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闵捷
“青年劳动力的总量过剩将是长期难题,建议各级党政领导应把降低失业率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全国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讨会日前在成都召开,这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郗杰英在主旨报告中的呼吁,引起广泛关注。
郗杰英说,未来20年到30年内,青年劳动力还将持续、大量地涌入就业市场,保持总量过剩的态势,并且我国青年劳动力的技能、观念、地域分布等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不适应,存在突出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因此他代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提出了上述建议,希望国家形成“就业优先”的政策导向。
这份报告还建议要提高就业弹性,增加就业容量,特别要着重发展第三产业,注重扶持中小企业,以缓解劳动力总量过剩的压力;要鼓励创业,大力开展创业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要面向市场,针对市场的需要培养人才,形成劳动力培养和流动的市场取向。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长期为我国青少年工作的决策提供依据和数据,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杨岳是该研究会的会长,他的发言和郗杰英的报告形成了呼应。他指出,青年结构性就业困难和周期性失业是并存的状况,短时期内难以改变,促进青年就业,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国家级行动、政策和措施。
杨岳列举了两个突出的问题,来说明青年就业形势的严峻。一是大学生就业难,近年扩大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2004年大学毕业生待业人数达69万人,预计今年将增加到79万人;二是农村存在大量富余青年劳动力,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我国要实现约1亿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其主体是青年。
来自全国的130多位研究人员参加了研讨。本次会议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团四川省委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