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民族食品如何抓住奥运商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7日 02:52 第一财经日报

  陈汉辞

  采访结束,李士靖匆匆告别,因为他还要见一位厨艺精深的师傅。

  这位82岁高龄的老人正在为另外一件事操劳着。

  2008年奥运会,针对运动员的不同口味,北京奥运会时奥运村内将采取以西餐为主、中餐为辅的供餐方式。

  “由于大部分运动员来自欧美地区,因此奥运村的餐饮服务将以西餐为主,但同时也希望体现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让他们享受到中国的美食。西餐占到70%,中餐占到30%。”李士靖告诉记者。

  眼下,他就在为这30%奔波。

  李士靖曾任北京市食品协会会长,也是中国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饮食文化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科学的价值体系,奥运食品工程中如何突出中国特色?中国的食品行业怎样抓住奥运商机?这些正是老人和专家组的一些委员们在不遗余力地推进的。

  在历届奥运会中,“民族食品”借奥运之机走向世界的品牌不是没有。日本政府借奥运会在东京召开之际,精心策划和组织,将日本当地的寿司食品介绍给世界。日本寿司在奥运饮食领域上的展示虽然没有打开销路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知名产品,但给日本食品行业带来了强大的后劲,到目前已经有144个国家接受了寿司食品。

  尽管汉城奥运会也以西餐为主,但也坚持展示了韩国的米饭和泡菜。在这届奥运会的作用下,韩国泡菜走向世界。10年之后,韩国泡菜出口产值达40亿美元。

  

慕尼黑奥运会期间,人们对德国饮食有了多方位的了解。对于旅游者来说,有幸品尝了“骑士餐”之类的德国历史风味菜,食客吃骑士餐,体验的是仿古氛围。

  “北京奥运会不仅要体现‘吃在中国’、‘吃在北京’的中华餐饮文化博大精深的特色,还要体现新时代东方和西方食品餐饮经济技术和文化的交流,争取在这届奥运会的运动员膳食方面,创造出奥运史上多个纪录。” 李士靖曾表示。

  根据往届奥运会的经验,北京奥组委在此基础上,将与餐饮供应商共同制订奥运菜单。菜单设计出来之后,将会成立专门的专家组对其进行评审,进行试餐,由专家分析菜单的构成,对色香味进行评判。在进行层层评估把关之后,这份菜单将被提交给国际奥委会以获得批准。

  目前奥运食谱正在反复斟酌过程中,1000个中餐的推荐菜式已被推荐到奥组委。

  北京的“老字号”食品企业有80多家,如何将北京乃至全国的“老字号”食品、各地的风味菜肴合理搭配进入奥运村?有专家建议,进奥运村的中国饮食主打“菜系”或小吃。李士靖建议,还是以单个产品进奥运村效果比较好。

  李士靖透露,北京其中一个老字号进奥运村的意见已基本成熟。另外一个中国传统食品如何进入奥运村,他也在努力运作之中。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