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EMBA课堂上,学生的另外一个身份是客户,他们购买了商学院最昂贵的奢侈品,自然要求得到最好的服务,管理这样的一群客户,老师们能否将师者威严坚持到底?
□ 本报记者 王英
“小到如何保持洗手间的干净舒适,大到如何进行招生定位,都是EMBA项目管理中普
遍遭遇的难题。”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EMBA项目主任陆雄文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语出惊人。他认为目前全国的EMBA项目都遭遇到一些管理难题,而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管理难题,也反映出不同院校EMBA项目之间的差距和水平。
陆雄文表示他愿意把复旦管理学院开办EMBA项目以来所遇到的几大管理难题拿出来与大家探讨。
第一难题:招什么样的学生
EMBA项目在中国才开办了两年多,大家都没有什么经验,要招什么样的学生、收多少学费、开什么样的课程等等,这些都是问题。
陆雄文说,在这个根本性问题上,有的学校定位很长远,有的学校定位则很现实,陆雄文谈到学费这个问题时说,一些学校开始招生的时候竟然将学费打对折,20万的学费招一个EMBA学生之后,这个学生还可以拿“奖学金”,“EMBA拿什么奖学金啊,这简直是全世界的笑话”,陆雄文认为这种做法实在荒唐。
在项目定位这个问题上,陆雄文表示,复旦的做法是坚持自己的标准,坚持学费不打折,坚持严把招生标准,国家给复旦的招生名额是每年300人,但是复旦每年只招收200人左右。而陆雄文常会收到一些熟人的电话,有的说“我跟你关系这么好,学费能不能打点折啊”,有的说“我最近很忙,能不能少来上几堂课啊”。陆雄文说定位很重要,但能够坚持标准则更重要。
第二难题:“老总”们要如何管?
EMBA学生交了昂贵的学费,自然也要求享受最好的服务,在课程设置、师资配置方面各院校自然会尽全力去满足学生的要求,但是学生也会提出一些不太合理的要求。比如有时候会缺课,有时候要求授课老师在考试时放低标准,有时候上课还在不停地打手机,这个时候面对这些既是客户又是学生的“老总”们该怎么办呢?
陆雄文的观点是,这些老总虽然是自己的“客户”,但是为了尊重这些客户,就要把他们当学生一样管理,严格要求,不能随便违反原则和规定,只不过要注重管理的方式。比如复旦EMBA项目要求学生在上课时不可以拨打和接听手机,但是并没有做硬性规定,而是在课堂放了一个小储蓄罐,谁在上课过程中不得不使用手机,就主动在里面放500元钱,然后到教室外面打完电话。因为他使用手机造成了公共污染,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听课,所以要付出经济补偿,而这些在储蓄罐里的钱都用来作为班费的。如果硬性规定学生上课一律不准打手机,他们会很反感,毕竟谁都可能有急事,但是又不可以没有规矩,那样就不是课堂了。所以,复旦EMBA项目制定了这种规则之后就很少有人在课堂上打手机了。
第三难题:学生期望不一样怎么办?
EMBA的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甚至还有外国学生,他们所属的企业性质和行业背景也不同,有的来自外企,有的来自国企和民营企业,因此学生们的眼界和境界都有很大差异,对EMBA项目所持的期望也就千差万别。
同样一门课,有的学生说很难,有的学生就说很容易;同样的午餐,有的同学说很好吃,有的同学就说很难吃;对老师的评价差异也很大,这时该怎么办?如何去管理这些学生不同的期望?
陆雄文谈到这个问题时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对于这个问题也在一直努力地探索,寻找解决方案,主要是通过和学生们的沟通来解决,但是这个沟通又不能太生硬。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期望,对于每一堂课,每一个课外活动,他们都要经过细心的准备,考虑到诸多情况。
一线访谈
《财经时报》: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项目的特点?
陆雄文:品位。我们认为自己提供的是一种奢侈品服务,而我们的服务是非常有品位的。
《财经时报》:如果把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EMBA项目比作一种产品或服务的话,你觉得哪种产品或服务和你们的项目比较相似?
陆雄文:从制造类产品来讲,我们比较像劳斯莱斯汽车;从服务类产品来讲,我们比较像五星级酒店。
《财经时报》:请用一个数字来说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EMBA项目顾客的满意度?
陆雄文:我们EMBA项目30%的新学生都是我们以前的学生推荐的,这种非常高的忠诚度就是顾客满意度最好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