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道救援中的商业机构和志愿者角色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8日 13:18  《商务周刊》杂志

  ——与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社会创新中心人道主义研究组

  项目经理罗兰多·托马斯尼对话

  □记者 段德峰

  ● 人道主义救援中的物流与商业部门的物流有非常巨大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灾害救援中需求与供应的巨大不确定性,志愿者的匮乏并难以控制,以及合作伙伴的多元化

  ● 救援是人道主义机构开展的人道主义工作,没有公司需要“假装”去做这方面工作,商业机构的所有贡献应当是支持救援机构执行他们的指令,而不是代替救援机构

  ● 未经训练的志愿者给救援机构和救援行动带来的副作用,往往大于他们可以带来的贡献。事实上,许多志愿者可能会发现,在某些时候,真正需要他们去做的事是回到办公室,而不是在灾害现场

  编者按:所有中国人都无法忘却一年前的汶川大地震,地震之后汹涌澎湃而来的,更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全民实时关注、切身参与的大规模人道主义救援,其中的成就与遗憾,我们至今在目。全球著名的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两位学者卢克·凡·沃森霍夫和罗兰多·托马斯尼最近出版了新书《人道救援物流》,从管理学角度分析了救援效率和社会参与问题,全面总结了NGO与商业机构在灾害救援物上合作的必要,困难与可能性。正如沃森霍夫教授所说,我们最终需要从每一次灾害中学习经验与教训从而为下一次灾害做更好的准备。因此,《商务周刊》特别约请了海仓慈善基金会总干事段德峰,基于中国人道主义救援实践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对该书第一作者的罗兰多·托马斯尼进行采访。段德峰曾任香港乐施会中国部新闻发言人,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担任乐施会四川震区统筹,现场指挥和执行乐施会的震区救援和物资发放、信息协调等工作。

  去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们一起见证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救灾行动,民间组织在整个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对于众多的民间组织而言,他们的物流与后勤运作还显得缺乏章法,效率偏低。

  一直以来,中国绝大多数救援组织都是自己兼顾后勤运作。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救援组织自己运作整个物流系统可能并非一个有效率的选择。面对重大灾难时,救援组织无论在人力还是资源方面,实在难以兼顾后勤运作,因此如何与商业机构展开协作,成为一个救援组织必须认真面对和思考的议题。如果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NGO能与商业机构一起合作进行灾害管理工作,将会为双方以及社会带来更多裨益。

  “私营部门(商业机构)可以帮助人道主义机构(NGO)提升在灾区获得人力资源、物质、资金以及信息方面的专业能力;反过来,商业公司也通过这些负责任的行动寻找到给社会带来正面影响的机会。”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的卢克·凡·沃森霍夫教授(Luk Van Wassenhove)和社会创新中心人道主义研究组项目经理罗兰多·托马斯尼(Rolando Tomasini)在他们的新书《人道救援物流》(Humanitarian Logistics)中说,成功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交换最佳实践和知识,能有效的帮助双方提升在自己领域里的竞争优势。

  直至最近,救援机构大都低估了物流在救援行动中的作用。由于缺乏资金,救援机构在面对危机时总是显得有些准备不足,不过,这种情况似乎在发生改变,原因之一是灾害发生的频率、复杂程度和严重程度在增加,比如2004年的东南亚海啸、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等等。

  另一个原因是灾害的“可视性”增加了。现在媒体对灾害进行现场报道,并迅速传递给全世界观众。这种及时报道提供了各方面对灾难迅速救援和有效响应的预期,也要求救援机构能够与包括私营部门在内的各个相关方进行有效合作。

  在《人道救援物流》中,两位工商管理学者厘清了在哪些领域,救援机构可以与私营部门展开合作,以提升他们响应灾害的能力。作者进行了长达7年的研究,并与联合国相关机构、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组织等救援组织及许多公司做了交流。作者认为,人道救援组织与私人部门合作,通过交流最佳实践经验和知识而缔造成功的伙伴关系,除了推进人道主义事业,也有助于增强双方的竞争优势。尤其是私营部门也开始意识到它们可以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为社会做出贡献。比如,不少公司一直都会支持人道主义行动,但大多仅仅局限在自己国家范围内,当他们的业务逐步开展到全球各地,他们开始意识到支持这些新地区的人道主义行动应当是公司CSR(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一个部分。

  “公司也意识到,他们除了捐钱之外可以做得更多,他们可以提供专家、专业技术以及其他资源,帮助救援机构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在这方面,私营部门做得较为到位,商业机构善于协调供应链中众多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开发适用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平台。此外,私营部门强烈的商业思维也有助参与者更紧密合作。”卢克·凡·沃森霍夫教授说,“公司通过帮助救援机构发展更佳的信息和传播平台,从而帮助救援机构更好的与无数的相关者进行有效沟通。”

  但是,商业机构与救援机构展开合作时,会发现他们也面临与商业运营非常不同的挑战,比如,在灾区工作需要承受更重的体力和感情上的压力。必须面对的问题还有:合格工作人员不足、糟糕甚至危险的基础设施,政治方面的阻力,以及类似当下金融危机造成的越来越少的资金来源等。当然,多年的压力条件下的工作经验,已经让救援机构变得极为灵活和具备极强适应力,他们会把这些极端条件下的经验传递给私营部门合作伙伴。

  通过在紧急救援中的合作,NGO组织和公司彼此可以互相学习,也通过互相交流最佳的实践活动提升各自的竞争力。由于各自不同的文化差异,这或许并不总是像说起来这么容易,不过,对双方而言,没有更好的选择。

  过去的几十年来,灾害的频率和规模已经显著的扩大,救援也发生了变化,很重要的两点就是提高在供应链管理能力方面的不足,和与过去不太信任的商业机构展开合作。同样地,商业机构也逐步意识到与救援机构的合作将给他们带来新的知识以及当前急需的“商誉”。这样的合作关系也必将有助于减轻全球无数灾民的痛苦。

  问:您是如何看待灾害管理中的物流功能的?

  罗兰多·托马斯尼:灾害救援的物流占据了灾害管理过程中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的最大部分。我们可以设计和统筹物流工作,从而提升灾害管理的效率和表现。这也正是《人道主义救援》这本书最基础的核心。

  人道主义救援中的物流与商业部门的物流有非常巨大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灾害救援中需求与供应的巨大不确定性,志愿者的匮乏并难以控制,以及合作伙伴的多元化。不过,许多商业领域的优秀实践在一系列标准指引下可以转化过来,帮助提升灾害救援中的供应链管理。反之亦然,商业机构也可以从救援机构的行动中学到有用的经验。

  问:总的来说,在灾害发生期间,政府通常拥有比NGO更多的信息,NGO以及救援机构如何与政府开展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呢?

  罗兰多·托马斯尼:信息在各个不同参与者之间传播的速度通常会超出比我们能够控制的程度。事实上,这是灾害救援期间各方必须保持合作和互相帮助的一个关键点。许多大灾中的例子(比如联合国联合物流中心)已经证明,定期集中和分享信息对于消除供应链瓶颈和优化物流都有好处,不管谁掌握了信息,最重要的问题都在于如何将之分享并用于其他各方的明智的决策中去。

  问:救援物资不少来自于公众捐助或者政府财政支持,因此透明度成为物资发放和配送过程中的核心议题。那么如何才能确保灾害救援过程中的透明度?

  罗兰多·托马斯尼:这个问题将我们带到恰当的信息管理这个话题。糟糕的信息管理会导致透明度的缺乏,尤其会使得运作过程变得非常模糊。由于有非常多的参与方会提供物资,而这些不同的参与者之间又相对缺少协作,通常也没有一个有能力的居中统筹者去掌控这些物资的运输,这一切使得救援过程中要保持物资供应链的透明非常复杂。事实上,对这些物资的估价和评估在仓库和海关已经完成,因此,有关透明度的最大挑战就在于救援物资的最后的分配阶段。

  问: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商业机构开始出于各种考虑加入到灾害救援工作中。对这些商业机构来说,要想做好救援工作并非易事,一些行动者一开始就发现,灾害管理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工作,他们希望与NGO展开合作,而NGO在很多时候也的确需要商业机构的经验和资金支持。在您看来,救援机构应当如何与私营部门展开有效的合作?

  罗兰多·托马斯尼:成功的关键在于理解和认识到一个公司能帮上什么忙?能在什么时候帮上忙?以及这种帮忙能够持续多长时间?这些问题是在灾害发生和救援行动展开之前就需要救援机构和公司双方都来认真思考的。第二个重要的问题是,理解商业机构在灾害救援中的需求。救援是人道主义机构开展的人道主义工作,没有公司需要“假装”去做这方面工作,商业机构的所有贡献应当是支持救援机构执行他们的指令,而不是代替救援机构。避免混淆的最好办法是预先就明确公司如何以及是否参与并传播他们的行动。

  问:我们发现当灾害发生之后,许多志愿者第一次时间来到灾害现场,但事实上他们无论是能力还是目标都非常不清晰,他们中的不少人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也不了解灾区需要他们做什么,整个的行动具有非常大的盲目性。在您看来,救援机构应当如何管理灾害救援项目中的志愿者,以便让他们更好的发挥作用?

  罗兰多·托马斯尼:志愿者是非常重要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志愿者。救援机构希望得到所有可以获得的支持,但这些救援机构只有很少的时间去训练那些希望成为志愿者的人。而未经训练的志愿者给救援机构和救援行动带来的副作用,往往大于他们可以带来的贡献。出于这个考虑,受过良好训练并且符合救援机构要求的志愿者就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许多志愿者可能会发现,在某些时候,真正需要他们去做的事是回到办公室,而不是在灾害现场。

  问:如何理解《人道救援物流》一书中提到的“减灾-备灾-响应-重建”这一灾害管理循环?

  罗兰多·托马斯尼:灾害管理循环是一个简洁的表述,它提醒我们需要持续的关注灾害是如何影响我们。灾害管理的整个过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这个循环提醒我们需要持续的关注,并为下一次将发生的灾害做准备。我们需要为响应灾害做好准备,已经发生的灾害也需要一系列的工作去让它恢复到过去的常态,我们最终也需要从每一次灾害中学习经验与教训从而为下一次灾害做更好的准备。同时,在灾害管理循环中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参与者。

  问:在中国还几乎没有哪个商学院开设专门的灾害管理方面的教育课程。事实上,我相信这方面教育将会对整个领域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知道INSEAD在这方面走在了全世界的前列,请您介绍一些这方面的情况。

  罗兰多·托马斯尼:INSEAD目前有一个高级教育项目是专门针对救援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那些有兴趣参与和支持救援机构的人士。这个项目融合了我们在其他高质量的教育项目和我们在救援组织研究方面的经验,这是一个一周时间的强化课程,这个项目主要通过案例、演讲、讨论等形式,来研讨管理原则、方法以及这些方法在实际救援工作中的应用。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