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读书其实也是战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7日 16:23  《销售与市场》

  总裁读书,企业进步的加油站

  2009年1月22日,三鹿问题奶粉系列刑事案件中的两名被告人张玉军和张彦章分别被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在此之前,2008年12月20日,安徽某置业有限公司曝出高管命案,董事长曹春风私设公堂,将该置业公司总监殴打致死;2008年10月16日,广东中谷糖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庞贵雄跳楼弃世;2008年3月13日,陕西华乾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段民乾自杀身亡⋯⋯中国企业家们,究竟怎么了?!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然则,跨越式的发展使得我国的企业家在发展和责任的天平上严重失衡。究其原因,从整体而言,中国的企业家群体因远未成为“思想的巨人”而沦为“行动的矮子”,因缺乏最起码的自觉意识而恣意妄为,或因内心的脆弱而走向极端。令人警醒的是,改革开放30年来,企业的竞争与市场的进一步繁荣似乎总是以秩序的进一步沦丧为代价的,企业家都是一个道德秩序混乱年代的受害者,同时,又是这种混乱的制造者。我们更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企业家群体是一个尚未成熟的“亚群体”,这种不成熟,与其企业的规模或财富的积累无关、与其经营模式的先进与否无关,而与企业家的思想灵魂是否能伫立在一定的高度密不可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中国企业家的成长远未到尘埃落定的时刻,他们要真正成为这个社会和时代的主流力量,还必须完成一项比财富积累更为关键的必修课——企业家的思想进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中国企业家们,“多读书,读好书”吧,当“中国企业家读书元年”到来,当中国企业家得以“明明德”,中国企业家成为社会和时代的主流力量也必将为时不远。

  文/李玉萍

  金融危机给中国各行各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大多数人都坚信危机会过去,危机是机会——让模式改变、产业升级、管理升级……愿望是美好的,那谁来实现这美好的愿望,是我们现有的这些企业家群体吗?他们可以成为这个时代的领袖,成为企业的领袖吗?

  《礼记·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虽然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但笔者认为,这句话应对现实的金融危机同样具有其教导意义:第一,危机让我们重新认识自我,审视自我,了解自己的优劣势和机会、威胁;第二,危机让我们认识世界,从更广阔的空间范围内(纵向和横向)知道自己在所处的位置;第三,危机让我们认识未来,知道我们未来走向哪里?该如何去?怎样去?

  读书,改善“心智模式”

  彼得·圣吉所著《第五项修炼》中的第二项修炼就是“改善心智模式”。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企业家在特殊的历史和市场背景下,抓住了发展机遇,形成每个企业独特的“心智模式”。这一“心智模式”决定了企业独特的管理思维,决定了企业战略发展、企业管理以及文化模式。郎咸平曾写到:分析中国现在很多中国企业喜欢做大做强,而且手法投机取巧,喜欢小概率事件。他们大多有世界500强的病态心理,做到一定阶段后就想做世界500强……这段文字生动地描述改革开放后中国许多成长企业独特的“心智模式”。然而,“成也心智模式,败也心智模式”。很多企业家在财富剧增的同时,却是道德缺失及精神的匮乏——崇尚“读书无用”,放纵欲望,丧失责任。此外,日新月异的知识变化、激烈的外部竞争环境,企业的自身发展以及员工知识水平提高,多数企业家自身的知识结构、思维境界已经“力不从心”,甚至无法逻辑性解读某些现象,障碍了知识和技能在企业内部无法转化为生产力。概括总结,这一切源于“心智模式困兽”。

  对于企业家和经营者而言,个人魅力形成源自经年的修炼:一定的知识结构,对所处行业的深刻理解;人格魅力所散发的清香,被员工从心尊重,成为下属仿效的榜样;系统和具有逻辑性的看法和思想,并且在某些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这些是建立领导者权威,塑造企业领袖的基本要素。

  心智模式是由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两部分构成的。正如培根所说:“知识能够塑造人的性格。”读书不但丰富企业家的知识体系,而且可以修身。汪潮涌(信中利投资公司董事长)说,企业家是这个社会的公众人物,他们的行为方式有很大的示范效应。在这个标榜财富英雄的时代,他们对书籍的热爱说明,财富英雄并不是只有物质财富。宁高宁也认为,读书实际上是自己生命的延伸——“你可以去过别人的生活,你的生命会更饱满一些。”日本资生堂创始人福原家族的福原义春,其读书范围从社会上的畅销书到原版的法国最新哲学、美学,再到美国最新思潮方面的著作等,多有涉及。东芝全球总裁西田厚聪也是特别能读书的人。不论多晚到家,西田总裁都会埋头读上几个小时的书,而且是几本书,几个方面的书同时读。出差中国的时候,西田夫人、秘书等要为他准备一大包的书,不论去哪里,旅途成了读书的专用时间。

  读书,其实是企业的战略

  “要么学习,要么死亡”。这是国外一本畅销杂志的封面标题。学习是从读书开始的。企业管理是对企业内外资源的有效管理,从而使企业赢利的过程。从战略的眼光来看,企业不仅要赢利,还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永续经营,必须有自身的发展战略。我们可以通过图1来理解心智模式、管理思维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企业管理思维来源有三个途径:

  1。经验与反复试验学习。经验是思想的一个主要来源。并且在我们的心智模式中所包含的大多数内容都是反复试验学习的产物。2。模仿。我们很多的态度、信念和理解来自观察,再去接纳别人态度、信念和理解。这除了我们实践中的学习,更多的来自读书。3。创造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能为新思想或包含着新信念和理解的全新心智模式的发展提供原材料。

  可以说,中国不缺乏“管理思维”中第一个来源——经验和反复试验学习,缺乏的是第二点——模仿,其主要来源就是读书。从更高的角度来看,读书其实不仅是企业家个人战略,更关乎企业战略问题。

  战略是让企业获得持久性的竞争优势,因而不读书无法参与竞争。纵观今天的每一场竞争都是新理念竞争和学习速度的竞争。资料显示,在农业经济时代,人类只需要7〜14岁的学习就能胜任日后的工作;在工业经济时代,人类的学习时间延伸为5〜22岁;而在今天,我们已经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只有坚持终身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这表明,历史绵延很久的“一次性学习时代”已告终结,学历教育已被终身教育取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具有世界意义的《学习生存》一书中,提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一次演讲中也说:“终身学习是知识经济的成功之本,假如我们实现了这一目标,它将爆发出无限的良机,并改变每一个年轻人的未来。”因此,不断地读书,不断地学习已经称为全球共识。

  另外,竞争实质上是对资源的创新整合,这需要企业家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眼光。比尔·盖茨在其第一本书《未来之路》中提出:要想掌握商业分配的原则,只有一点——学习。而战胜竞争对手最快最好的方法就是怎样比对方学得更快更好,这个阶段是注重学习的速度,谁学习的速度快,学习适应市场,学习了解社会的需求,学习如何做这个企业,学习如何来验证产品线,学习如何来发展企业,谁就会成为赢家,而完成这一个工作,这个企业才能跳跃发展,才能健康地进入21世纪。这个时代和社会期盼领袖人物的出现,企业发展也期盼领袖人物。企业家读好书,让书籍成为思想的进步与转变的工具。我们期盼危机起始,也是企业家回归道德,担负责任,更新思想,重塑企业领袖的起始。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