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杨扬:“‘危机感’让我学会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2日 03:45 第一财经日报

  何叶 陈琳 陈莉

  “在还是运动员的时候,我就有很强的危机感。我知道自己不是很有天分的运动员,每天训练结束后都要思考自己今天的得失在哪里,发现问题之后就去想该怎么改正或者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后来在求学中、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时,我都会用‘危机感’的思考方式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危机感’让我学会思考。”

  优雅的坐姿,自信的谈吐,化着今年最流行的粉红妆,高挺的鼻梁很容易吸引到惊艳的目光,如今的杨扬更像一个时尚明星。不过这位在2002年为中国赢得首枚冬奥会金牌的美女,内心却和凡人一样,也有过从挣扎到豁然的过程。

  杨扬在她的运动生涯中,一共获得了大大小小57个冠军,其中包括两个奥运会冠军头衔。急流勇退之后,杨扬迈入了

清华大学的校门,开始了深造之路,也正是这段校园学子的愉快生活,让杨扬重新找回生命的激情。如今的杨扬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社会活动家,参加奥运会筹备工作、创办希望小学、为品牌代言,不过,她始终抱有一种进取人士的“危机感”,她说:“‘危机感’让我学会思考。”

  《第一财经日报》:你最近都在忙些什么呢?

  杨扬:近来我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好运北京”迎奥运赛事的宣传工作上了。在奥运会志愿者部,有大量的学生等志愿者参加工作,他们需要接受相关培训。我被聘为专家,从培训、宣传、激励三个方面参与到这些工作中。在培训方面,我们主要是要进入大学,在大学生上岗之前,让他们了解一些关于奥运会的基本知识。同时,我还和其他运动员组成了志愿奥运冠军激励团,很多学生并不是非常了解奥运会,但奥运会冠军组成志愿奥运冠军激励团有一种名人效应,可以激发起学生更多的热情。

  《第一财经日报》:作为为中国赢得首枚冬奥会金牌的“老将”,你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着什么样的期待?

  杨扬:我比较幸运,在自己从运动专项退下来之后,就遇上北京奥运会。不论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北京奥运会对我来说都是一次机会,所以我一定做一点事情。作为奥组委的一分子,我希望2008年奥运会是非常成功的奥运会。在奥运会期间,能够让全世界的人感受到中国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豪情,中华的古老文化,现代化的气息。至于奖牌,数量反倒不是那么重要,尽力就好。

  《第一财经日报》:你还记得2002年摘得冬奥会金牌时的场景和心情吗?

  杨扬:在我第一个冲过终点成为冠军的时刻,还没有完全从之前的状态中恢复过来,直到站在领奖台上才感觉这一切都是真实的。我现在只记得,当时的场面相当乱,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很激动,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而我的队友和教练,走过来“咣”给我一拳。这一刻,我像醒过来一样,这种感觉压抑了很久之后突然爆发。我们之前经历了太多的挫折,中国短道队好几次都与奥运金牌擦肩而过,大家憋了一股劲儿,一定要夺得金牌。那次比赛我就是奔着金牌去的,当然,这也在无形之中给自己带来了压力。

  《第一财经日报》:作为一个运动员,在给自己压力的同时还能够夺得金牌,心理素质很关键。你在进行运动技巧训练的时候,是怎么锻炼自己心理素质的?

  杨扬:我们平时训练都包含了心理课程。同时,我自己滑冰这么多年,获得很多成绩的背后,实际上也经历了很多失败。尤其是在1998年的冬奥会上,我们短道队参加了6个项目,获得了5枚银牌1枚铜牌。其实,在实力上,我们已经具备了夺冠的水准。但是我在参赛的两个项目上犯规,让自己和金牌失之交臂。这些失败都是宝贵的经历,有了这些经历,你就会懂得怎么样去面对困难,我自己在之后面对大赛就相对从容一些,能够以一种更加平常的心态去看待得失,或者说更淡然地处理一些事情。

  《第一财经日报》:运动员的生活除了各种素质训练,你平时都有哪些爱好?

  杨扬:我们那一代的短道队有很好的氛围,队员都是很爱学习的,我们平时也会上一些很有趣味的课,比如《孙子兵法》,因为我们的项目是很讲究谋略、策略和战术的。在当运动员不久后,我就一直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呢,在训练累了躺在床上不想动的时候,就看书,我希望能够抓紧时间学习知识,充实自己。

  《第一财经日报》:当时选择去清华深造,你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杨扬:我不想躺在自己的成绩上过完下半辈子,希望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除了专项训练,也一直不停地补充自己的文化知识。上学是自己多年的愿望,但运动员要两者兼顾是不可能的,所以2002年退役以后就走进校园。不过,刚开始读书并不顺利,一切都很陌生,荒废很多年的学业,重新拾起来的时候有些茫然不知所措。虽然每次上课都很认真,但是要记笔记的时候就无从下手,不知道该记什么。所以当时我很焦虑,下课借同学的笔记翻看,然后不停地调整自己,在调整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有一种其他同学没有的优势,就是自己的理解能力要强很多。老师讲各个国家公共财政的时候,提到相关的财政体制,而日本、美国、英国等都去过,就很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所以学起来就很容易。另外,我平时也很喜欢和同学交流,相处也很融洽。

  《第一财经日报》:你除了自己不停地学习,还在家乡创办了希望小学,是吗?

  杨扬:在黑龙江家乡创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小学,是中国运动员教育基金发起的活动之一。我作为中国运动员希望小学活动的推动者,一直希望参加一些教育的工作。能够在自己的家乡建立一所希望小学,应该说自己很幸运。同时,在参加希望工程的时候,我也得到了很深的感触,要筹到一笔钱帮助那些孩子并不是像我原先想象得那么困难,更重要的是,我和那些孩子有了直接的接触,让那些小孩子知道我是从那里走出来的,这就给了他们一种激励,一种希望,让他们知道自己也可以从那里走到世界上去。本来我以为希望工程只是单纯做件好事,这种激励作用让我意想不到。

  《第一财经日报》:那么丰富的经历,给你带来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杨扬:在还是运动员的时候,我就有很强的危机感。我知道自己不是很有天分的运动员,教练最早就评价我说“长不长、短不短”,爆发力不够、耐力也不足,这些“危机感”让我在训练中很注重取长补短,每天结束后都要思考自己今天的得失在哪里,发现问题之后就去想该怎么改正或者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后来在求学中、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时,我都会用“危机感”的思考方式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危机感”让我学会思考。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