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夏杨 实习生 周婕 廖杰华
有学生愁“底气不足”“时间匆忙”,专家建议积极面对
在中大攻读“两年制硕士”的小文最近有点焦躁,直到现在她还没找到理想工作。不只是小文有这样的尴尬,2003年中大的部分专业在广东率先推行硕士研究生两年学制,今年
首次出现了“大硕”(三年制)、“小硕”(两年制)一齐毕业的情况。小文上周告诉记者,她们班60个人还有将近一半工作未落实,不得不办了暂缓就业手续。
两届硕士生毕业“撞车”,加剧了就业压力。但专家称,变革是大势所趋,学生应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小硕”找工尴尬
与三年制的“大硕”相比,“小硕”压力颇大。中大政治学专业03级“小硕”阿珊相比小文幸运些,工作已经定了,但提起这两年生活也是满肚苦涩。她说,虽然学制改了,课程和论文要求并没降低。他们头一年几乎都在上课,忙得不可开交。“最忙时我三天才睡了不到10个小时。”到了第二年,要准备写毕业论文,最后一学期才抽出时间找工作,而“大硕”找工作则有近一年时间。
更让“小硕”尴尬的是,一些用人单位知道硕士学制有大小之分,更倾向选择“大硕”。中大法学系的小黄找到工作后告诉记者,这种情况她的许多同学都碰到过。
两年“难入状态”
据悉,随着广东高校研究生学制相继改革,近几年还将有“小硕”与“大硕”一齐竞争就业。暨大新闻与传播学院04级研究生小刘向记者诉苦,两年完成学业不但压力大,而且总觉得自己专业底气不足。由于课余时间少,很难静下心来多读专业书,参加实习的时间也少。“小硕”仅比本科生多两年,科研能力并不比本科生强多少。“我们将来在就业竞争中,岂不成了‘六年制本科’?我们的优势在哪里?”
据悉,硕士中还有一些是跨专业考来的,对他们来说,两年更显得匆匆。暨大研究生小刘的班里,60人就有一半是这样的,“我一年级感觉自己还没进入状态,想到下一年马上就要写论文找工作,心里很没底。”
导师也有“困惑”
“小硕”的导师们也有压力。华南理工大学一位老师向记者抱怨:现在硕士生的论文水平整体上下降了不少,“老师们私下讨论学生论文时都很无奈,我们也了解学生的难处,时间紧,压力大,也无心写论文!”
不满归不满,但论文还是得给通过,“大不了让学生多改几遍!”这位老师坦言,他们系的论文通过率还是达到99%。不过,也有学生没那么“幸运”,中大政务学院阿珊就有四位“小硕”同学论文未过,被延迟到12月答辩,学位证书未能如期领到,有学生已考取的公务员也因此泡汤。
中大岭南学院一位教授既带“大硕”也带“小硕”,他明言,“小硕”科研能力明显比“大硕”低一些。“好在,两年制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重点不在科研能力。”
变革大势所趋
尽管争议众多,但记者了解到,在一些专业内推行两年硕士学制、与国际接轨,已成为许多学者的共识。最近几年,“小硕”与“大硕”并存竞争、就业压力严峻的情况还将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小硕”应如何面对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中大岭南学院院长王珺教授认为,“小硕”学习时间缩短,学生进校后就应该有个目标,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的优势。如果打算将来做学问,就要学好专业,进而攻读博士学位;如果要工作,就抓紧时间提高自身素质和各方面技能,争取在毕业时知识全面、技能突出、动手能力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