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奥运医护人员神速抢救南非教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1日 23:44  中国经济周刊

  与死神赛跑 ——北京奥运医护人员神速抢救南非教练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胡雪琴/北京报道

  “医生,有人昏倒了,快来救人啦……”8月19日上午11时48分,老山自行车场馆群(下称“老山场馆”)山地车运动员医疗站的楼道内传来了急促的呼救声。

  原来,前来参加北京奥运会山地车比赛的南非教练员里昂,早上一直陪参赛选手在山上训练。回三楼休息室之后他突然不省人事,昏倒在地。

  听到呼救,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的ICU(Intensive Care Unit,急救科)主任、运动员医疗站医疗志愿者何忠杰等几名医护人员迅速朝事发地跑去。到达现场后,他们发现,病人已经没有呼吸、没有心跳、全身紫绀、身体发凉……

  作为医务工作者,他们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病人在10分钟内能够得到有效抢救,就能度过劫难;不然则生命无望。能否抓住“黄金10分钟”?老山场馆医疗站全体医护人员,与死神展开了一场生命争夺战。

  8月21日,老山场馆奥运医疗经理、急救现场总指挥曾世京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讲述了这次惊心动魄的抢救实录。 奇迹是如何创造的 11时50分,医护人员到达三楼现场。“快!胸外按压,人工呼吸。”何忠杰主任4分钟之内就成功地打开了病人的气道,进行了气管插管。

  曾世京此时正在另外一个场馆工作,11时54分接到电话。三分钟后他就带领了一名医生、一名护士长,及一辆救护车迅速赶到现场。在急救过程中,简易呼吸机、除颤监护仪、全导心电图机和吸引器等医疗设备都一一上马。

  此时此刻,赶来的北京市急救中心王增芬护士又发挥了过硬的专业技能。她凭借丰富的经验,准确地判断出病人的静脉血管,一针将血管活性药物送入病人体内。

  曾世京向记者介绍说:“一般病人到医院打针,护士扎针后,会迅速看到回血,表示血管找对了。但里昂当时已经没有了心跳,也没有了呼吸,一切生命体征全无,更别说回血了。在关键时刻,靠的就是平日的基本功。没有平时积累,就找不到血管;找不到血管,就耽误了时间;耽误了时间,病人就回天无力。”

  一到抢救现场,现场总指挥曾世京即展开了整体的部署和指挥,确定了人员分工,并且在急救现场采取了隔离措施。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12时07分,距病人发病已经过去了19分钟。曾世京摸了摸里昂的体表,透骨的冰凉让他生出寒意,难道真救不过来了?他忧虑而又焦急地问何忠杰主任:“病人还有没有希望?”何主任答道:“我们在坚持,好像药在起作用,病人有复苏的迹象。”

  奇迹终于出现。就在张丽伟大夫采取电除颤(即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以救治病人)的一刹那,里昂有了一丝动静。心电监护仪的曲线显示心跳有了,接着呼吸有了,血压也有了,病人的生命体征开始恢复。全身紫绀明显改善,瞳孔光反射恢复,眼球也开始运动……死神退却了。

  在场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但曾世京毫不放松,“马上转院继续治疗。”他已经联系好了解放军总医院,考虑到病人要带呼吸机等设备,特地采用了空间较大的丰田救护车,与此同时,还联系了一辆警车在前面开道。

  近12公里的路程,仅仅花了8分钟,病人就被平安转送到了解放军总医院继续救治,经专家会诊,病人是因为劳累过度导致的昏厥。 团队作战为奥运 “老山场馆医疗服务团队是由90位来自14个不同单位的医务人员组成的。”曾世京介绍说,老山场馆的主力医护人员都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而他本人也是该院的一位大校军医,任老山场馆奥运医疗经理,全盘负责医疗团队事宜。

  本次将南非教练员里昂从死亡线上救回来,他认为是医疗团队集体创造的奇迹,根本原因有四条:第一,抢救迅速及时;第二,人员训练有素;第三,组织协调得力;第四,有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付出100%的努力。

  作为老山场馆医疗团队负责人,他再三向记者强调:“奥运会在中国举办,我们为能参与其中而骄傲。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医疗保障工作是我们的职责。”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