步伐就变得非常急切。康佳现已报出自己上半年清理库存60万台。

  针对家电流通渠道和传媒中不断传出的某某企业资金周转不畅的说法,记者得到了一些求证,长虹新闻发言人刘海中说,“这是他们太不了解家电企业了,每一个企业的情况都很不同、都很复杂。”海信的程开训认为,现在中国的家电企业大部分不缺资金,为什么家电企业上空调项目明知道供大于求还要上?中国的大企业钱不是第一位的,因为他有庞大的融资渠道——银行和股市。家电行业上市公司不是没有钱而是钱花不出去,一融资十几个亿、七八个亿,只能去选择投入比较大的项目,树比较高的门槛儿,即非上市公司或者没有融资渠道的公司投不起的产业。

  记者同诸多家电业高层接触后了解到,目前家电企业有两个迷茫:一是没有核心竞争力,即技术的不可替代性;二是产业的发展方向不甚清晰。如果问10年、20年以后的竞争力在哪里,家电企业中没有谁能理直气壮的讲出来。比如说海信,他们也只能说核心竞争力是“正在精心把技术创新作为核心能力进行培育”。

  产品的更新换代是首要大事,一步跟不上,10步跟不上的历史教训太多了。过去的牡丹、北京,现在为什么落后了?重要原因是没有抓住技术或者产品更新换代的机会。韩国三星,2000年定目标,要在2005年,在消费类电子产品全面超过索尼,那么他就必须在产品、技术上向目标靠。现在松下亏损200亿,也在反思,他们对纯平电视和100Hz电视的把握是落伍了。

  家电协会有关专家认为:目前彩电行业下一步发展取决于两个方向,一是高清晰度,二是彩电的外观(形状),外观会向超薄发展,朝背投、PDP、LCD方向发展。

  任何一个有眼光的企业都在做新产品、新技术的跟踪、消化工作,这个工作投资非常大,为什么要做?因为要发展,满足不断发展的市场的需求。不这样做,将来跟国外谈合资时也会被动,要付出很大成本。如果自己已经消化了一部分技术,或者有一部分成熟的工程师,那么和外资谈判的时候,会把这块成本削减掉。这是中国家电企业创新的一个现实的立足点,不是为了自己独吞一个产品,而是为了自己有一部分技术,将来跟国外谈判时不陌生。

  合资是条路

  南北两个家电企业的高层均透露:目前本土的家电行业正非常迫切、非常主动地和外资谈合资,无一例外。如果说去年大家都在争取瓜分国内的经销商,那么下一步就是要争取瓜分国际上的家电制造巨头,看谁能抓住机会,成为对方的合作伙伴,也就是合资。

  为什么要合资?大家的感觉是,背靠大树好乘凉,第一有安全感;第二在产品方向和技术方向上不用自己操心;第三,无论PDA、液晶背投,包括手机,都是投资巨大的项目,不是国内单一企业所能做的;第四,通过合资这种方式可以降低和国外的技术交易成本。如果不合资,就得一次性买断人家的技术,如果合了,比如加工一个产品,外方可以提一元两元的技术使用费,中方就等于分期付款,比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建工厂划算多了。程开训的话很现实:“将来合资是个方向,如果不合资将来可能连自己的品牌都难以保留。这个趋势很残酷。”

  多年跟踪研究中国家电市场的虎杰投资咨询公司首席投资分析员张寅也十分认同对合资趋势的判断,“日本和韩国的家电企业,他们已经完全成为国际性的企业了,全球销售网络非常发达而且很均衡,我们发展得比较晚,成熟得比较缓慢,我们企业的一对一规模还只是人家的30%,如果自己再去做全球分销网络会非常吃力。合资还可以让国外企业嫁接上中国企业的国内分销网络,所以是双赢。”

  创维集团公关部经理邹伟强透露,创维最近又获得三菱电器100万台的订单,除此之外,创维与其他日本企业和韩国企业的合作已经十分密切。

  记者分析,在即将到来的合资浪潮中,中国企业有三条出路:1.独资,有自己的品牌,到世界上去闯一下试试。2.合资,有自己的品牌,负责国内的销售。3.加工制造,挣加工费。随着家电行业加工能力的提高,大家的产能都过剩。很多企业在想,把过剩的那部分产能给谁都行,做OEM。

  据悉,现在国外大流通企业,比如美国现有的三家巨型家电营销企业在与中国的合资上并不主动。记者认为,这是由于国外巨头们看透了中国市场,知道拖得时间越长,付出的代价越小,中国人掌握的筹码越小。中国家电业的调整远未结束,他们感到还没到进来收场的时候。但他们也不会等到中国市场厮杀得只剩下三四家,那样反而会大大增加收购成本。

  有新闻说:未来中国家电市场仅剩下五六个品牌。这绝对不可能,因为中国的企业不单是企业,他们有当地政府的支持就死不了。第二,中国13亿人口的需求,差异性太大了,有需要1万元的,也有需要几百元的。但估计未来留给中国企业的市场就是低端市场。原有成熟的产品,比如普通彩电,我们仍力图自己做,但现在对采用大量新技术、新元器件的产品,进入门槛还比较高,就选择合资,这也是大部分企业的心态。


订财经短信新闻 国内外经济动态了如指掌
    订手机短信接收沪深股票实时行情股价预警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分 类 广 告
北京
  • 洁净来自保利洁
  • 您信赖的富康之家
  • 三平写字楼招租
  • 龙缘潜水俱乐部
  • IC卡积费器
  • 万泽金典百年好合 济南
  • 阳光舜城明星闪耀
  • 99元爱多复读机
  • 轻松学家电维修
  • 超乎你想象的品质 上海
  • 五彩缤纷多媒体
  • Lotus 考试中心
    广东
  • 广东华联学院招生
  • 研究生进修班招生 河南
  • 河南地区正在招商
  • 甲方乙方硬件专区
  • 分类广告刊登热线>>

     相关链接
    信息产业部女部长劝架:家电业别打了 (2001/08/01 13:47)
    家电业垄断竞争激烈 三大巨头酝酿济南会战 (2001/07/25 07:28)
    专家认为入世后家电业将受益 汽车业亦能应变 (2001/07/17 10:25)
    中国家电业企业开始“冲刺”国际市场 (2001/07/11 12:31)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订中国队十强赛短信获奖名单公布!
    把爱说出口--来女人频道书写爱的誓言
    新浪教育全新改版--英语 考试 出国 培训
    快来参加新浪网友婚纱靓照大赛!
    北京2008年奥运会专题
    订汽车新闻短信 降价消息你先知!
    订阅手机短信笑话 天天笑口常开!
    爱情 战争 科幻--漫画连载精彩纷呈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