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资首涉流通禁区 批发业开放震撼供应链

2001年07月23日 16:12  粤港信息日报 

  9年长跑惊险一跳

  在市场经济的运转过程中,批发是连接生产与销售终端的咽喉产业,牵一发而动全局,是政府对国民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有力舵把。而脱胎于统购包销体制下的传统国有批发企业又孱弱不堪,批发成为中国流通领域力量最空虚的软肋。因此决策层对这一战略要地的开放,其审慎远甚于对零售业。1999年以前,中国批发业是绝对禁止外资染指的“铁丝网地带”。直到1999年6月,在零售业开放取得积极效果的鼓舞下,国务院批准发布的《外商投资商业企业试点办法》,才允许在4个直辖市各试办一家中外合资批发企业,但仍不允许外商控股。政府力图在开放促发展和保护本土批发业之间把握“惊险平衡”的良苦用心,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该来的还是要来。根据“入世”达成的批发业开放协议,“入世”后中国将允许在直辖市成立试点合资批发企业,并承诺在3年内取消对外资存在方式的限制,即不再限制外资进入的地域,数量,股权比例等。所以对于中国批发业来说,从现在起的3年是最后的保护期,是一个“生死时差”。

  批发业的开放比零售业艰难,而开放后的震动也远大于零售业。相对零售业而言,批发业的商圈半径理论上可以无限大,外资批发巨头无论在哪个点登陆,都可能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经营理念和零售信息管理技术等优势长驱直入,横扫千军,杀伤半径远大于零售店。另一方面,现在的中外合资制造企业虽然可以销售商品,但不允许建立法人销售公司。但“入世”后,合资制造企业都可以自建销售公司和网络,一些原来交给批发企业经销代理的商品会收归自营,使批发业生意减少。所以入世后,国内批发业的对手不仅是外资批发业,还包括合资制造商。

  流通业世纪变局

  那边已是强敌临门,这边中国本土批发业却是百病缠身,积弱不振。自实行经济市场化改革以来,脱离了统购包销奶瓶的国有批发业就从来没有走出过困境。以广东为例,从1995年到1998年,广东批发额5000万元以上的商贸企业就从232家减少91家,总批发额由766亿元减至217亿元,最大企业消费品批发额从41.9亿元锐减至18亿元。在“国中无人”的状况下,外资批发的到来无疑将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局。国内外批发企业竞争的结果,将使部分国内批发企业率先退居二、三级市场,国外批发经营触角的不断延伸,将使城乡二元流通格局得以改善。

  由于外资批发带来全新的盈利模式,中国批发业从流通业前台走进后台的趋势将不可逆转,即以后勤服务的形式存在,将以专业物流企业、社会化配送中心及两者混合的物流配送企业为主要形式,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快速响应,向上游生产商和下游零售商提供高效率的物流、配送及相关服务,使商品在流通过程增值,并从中获取利润。批发业与IT业、运输业、机械自动化业等结盟,也将使批发业成为一门高科技产业,集纳集散、流通加工、信息和服务等多种功能,从而取代只从事单纯商品“转卖”的传统批发企业,这是今后中国批发业发展的大走向。

  随着洋批发的进入,供应链技术将被广泛导入,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生产率特别是商品流通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事实上,早在百红打开缺口之前,披着“批零兼营”外衣的一些外资零售商就已经在向中国批发业迂回渗透。号称世界上最大现付自运制(C&C)商业连锁公司的麦德隆在上海便以其革命性的“C&C制”对上下游产业产生巨大影响,其上海普陀商场自1996年开业至今已与1500家供货商发生了数十万笔巨额交易。由于麦德隆可大量地吸纳和存储商品,大规模的销售导致商品周转迅速,所以对供应商也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加上按时结算,批量大、周转快,各供应商都愿意以最低价位向其出售商品。

  而作为麦德隆主要顾客的小型零售商又能以与大零售商同样的进价采购任何数量的商品。在向零售商供货时,将以前给买方的折扣率折算成实际进货价,从而使价格比名义进价要低。同时由于麦德隆是跨国企业,一些国外商品的进价,是和提供这些商品的跨国公司总部统一商定后作出的,所以能以低于国内批发市场的价位冲击市场。

  引发上下游产业风暴

  基于此,外资批发业的进入,至少可能造成以下三种局面:

  一是外资批发凭藉其强的的信息系统和采购分销能力实现物流共同化,整合上游生产商资源,给真正有实力的供应商带来发展机遇。就像拥有7000多家门店的日本7-11,现时大的供应商只有100多家。这种强大的优胜劣汰机制将极大地推进中国制造业的整合和重组。

  二是外资批发与沃尔玛、家乐福等零售业巨头一起形成合力,肃清国内流通领域混乱的中间环节,净化无序运行的批发渠道,对多如牛毛的国内批发市场形成强大的挤压。这对饱受中间环节盘剥的正规运作的中小零售商而言不啻是个福音。

  三是加速中国零售业的资源重组。面对杂乱纷陈群龙无首的中小零售商,如果仅仅依靠大零售商振臂一呼进行资源的整合,相信过程可能相当漫长和吃力,而倘若从批发商身上寻找突破口,像麦德隆那样凭借强大的采购和配送能力,以连锁经营模式集约化运作,对国内零售业未尝不是一个重组的契机。

  (本报记者  黄华军 张凡 田爱丽 通讯员  陈容秋)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月薪5千延迟退休5年每月或多拿900养老金
  • 体育总决赛-李娜遭小威逆转无缘冠军 视频
  • 娱乐陆川秦岚秘密分手近三月 陆川:我们很好
  • 财经养老金并轨试点被疑不改公务员利益
  • 科技快递单信息网上仍热卖:单日最多卖5万单
  • 博客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读书揭秘:为何红军长征从来没中过埋伏
  • 教育90后大学生高学历环卫工每晚敷面膜(图)
  • 水皮:三中全会能让股市大涨吗
  • 光远:公司注册资本制度变革是大红利
  • 姚树洁:王岐山反腐重在震慑力
  • 小兵:一招把首都房价降到6千
  • 花木兰:银行将开始算计有房族
  • 曹凤岐:新型城镇化框架下的金融创新
  • 陶冬:联储动作再延后 汇率又争先
  • 张明:上海自贸区热的冷思考
  • 王吉舟:新快报大败局
  • 端宏斌:如何才能不被经济学家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