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爱奥运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7日 22:58  CCTV经济半小时

  继续我们《经济半小时》栏目的奥运系列报道,《我爱奥运》。明天,我们期盼了七年之久的第29届奥运会就要正式开幕了。

  我们都还记得,七年前的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那一刻,举国欢腾的情景,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实不仅北京申奥的路程几经波折,另外六个协办城市入围奥运名单,也曾经充满了悬念,就拿这次负责承办奥运帆船赛的青岛来说,如果当初不是因为一位老太太的努力,这个城市就险些与奥运擦肩而过。

  青岛的“申奥第一人”

  在青岛,大家都叫她“申奥第一人”,是她把奥帆赛的消息第一个汇报给市政府,这才让青岛开始申办成为奥帆赛场,她叫王志敏,今年68岁,之所以有如此能耐,是因为她曾经是我们国家上世纪50年代的一名航海多项运动员,1986年她还和丈夫在青岛崂山开办了我国第一家私人帆船俱乐部——邹家帆船俱乐部,说是俱乐部,只有一个以他们的儿子命名的邹志帆船厂。

  王志敏:“就是这两条船,还有这种船,都是我们独家生产的,独一无二的技术,奥帆委一个朋友回来说,老王你们的小船,被国际帆协认为水平确实不错,技术确实不错。”

  王志敏说自己家的这个船厂是规模小、档次高,就是凭借这个小小帆船厂,他们承办了第二届亚洲OP级帆船锦标赛和第39届世界OP级帆船锦标赛,也就是这个世界级的帆船锦标赛把王志敏和奥帆赛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王志敏:“1998年11月中旬,我又到北京去汇报工作,正得到了秦皇岛一行向水上中心一个大队的队伍去递交了申请(奥帆赛)报告了,我觉得那个机会对我来说,我必须行动,我不能够沉默,我就给水上中心的领导们讲,我说青岛的硬件非常漂亮。”

  见完水上中心的领导,王志敏马上回到青岛说服了领导参与申奥,接着又回北京盯着事情的进展,然而到1999年6月28日,王志敏看到在国家体委的文件上,奥帆赛的场馆依然定在秦皇岛,那个时候,王志敏说她真的而是慌了,因为到7月15日就是场馆申请的最后截止日。

  王志敏:“在万分紧急的时候,我就找了张书记,张惠来书记,我说张书记坏了,再不往前推一下擦肩而过就去秦皇岛了。”

  1999年7月3日,王志敏给当时的市委书记张惠来写了信,“张书记,我已经60岁了,是一个平民百姓,但争办2008年奥运帆船基地,我付出了巨大努力,但我无求无怨,我全家两代人从事体育工作三十多年,我懂得体育大赛对于一个城市的重要性,市委市府的这次决定将是青岛流芳百世的大事记。”尽管王志敏说当时写信没有什么技巧,但正是这样一封情真意切的信件打动了张惠来。

  王志敏:“1999年的7月13号,我们市政府的红头文到了水上中心。”

  2000年7月29日,青岛终于战胜秦皇岛,正式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的城市,王志敏说这是她一生中最骄傲的日子。

  王志敏:“对青岛能够把奥帆赛争来青岛,我付出了非同一般的代价,不仅是带回了信息,我几个月上下左右的艰苦劳动,和惨重的经济代价,但是值得,特别在今天,奥帆赛又将胜利开幕的时候,我觉得很自慰,开幕的这一天我想,我会笑对苍天,我很自豪。”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