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民航大学校长吴桐水专访:奥运机场生意经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4日 15:42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冯青 中国民航大学校长吴桐水专访:奥运机场生意经 2007年8月,北京奥运倒计时一周年之际。民航总局宣布,未来一年将重点落实《中国民航2008年北京奥运会行动计划》。全国17个为奥运提供运输服务的主备降机场正在进行扩建和改造。 就北京奥运对民航运输,以及机场扩建如何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有关问题,本报专访了中国民航大学吴桐水校长。 机场升级 软硬兼施 《21世纪》:奥运对国家经济拉动及未来航空运输将产生哪些影响? 吴桐水:1964年东京第18届奥运会和1988年汉城第24届奥运会,都使两个国家出现了经济的持续繁荣,史称 “东京奥林匹克景气”和汉城“奥林匹克生产效应”。中国举办奥运会时的经济发展阶段类似韩国与日本。预计北京2008奥运会每年拉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左右。这种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是长期的,机场作为基础设施性行业,经济腾飞带来运量增长是显而易见的。 《21世纪》:如何看待后奥运时代对中国经济和机场建设的拉动效应?软实力与硬实力哪个更重要? 吴桐水:奥运经济是指由于奥运的召开对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影响,这种影响兼具短期与长期、显性与隐性特征。 奥运召开期间激增的人流物流,会使机场提升整体业务流程管控能力。突增的人流和物流,给机场安全、服务及各项经营流程链的衔接等方面提出国际标准要求,如何进行危机管理、为旅客提供无缝隙服务,这些都是机场管理者从现实演练中学到的最宝贵的东西。 奥运机场扩建,不光是机场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是以基础设施完善为载体的服务质量与国际接轨的成果。也许候机楼内小小的一个设施,就是机场向人性服务转变的关键。 和奥运期间带来的巨额收益的短期性相对比,这种能力的具备,对机场来讲更具长期性。奥运给中国机场、中国民航运输业带来先进管理理念和经营方法的“扩建”。 融资多元化 《21世纪》:2006年民航总局公布的《中国民航2008年北京奥运会行动计划》中,计划指定了17个以迎接奥运为目的的扩建机场,您认为奥运机场扩建应遵循怎样的原则?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兼顾? 吴桐水:我认为机场扩建的原则是东西兼顾,重视机场公益性职能。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曾在“全国小型机场管理座谈会”上说,建设机场既要算“经济效益账”,更要算“社会效益账”,尤其是小型机场,其首要任务是服务好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是为了赚钱。这部分扩建和新建的机场会出现亏损,但它们给该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效益远大于其所带来的经济损益。 我国机场分布密度较低,每10万平方公里仅有1.4个机场,而日本每10万平方公里有23.3个。而由于地域发展的不平衡,我国机场区域分布很不均衡,在机场最集中的华东地区,每10万平方公里有4.8个,而新疆和西北地区分别只有0.6和0.8个,西部地区地貌复杂、交通不便,且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机场亏损率很高。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些地方机场亏损,就忽视这部分地区及居民对航空运输的需求,这不单是机场自身经济效益问题。 《21世纪》:目前机场建设资金来源有哪些? 吴桐水:在机场建设资金方面,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投资政策,在机场建设资金安排上更加注重科学、公平、有效和透明。 目前机场建设资金来源主要还是来自地方财政、民航专项基金和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家大力支持外资入注我国企业。近年来机场大力提高非航空性收入,机场整体呈多元化发展趋势,机场已变成一个集商业、旅游、休闲为一体的“企业”,未来的方向,将逐步走向自主发展、自主建设的标准化企业模式。 另一方面,机场不断开发自身差异化资源,吸引外部私人投资。机场属地化后,各机场充分开发自身特殊资源,转变经营模式,在非航业务开发方面成绩斐然,这一切都给吸引外资注入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2002年,国家发布外商投资民航业的规定,提出外商投资中国的航空公司持股比例可以达到49%,这些政策大大激发了外商的投资积极性。国家在融资方面也引进国外先进模式,尤其是BOT融资模式近几年在机场建设项目筹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自1982年科威特政府向中国提供优惠贷款用于建设厦门国际机场以来,民航已先后利用了科威特、日本、法国、英国的政府贷款以及美国和日本的出口信贷,用于机场和空中交通管制设施的建设。 《21世纪》:从长远来看,国内机场扩建仅仅是服务北京奥运航空运输还是为了中国民航业的发展需要? 吴桐水:任何一个国家的交通运输业发展,都和国家自身经济发展状况紧密挂钩。1991年以来的回归系数表明,民航运输对国民经济增长弹性在1.6左右。 而中国机场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却相对滞后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民航总局预计“十一五”期间,中国内地航空运输总体发展速度为14%左右,2010年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将达到500亿吨公里。2011—2020年间,预计中国内地航空运输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1%左右,到2020年,运输总周转量将达到1500亿吨公里以上,运输机场将达到220个左右。 2004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统计,全国趋近饱和机场达到18个,不只是涉及奥运的首都机场、上海机场,现在国内穗、深、成、昆等吞吐量在国内机场位居前列机场基本都已经达到了设计能力在超饱和运行。而且很多机场存在基础设施陈旧,设备配备不全。例如首都机场一号楼和二号楼的设计容量是三千五百万,2005年首都机场已经达到了四千一百万,已经超饱和。即便不是为了满足奥运需求,中国机场也迫切需要扩建和新建。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