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EMBA发展面临浮躁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6日 19:49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李汉桥报道

  10月24日,《经理人》杂志2007年度“中国最佳EMBA排行榜”隆重揭晓。这是中国首个参照国际惯例,并结合中国办学实践而开展的排行榜。在这份历时数月调研后产生的榜单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以微弱的优势取得第一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紧随其后,位列第二和第三。

  “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这是很多商学院普遍的共识,即便招生情况较好的也不例外。”《经理人》杂志总编辑杨俊杰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从北京地区来看,除聚集了清华、北大、长江、人大等优秀的商学院以外,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厦门大学等也纷纷开设北京班,而且这种异地办学的规模正逐年扩大,仅厦门大学在北京就有8个班。

  据悉,2002年国家首批准许开办EMBA教育的院校有30所,其中10所允许招收300名,另外20所则为100名。若再加上体制外的EMBA项目,每年招生规模将近10000名,另据统计,每个学员每年学费在20万元左右,加上旅行去上课的差旅费,每个学员每学年需花费近30万元左右,因此EMBA也被称为是“富人的学堂”。

  “此外,在办学规模逐渐扩大的趋势下,如何控制生源质量也是我们长期关注的重点。”杨俊杰坦言,从2007年,EMBA就已经开始出现生源质量下降的苗头,主要体现在学员年龄和职务的下滑。

  但更重要的是,当前的EMBA仍然被很多“光环”和浮躁情绪所笼罩。

  作为排行榜的重要依据,《经理人》对EMBA学员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和采访,结果显示,有29.6%的参与调查者对“攻读EMBA对解决经营管理难题的帮助”选项,给出了仅仅及格的6分,有22.9%的参与调查者在“EMBA同学对直接促进您的业务发展的帮助”给出的分数不足及格的6分(满分10分)。

  “这些数据能够说明一点,EMBA并不是很多人想象中那样,能够开出包治百病的药方。但是又不得不承认,当前的EMBA仍然被很多‘光环’和浮躁情绪所笼罩——老板班、富人俱乐部,为了结交人脉、做生意而走进EMBA课堂。”“种种急功近利的初衷都与EMBA教育的本质相背离,这不仅需要EMBA学员认真反思,商学院也同样要思考自己的责任——如何帮助中国企业看病、治病,而不是搭建一个富人俱乐部。”杨俊杰对此深表担忧。

  另在《经理人》的调研报告中也显示,EMBA学员普遍认为,EMBA教育教授的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简单的技巧。也有毕业多年的EMBA学员忠告说,抱着急功近利目的的人并不适合读EMBA,这种浮躁的价值观对个人职业发展和企业经营并无益处,还应该着眼于解决自身面临的困惑和难题,并丰富和开阔视野,谋求长远发展。

  至于很多人把EMBA课堂,看作是充满商机的乐园,认为同学间做生意很容易。在《经理人》EMBA项目组的调研中,这种观点也逐渐得到反面的验证。尽管很多EMBA学员都承认,同学之间谈生意相对容易得多,但是成功率也不高。对于这些商界精英来说,个人感情与生意依然是泾渭分明的,甚至有些惧怕“杀熟”。

  看来,EMBA在面对未来的发展,还将面临诸多的难题和瓶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