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就业 > 正文
 

麦肯锡报告称10%的大学生符合跨国公司要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8日 16:36 扬子晚报

  大学生纷纷感叹“就业难”,而麦肯锡的一份《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却称,“只有10%的大学生符合跨国公司的人才要求!”过剩与稀缺的悖论凸显中国大学生为就业准备不足。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吴海表示,这个数字来源于对83位跨国公司招聘本土大学毕业生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士访谈的结果。

  吴海披露,根据麦肯锡的调查,未来3年,大中型跨国公司在中国大约需要人才70万~
80万人,如果算上所有外资企业和优秀的中国公司,大约需要200万~300万人;而未来3年,中国大约有1100万~1200万名大学生毕业。

  什么才是跨国公司的人才标准?根据麦肯锡的上述报告,跨国公司“10%的人才标准”主要包括必备技能、实践经验和英语水平。该报告显示,跨国公司发现大学毕业生当中极少有人具备从事服务业的必备技能,“10%的中国求职者适合在外国企业中担当我们所研究的9种职位:工程师、财务人员、会计、定量分析员、通用类人才、生命科学研究人员、医生、护士和辅助人员”。以工程师为例,中国拥有160万名年轻的专业人士,然而,被访的人力资源主管都认为,此类职位的求职者存在的主要缺点是教育体系偏重理论,和欧洲或北美的工程类大学毕业生相比,中国学生缺乏参与项目或团队协作的实际经验。另外,英语差是跨国公司拒绝录用中国求职者的主要原因。

  “我想招一名行政助理,但面试了50个人都没有合适的。”德国诺达卫星通信公司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叶朋对“招人难”深有感触。

  吴海表示,麦肯锡选择大学生,主要看“你能否很好地融入这个团队”和“是否有能力把相关行业的知识学会”,“很多职位和大学里学的知识并没有联系”。他说,课外时间做什么可能是判断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在课外活动中,可以看出他们的爱好与追求,做与不做是一回事,做好与做坏又是一回事”。

  曾在多家跨国公司担任重要职务的张晓军透露,想进入跨国公司的大学生,一定要有自己的职业规划。 上青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