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现状发展 > 正文
 

我们为何与诺奖无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6日 10:27 中国经济周刊

  看来中国人的“诺奖情结”似乎短时间内仍然难以解开。

  5月30日-31日,被各方高度关注的“2005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召开,令央视著名主持人欧阳夏丹没有想到的是,在向国际大片《美丽心灵》主角原型——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纳什教授请教“获得诺贝尔奖需要哪些因素?”时,纳什以与其演讲内容无关为由拒绝了回答。

  对这个典型的中国式提问,纳什似乎很不给面子,也许他不了解中国人的“诺贝尔情结”。想想看,只有700万人口的内陆国瑞士,竟出了20多位诺奖得主;仅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一个科研机构,先后有15名诺奖获得者;而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惟一一次获奖的中国籍人士李政道和杨振宁,也是在美国工作时获奖,中国人在自豪之余仍有些气短。

  对于此类中国式提问,李政道几年前就曾表示:我在中国总是被问到这个问题,而实际上在国外学术界很少有人问某一个研究是在哪儿做的。“本土”概念是很狭义的,一个人的研究可能在几个地方走来走去,哪里有合适的设备就在哪里做。诺奖评奖也从不问这个工作是在哪里做的。诺奖不是目的,科学本身才是目的。

  去年底去世的一代数学天才大师陈省身,虽已得到国际上地位至高无尚的沃尔夫奖,也是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的得主,但因不如诺贝尔奖得主更受瞩目而生前少为人知。对此,他不仅不以为然,反而多次说“数学幸好没有诺贝尔奖,省了许多麻烦。”他一生取得最大成就的时期,大多是在美国;而他所发感慨,大多是在国内安度晚年的时候。

  事实证明,中国人本身并不缺少获得诺奖的基因,缺少的也许是将这种基因培育和激发出来的土壤和环境。不少人看到了美国人才济济、硕果累累的现象和结果,却忽略了几乎是全世界都在为其培养和输送人才的背后原因,忽略了美国吸纳和重视人才的有效激励制度环境。

  诺奖得主米歇尔两年前在谈到该问题时说得更为直白,他认为这有几个原因,首先需要在基础科学领域里有一个坚实的后备基础(中国的科学研究更着重于应用科学的研究);其次需要有一个好的教育制度,培养众多的科学家,这样他们中间出现诺贝尔奖得主的几率就会提高;最后必须做好加大对科学的财政投入准备,这一点应向美国看齐。科学研究不是一种产业,它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活动,我们从事科研并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创新、革新,为了展现我们的洞察力。

  反观中国现实,一旦获得重大奖项和荣誉之后,物质和精神得到极大鼓励,随之而来的还有繁杂的事务,不得不参加许多与自身研究毫无相关的各类社会活动。一旦成为公众人物,再想专心搞科研似乎就难了。就象王选院士所说,当一个科学家频繁地在电视上出现的时候,他在科学事业上的高峰期就差不多完了。

  11年前在“无钱无势无知识”的情况下,因策划和采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而轰动一时的《经济学消息报》总编高小勇,日前为他的《专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再版作序时真诚而谦虚地提到,“十一年后的今天,也就是五月,多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来华举办‘诺奖论坛’。中央电视台为直播这次盛会,邀我来京策划这次报道,我很想笑。”

  为什么想笑?是不是与“诺贝尔奖需要哪些因素”的问题一样?是不是因为从来没有想过要获什么奖,要从中得到什么利益,要有什么直接的物质和现实的目的?是我们自己想多了,想复杂了? 如此想来,或许等到哪一天我们不再为此问题纠缠时,我们反倒离诺奖不远了。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
口蹄疫疫情进展
高考最后冲刺
日本甲级战犯罪行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诺贝尔奖得主来京
汽车笑话集锦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艾滋病调查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