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彭锦琼
人们恐怕对有关首钢集团要由传统的制造企业向现代化高科技企业转型的情况早有耳闻,但首钢为什么要转型、怎样转型、转型后的企业是什么样子的,社会还不是十分的清楚,疑问也颇多。日前,在首都企业家暑期论坛2001会议上,首钢集团董事长罗冰生在围绕企业改革与国有企业转型做演讲时,首次全面讲述了首钢面向新世纪的三大战略,即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房地产业和服务业;用高新技术改造钢铁业、机械业和建筑业;积极发展海外事业。罗冰生表示,首钢将大幅压缩钢铁生产总量,积极推进战略性结构调整,全力进入微电子生产领域,到2010年,首钢的内涵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成为以高新技术为主的企业集团。
记者也很有幸参加了此次论坛,听到了罗冰生的介绍,并把部分内容记录下来,以展示给广大读者。
向微电子领域进军
首钢是1919年建厂的老企业,虽然其钢铁生产能力达到800万吨,已发展成为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但据罗冰生介绍,首钢目前遇到了钢铁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不高、富余人员多、劳动生产率低、企业赢利水平低、市场总体竞争力不强等发展问题,迫切需要进行转型和结构调整,一方面要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必须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首钢面对发展挑战必须作出的战略选择。
记者从罗冰生的介绍中看出,发展高新技术已成为未来首钢战略转型的基石。发展方向是以发展软件生产、芯片设计、制造和封装为代表,建设具有一流水平的微电子生产基地。同时,向下游整机产品生产制造延伸,发展触摸电脑等系列产品,形成首钢高新技术产业链。
事实上,近几年首钢为发展高新技术采取了一系列举措。2000年已完成SGNEC6英寸生产线的技术升级和扩产改造,生产规模从月产8000片提高到15000片,技术水平实现0.35微米的全过程升级,具备封装0.25微米、128兆位动态存储器的生产能力;8英寸0.25微米集成电路生产线今年已开工建设,投产后将成为我国北方规模最大的芯片生产基地;以芯片生产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向前延伸同首都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组成芯片设计、研究开发中心,向后延伸组建销售服务中心,形成芯片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封装、销售、服务一体化的国家一流的电子基地。
钢铁生产压缩200万
如果说首钢的战略转型仅仅局限于发展的微电子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上,那么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全面的,这条道路走起来也当然会异常艰难。因为首钢现在还毕竟是一个以钢铁制造为主的企业。因而,罗冰生认为,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钢铁业是首钢战略转型的又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包括大幅度压缩钢铁的生产规模。
罗冰生介绍,为了改造钢铁业,首钢已做了五项重点安排。一是压缩规模,首钢从地处首都北京的特殊区位出发,将钢铁生产规模由800万吨压缩到600万吨,规模压缩后,通过调整产品结构,确保销售收入不降低;二是淘汰落后,坚决淘汰部分焦炉、烧结机、初轧机及落后的轧机等;三是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实现钢铁生产清洁化,广泛采用各种先进技术,进行全面、全过程的环境治理,到2002年厂区环境要同步达到北京市国家二级标准;四是加快技术进步步伐,实现钢铁生产精品化,建设线材精品生产线、型材精品生产线、中薄板坯连铸连轧机组、同步建设冷轧板生产线,形成首钢厂区的钢材精品生产基地;五是积极参加华北地区钢铁企业的联合重组,统一规划和协调企业集团内部各单位的资源、产品、市场、价格及分工等,实现地区钢铁生产的专业化,提高产业集中度。
而目前我国钢铁业面临的一个严峻发展形势是,有30%的生产能力和市场供给过剩,且产品科技含量普遍较低。因而在首钢看来,当前钢铁业压缩生产规模,提高产品品质,企业进行战略调整是发展要求,也是理所当然的,首钢要为社会锻造一个更有活力的高科技企业。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也许有人会问,首钢做得好好的,在国内钢铁行业中又具有相当的优势,为什么要进行战略转型呢?除了行业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以外,罗冰生认为他本人和首钢集团都有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为了企业的长久发展,企业的决策者必须要有先见之明和战略思想。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向影响深远。它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生产要素的转移和资源的配置,推动了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也带来了全球范围内的激烈竞争及相随而来的世界范围内企业的兼并、重组和调整浪潮。在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快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如何面向新世纪、应对新挑战、实现新发展,是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罗冰生认为首钢已经备感即将到来的更加激烈竞争的压力。虽然首钢已发展成为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但与世界钢铁巨头相比,无论是在经营规模,还是在竞争能力上都有很大差距,同样面临生存和发展危机,今后,首钢在考虑发展战略时,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充分分析外部宏观环境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对企业的影响,顺应世界经济的潮流来发展自己。
据罗冰生介绍,让他最感担心的是经济全球化不仅意味着市场全球化,而且使传统产业出现了微利化和成本趋同化的两种趋势,各企业之间的赢利水平和技术水平差距越来越小。由于全世界的钢铁生产能力出现富余,供大于求使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各企业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又都把降低生产成本作为提高自己竞争力的一个主要手段,生产水平越来越接近,再加上由于竞争导致的市场价格日益下降,企业的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小。
在这种情况下,罗冰生认为,尽管首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如果没有忧患意识,看不到企业发展面临的复杂环境和严峻挑战,小富即安,盲目乐观,首钢将会面临非常不利的影响。
业界人士则认为,传统产业的微利化和生产成本趋同化的发展趋势正反映了社会利润正在由传统产品和产业向高新技术产品和产业转移,由劣势企业向优势企业转移,尽管首钢的战略转移、淡化钢铁业显得有些被逼无奈,但在客观上又顺应了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和潮流。
然而,罗冰生强调最多的还是压缩和淡化传统钢铁制造业只针对国内或某一个地区,并不代表未来的首钢要完全退出钢铁行业,大力发展海外事业是首钢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首钢将把自己的冶金制造加工基地转向海外,向整个南美和非洲扩展业务。
在记者看来,首钢的战略转型将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面对新的钢铁业发展形势,把首钢的战略转型称之为战略大逃亡也并不为过,因为罗冰生为首钢构想的蓝图一旦顺利实现,相比较而言,原来意义上的首钢已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