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宝路市场衰落根源 都是“临建”的错?

2001年07月31日 13:04  北京经济报-非公经济周刊 

  前不久,记者在秀水街采访时遇到一位港商,他当时正在向市场保安打听雅宝路的位置。在听说记者正要去雅宝路采访时,他就跟着记者一块出发了。路上,他告诉记者,他是香港港名实业有限公司的拓展部经理,公司总部在香港,工厂设在广东,他们主要是做大宗服装进出口的。来京之前,他并不知道老雅宝路服装市场已经被搬迁到朝外大街雅宝路市场了。他慕名而来的原因,是听他的朋友说雅宝路(老雅宝路)的吉利大厦生意很红火,而且他好几个朋友都因此而发达了。所以他专门来考察一番,如果真的不错,就准备在此设办事处。

  吉利大厦相对气派的门面、大堂和完善的服务设施,给这位港商留下很不错的印象。随后,他又跟记者去了朝外大街雅宝路市场。在那里,他看到客流稀少,外商更少,不少商户坐在那里直打瞌睡,几个服装大厅普遍显得冷冷清清。尤其让他惊讶的是,这么热的天气,这么多的商户,大棚里竟然没有空调,甚至没有电扇。他告诉记者,在香港,像这样一种购物环境是不可思议的。因为顾客在酷热中是很难静下心来仔细挑选商品的,更别说是大宗客户了。与记者分别前,他说自己很可能会选择吉利大厦。

  实际上,不仅是这位港商对朝外大街雅宝路市场有这样的印象,很久以来,社会各界包括朝阳区政府工作人员甚至市场管理人员本身,都认为雅宝路市场正在走向衰落。本报记者在采访中也看到,除了餐饮部生意较好外,其他各厅普遍冷清、人气不旺。一个80年代就兴起、曾经声名远扬的服装市场,一个几乎和秀水街齐名的民间商业街品牌,眼看就这样衰败了。

  对朝外雅宝路市场的衰退,该市场管理部门--昆泰集团下属公司市场部董经理有着不同的看法。据他说,当初昆泰集团接手雅宝路市场的经营管理权时,并不想继续使用“雅宝路”这个牌子,因为当时由于东欧市场萎缩和个别商贩经营伪劣,致使退路进厅前的老雅宝路市场声誉下降,实际已在走向衰退。但由于部分老商户的强烈要求和区政府顾全大局的考虑,昆泰最终还是采用了原来已经“贬值”的品牌。所以即使新市场有所衰退,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与昆泰集团没有直接的关系。

  至于新雅宝路市场,市场部一位姓王的小姐一点也不认为有衰退的迹象。她认为,实际情况是,自从昆泰集团对新雅宝路市场实施了多元化综合经营策略以后,新雅宝路市场各项经营工作已经颇有成效,各项指标正向着好的方向转变。

  对于市场表面上客流不旺的原因,董经理这样解释:由于市场以批发为主,表面上不容易看到走货的情形。他笑着说,市场上那些气定神闲的商户一定都是腰缠万贯。他坦言,在新市场开业之初,确实存在商户不挣钱的现象,但现在商户们对这里的现状已相当满意。谈及不如吉利红火,董经理表示主要是因为外部硬件设备跟不上,而且吉利在市场运作上、在供求关系上把握得也相对较好。而硬件设施不完善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雅宝路市场只是个“临时建筑”。

  朝阳区一位负责宣传的同志,干脆把雅宝路市场衰退的原因归结为“临建”。因为是“临建”,管理部门不可能投入大量资金;因为是“临建”,经营部门不可能进行全面细致的规划和市场推广。那么,情况果真这么简单吗?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吉普车冲撞天安门金水桥事件已5死38伤
  • 体育总决赛-李娜遭小威逆转无缘冠军 视频
  • 娱乐陆川秦岚秘密分手近三月 陆川:我们很好
  • 财经养老金并轨试点被疑不改公务员利益
  • 科技快递单信息网上仍热卖:单日最多卖5万单
  • 博客吐槽大学社团:节操掉光了活动没下限
  • 读书揭秘:为何红军长征从来没中过埋伏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水皮:三中全会能让股市大涨吗
  • 光远:公司注册资本制度变革是大红利
  • 姚树洁:王岐山反腐重在震慑力
  • 小兵:一招把首都房价降到6千
  • 花木兰:银行将开始算计有房族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