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见商学院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3日 01:21 财富时报
-路易斯·斯托里(Louise Story)/文 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那些认识加百利·哈蒙德(Gabriel Hammond)的人,大多数都可能会预言,这个年轻人将很快在华尔街声名鹊起。当哈蒙德还是大学新生时,就在自己的寝室里炒股,在卡特彼勒(Caterpillar)公司上下注1000美元。不久之后,他放弃了童年时想成为律师的梦想,毕业后即加入高盛公司,成为了一名股票分析师。 工作3年后,哈蒙德先生注意到了一些事情。在他的年轻同事当中,很少有人会中断华尔街的工作,转而去商学院学习的,而在过去,去商学院学习一直被认为是通向公司高层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段。 所以,他也决定放弃攻读MBA。2004年,他筹集了500万美元成立了他自己的对冲基金——阿勒日安资本管理公司。目前,这个公司设在纽约和达拉斯的办事处管理着3亿美元的基金,而28岁的哈蒙德享有七位数的分红。 像很多走上这条快车道的年轻人一样,哈蒙德先生认为,读MBA会浪费金钱和时间,而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挣钱。他说:“我绝不会考虑读商学院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变得非常富有,年轻人开始重新设想成功的含义。过去的十年间,资金大量涌入私人股份和对冲基金,产生了像肯尼斯·格里芬(Kenneth Griffin)和埃迪·兰伯特(Eddie Lampert)这样的亿万富翁。38岁的格里芬是斯托特投资集团的总裁,45岁的兰伯特是对冲基金之王,他收购了美国百货公司西尔斯和凯玛特。这些人成了那些想要投机赚钱之人的偶像——特别是那些有数学天赋的追随者,被称为是“数量分析师”的后起之秀。很多聪明的高校毕业生,本来有希望成为顶尖的计算机专家或是医学研究人员,如今却成了商人,他们以美元而不是头衔来衡量他们的社会地位。 许多聪明人并不妄想在高盛或摩根士丹利公司的角落里拥有一间办公室。相反,只要他们能得到丰厚的报酬,他们乐于在康涅狄格州格林尼治,一个名气不大的,只有两间办公室的对冲基金公司工作。各个投资公司——尤其是私人股份和对冲基金公司——之间的竞争正在提高一些大银行的刚入门分析师的薪金水平。在银行里表现卓越的人有着很高的薪水,以至于他们不愿花两年时间去商学院学习,即使是像沃顿商学院或哈佛这样名气很大的学院。 华尔街的新交易者和算账高手们也不同于如沃伦·巴菲特 (Warren E. Buffett)那样著名的长期投资者以及如费利克斯·罗哈廷(Felix G. Rohatyn)一般的投资银行大师。这个新群体对速度的需要和对瞬间财富的需求,使得他们与众不同。 “随着对冲基金的增长,许多很聪明的人年纪轻轻就赚了很多钱。”29岁的阿尔琼娜·拉贾辛汉姆(Arjuna Rajasingham)说。拉贾辛汉姆是伦敦一家对冲基金的分析师和交易员,“我知道,这有点目光短浅,但是你很难离开那些发展势头很好的事情。” 谁还需要MBA? 这种变化并没有逃过一些商学院管理者的注意。今年7月卸任的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院长理查德·斯默兰(Richard Schmalensee)将这种现象归咎于赚钱性质的变化。在许多银行和小型投资公司,那些具有数学和科学背景的交易员现在对公司盈利的贡献要比长期主导华尔街的高级投资银行家来得大,而交易员往往不大愿意去商学院学习。 “我认为在管理者当中,拥有MBA学位的人数不会减少,但是,在世界最富有的人中,拥有MBA的人数会有所下降。” 斯默兰教授说。 总体而言,商学院在学生中并没有失宠。2005年,获得MBA的学生人数有14.26万,大约是1991年的两倍。但是,随着MBA越来越普遍,对那些大学毕业后不久就在金融界有高薪职位的人来说,这个学位不再那么有吸引力了。 近期金融市场的剧变看来不会改变这些抱负极高的年轻人和他们老板的想法。 亚当·佐亚(Adam Zoia)是纽约一家猎头公司——格罗凯普(Glocap)公司的执行董事,他说,对冲基金的经理们不可能因为今年利润的下降而惩罚他们的年轻职员。基金收取的管理费通常是2%——无论回报率如何都要收取,这足够支付年轻职员数目庞大的薪水。 “大多数经理人说,‘如果我不能支付像样的奖金,那么我将失去员工。’”佐亚先生说,“如果他们不留住优秀人才,那将是目光短浅的。” 佐亚先生说,在管理10亿到30亿美元的基金公司中,只有几年金融行业从业经验的人今年的收入达33.7万美元,而那些有5至9年经验的人平均收入达83万美元,比去年上升了6%。这些估计包括分析师和研究员的收入,但不包括投资组合者的收入,因为他们有时分享利润,要赚得多得多。 很多想要成为或已经成为成功交易人的年轻人(大部分是男性)在接受采访时说,除了较高的薪水,他们还喜欢这份工作的挑战性。 但他们说话时就像是一只金钱时钟在嘀嗒作响:许多人说,他们想要尽快赚取尽可能多的钱,这样随后他们就可以过上有气派的生活,同时做一些不太赚钱的事情,如筹办慈善团体,为政府工作,与家人团聚,或发明新技术。当然,有些人打算在金融行业度过整个职业生涯,他们也很注重快速赚取丰厚的奖金。 高盛投资银行的总经理兼首席营运官、38岁的格雷戈·莱姆考(Gregg R. Lemkau)在90年代初放弃了去商学院学习,而选择留在高盛公司,这种选择在当时是比较罕见的。他说:“这些私人股份基金或这些对冲基金的推销点是,‘来吧,你会在两年内赚得一百万美元。’” 因为今天靠自我奋斗成为百万富翁和亿万富翁的人比以前更多,20岁左右的交易员似乎更加大胆,想去实现他们对金钱的野心。商学院往往并不适合他们实现这些计划。 30岁的维塔利·杜宏(Vitaly Dukhon)最近离开了纽约的堡垒投资集团,加入了另一家对冲基金公司。他说:“如果你想要在最短时间内赚到最多的钱,你不能连续两年离开你的工作岗位。” 在哈佛上学时,杜宏先生以为他会在25岁左右去商学院学习,但当他在德意志银行的债券柜台做他的第一份工作的时候,他认识到,最聪明的人是那些比他年长几岁的呆在原位不动的人。他说,“我看到那些工作了20年的人的确拥有MBA的学位,但比我年长五、六岁的人却都没有。”“去商学院学习是人们试图打开一扇大门,进入一家公司或对冲基金的一种方式。但如果你已经在那儿了,这样做就不明智了。” 阿勒日安公司的哈蒙德先生在高盛公司做分析师时注意到了同样的趋势。他说,他的同事们有的因为想改变职业,有的因为目前的工作做得不够好,因此才去商学院学习的。 最佳训练场 这种转变的另一个根源是因为像高盛公司和瑞士信贷这样的投资银行改变了对商学院的态度。这些银行没有强迫其所有的年轻雇员都去学习MBA课程,而是要求最优秀的人才坚守岗位。 凯特林·麦克劳林(Caitlin McLaughlin)是花旗集团的前校园招聘主管。她说:“对于想要从事金融行业的人来说,我们是最好的训练场。”麦克劳林女士估计,仅仅15年前,花旗集团旗下85%~90%的分析师最终都会去商学院学习。现在,她认为,这个数字只有不到50%。 25岁的萨米尔·阿罕迈德(Samir Ahmad)从上大学起就在花旗集团工作。今年夏天,他被提升为有固定收入的流通及商品部副部长,这是一个有MBA学位的人才能得到的职位。尽管阿罕迈德的哥哥建议他应该去上商学院,但他说,他找不到什么能来证明他花这个时间上学是正确的。他说,“如果花两年时间在商学院学习,我能得到一个MBA学位,但我认为在花旗集团了解一个与众不同的产品或一个不同的群体将会更有价值。” 当然,商学院仍会是一种有价值的投资,特别是对那些想要改变职业的人来说。大部分商学院都有全面的课程计划,向学生展示商业世界运作方式的全景。商学院是广交朋友和建立社交关系的绝佳场所,而这些对日后的整个职业生涯都是有帮助的。一流的商学院可以被视为一个有利的过滤系统,给毕业生贴上一张认证标签,能够帮助他们找到工作。 哈佛商学院MBA职业发展计划主管提摩太·巴特勒(Timothy Butler)说:“大部分银行,包括私人股份银行,都要进行交易,处理各种关系,而这些都是MBA所涉及的领域。” 然而,即使是毕业于哈佛这样一流学校的学生也说,现在决定是否去商学院学习可能要比20年前更加艰难。28岁的商学院二年级学生凯蒂·肖(Katie Shaw)说,“我们都在做思想斗争,这不仅仅是我们应该去哪儿上商学院的问题,而是一个去不去的问题。” 肖女士就读商学院前在一家私人股份公司工作,她计划重新回到金融行业。她说,在私人股份公司,一个MBA是受到重视的,因为买卖公司需要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和公司分析技能。而且,过去很多私人股份公司都要求他们的年轻职员去商学院学习,但现在有些公司让有才干的人继续工作。 对冲基金和私人股份公司的猎头表示,对冲基金尤其不重视MBA。康涅狄格州西港一家叫做“网内搜索(In-Site Search)”的猎头公司的负责人蒂姆·扎克(Tim Zack)说:“我有一些客户会理直气壮地说,‘MBA对我们来说什么都不是。’” 阿勒日安对冲基金的哈蒙德先生最近聘用了一个卡内基梅隆商学院的学生,因为此人有工程学方面的才能,而不是因为他在商学院学到的技能。哈蒙德先生说,他理解他的新雇员为什么去商学院转学金融,而他不太会看好一个离开金融行业去商学院进修MBA课程的人。 如果有人在高盛做了两年的分析师后去哈佛商学院学习,他会不解。“我会怀疑。”他说,“我会说,‘你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事情,所以你不能在高盛得到提升,或是没有机会去建立私人股份公司或对冲基金?’” 哈蒙德先生说,华尔街的年轻人会考虑读商学院的好处,但这种好处不会超过他们失去的工资和他们本应挣得的奖金。他计算一个普通银行职员去就读为期两年的商学院至少要付出50万美元的代价——每年损失25万美元或更多的工资,外加每年5万美元的学费和生活费。哈蒙德先生说,对对冲基金雇员来说,这个数目还会高得多。 “他们没有浪费青春” 猎头们表示,这种情况导致许多金融行业的最优秀人才不再去攻读MBA。格罗凯普公司的佐亚先生说,“如果有的员工在对冲基金上做得很好,我们绝对不会鼓励他们离职去商学院学习。” 有些年轻人在寻找替代的方法,可以在不离职的情况下完成学业。有些人参加金融分析师执照考试或在夜校学习,例如,纽约大学能为你提供金融工程学等学科的硕士学位。 美国杰弗瑞投资银行首席市场分析师阿特·霍根(Art Hogan)说:“到底什么能使你成为更好的求职者,或有更好的前途?对此,人们的想法已经有了转变。”他指出,他目睹了年轻人越来越倾向于在夜间修读金融分析师执照考试的科目,而不是为了一个MBA离开他们的工作。 在银行业,最初级的职位是分析师,近年来,一些最优秀的人才结束他们最初级职位的工作后,公司总是力图留下他们。“我们希望把有能力的人留在公司,时间越长越好。” 28岁的瑞士信贷的美国招聘部主任朱莉·卡利什(Julie Kalish)说,“近几年,我们挽留了更多的分析师,提升他们做副主管。” 一流商学院的招生人员说,当经济形势很好时,金融公司总是设法留住他们最好的雇员。他们说,求职者从事金融工作的兴趣并没有下降,而他们的毕业生仍然能得到很多金融行业的高级职位。然而,由于商学院的招生和职业安置工作是分开的,所以他们的管理人员并不知道,他们有金融背景的学生是否还留在这个行业。 银行招聘人员表示,他们从商学院招聘的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具有国际背景,或是正在转变职业。他们说,这些学生都是有价值的,但他们与那些自22岁起就在金融领域工作的人有着不同的背景。 要素资本管理公司是纽约一家小型固定收益对冲基金公司,它的首席投资官杰弗里·泰尔品斯(Jeffrey Talpins)说,他喜欢雇用刚刚毕业的人,这样他可以自己教导他们。泰尔品斯先生曾经是耶鲁大学的学生,但没有上过商学院。他说,如果一个年轻雇员向他征求意见是否去商学院学习,他会告诉他们,如果想要留在金融行业,就不要去。“我会说,‘你已经在金融领域有了一个很好的工作平台。’”他说,“如果你是一位超级明星,而且非常出色,那么你在这个领域会进步很快。” 沃顿商学院的招生主管托马斯·卡利尔(Thomas Caleel)表示,这些年轻人可能最终都希望筹钱开办自己的基金公司,这时MBA学位和在读MBA期间建立的社交关系就派上用场了。他说,“如果你想要筹钱开办一家对冲基金公司,就会需要这样的关系网。” 泰尔品斯先生说,他在筹钱开办他自己的对冲基金时,即使没有MBA学位,也没有遇到什么麻烦。毕竟,他可以向有可能投资的人展示他在花旗集团和高盛公司的工作经历。在他的世界里,办公室的布告板上可能乱涂着数学方程式,年轻人掌管着投资者的数百万美元,只为了一张文凭而去商学院学习没有任何意义。 2005年,《交易员月刊》(Trader Monthly)把泰尔品斯先生评为30岁以下30名最佳交易员之一。该杂志说,“他们没有浪费青春,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在40岁时都有可能成为亿万富翁,或者,他们那时可能已经破产。” 去年登上该杂志排行榜的阿勒日安基金的哈蒙德先生说,他见过有人做对冲基金,但在6个月内就破产了,“因为他们不愿克服困难去干这件事。” 但他说这件事值得冒风险。 他说,“如果你看一下真正成功的对冲基金的管理者们,比如埃迪·兰伯特,他们现在都只有40多岁。在他们20多岁的时候,大概都只赚了区区几百万而已。” “这就是为什么你要这样选择。”他说,“这也就是为什么它如此吸引人的原因所在,因为成为胜者,成为下一个埃迪·兰伯特,所得到的报酬是如此之高。” 我们都在做思想斗争,这不仅仅是我们应该去哪儿上商学院的问题,而是一个去不去的问题 失去的工资和奖金可能远远超过读商学院的好处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