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MBAEMBA > 第二届中国名校EMBAMBA校际交流峰会 > 正文
 

主题论坛:EMBA的投资与收益实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4日 13:11 新浪财经

  首届中国名校EMBA学员校际交流峰会于2004年11月28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中国企业报社承办。会议的主题是:新舞台、新知识、新思维--中国EMBA。以下为2004年11月28日下午主题论坛:EMBA的投资与收益实录:

  张新民:我们今天下午是分组圆桌论坛,我们这一组是由北京大学、上海交大、同济
大学、北京交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和浙江大学的学员代表、老师,老师有尤建新院长;祝祖强老师;王璞老师;汪洋老师;程国萍老师;李艳老师,今天下午主要还是听一下我们学员的对于EMBA教育的一些探索,今天下午的主题是EMBA的投资与收益,因为今天上午我讲的时候也讲到我们中国的EMBA教育应该给学员什么。在这里面因为我是搞会计的,会计里面我们说花一笔钱,这笔钱可以叫费用,也可以叫资产,关键看做什么用。实际上从我们EMBA教育来讲,大家花了一个相当高昂的学费到一个特定的EMBA教育机构里面去学习,我们基本上从我的角度来讲,这是一个投资,用会计来讲就是资本性支出是投资,也就是这种支出是长期收益的过程。从大家来讲更多应该考虑的就是一个收益的问题,所以今天下午谈一谈EMBA教育的投资与收益,希望每一个谈的时候先介绍一下自己是哪一个学院,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另外谈谈自己对这些方面的认识。每一个人最好能够控制在10分钟之内,不要说得太多,点到为止。从哪一位学员开始,我们多听听学员的认识。

  谢秉祥:各位下午好,我是来自上海同济大学的EMBA学员,我觉得这个峰会开了以后,我觉得是非常必要,因为很模糊,因为我们EMBA学生无非是党、政府派来的,第二就是企业家,第三是民营的,所以这里面的三个组成,因为文化不一样、背景不一样,因此造成对投资的价值回报也许理解也不一样。所以也许来自各个方面的情况,无非就是三种,这三种也许本身就是文化的背景有一点不一样,所以自己对需求也不一样,所以对回报率看法也不一样。因为我是来自于政府的,是政府出钱让我来做,但是我做为政府的操手我一定为政府做,因为我们有协议,有五年的协议,在五年里面思想上是自由的,但是在工作岗位上来说不是自由的,所以单单来说投资回报我先抛砖引玉,把这个话题抛给大家,我在这里面的感觉就是不一样的。因为本身就没有标志,这五年路漫漫,我不知道时间有多少,我也非常困惑,所以我也希望大家帮我解忧,谢谢大家!

  张新民:这位同学讲了不同的生源,来自于不同的学员对收益回报也不一样,他自己是跟单位有协议,学成以后应该为单位服务一段时间,这是特定组织里面的人力资源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当然在这个过程里面受到了这样我认为是比较传统,也可能在特定组织里面很正常的理解,也就是上午讲的谁给你出钱,出钱的目的是什么。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EMBA教育的收益和回报,从我刚才的体会来讲,可能除了自身以外,还有对组织所带来的一种收益的问题。看看其他有没有想发言的同学。

  陈晓梅:我来自上海同济大学的EMBA,企业的名称是

房地产整合服务机构,其实为什么要报这样一个机构整合这个词,我觉得和今天投资与收益这个话题有一定的关系。我能展开说的非常少,可能思维还没有被调动起来,但是我想表达就是说从我们刚才张院长这边所给的这个话题,投资和收益我们目的更多还是财务的概念,好象用数据量化反映比较多一些,但是我们现在把它和EMBA学习结合起来投资和收益,我想简捷站总终端看问题先谈收益,学习EMBA读书我相信不是来赚钱的,就是学习的目标不是来赚钱的,不是来赚钱的我们可能对收益的理解,我只能说我个人的观点可能会有这样一些期待,也就是说知识的期待,这是毫无疑问的,另外是对人力资源的期待,还有对人力资源人脉的期待,我个人期待是这三项。知识这一段可能是一路走来自己创业,从非常小,我们从数据这一块都要自己来做,甚至是做工程的成本控制等等,应该说我们把一些举目细节事必躬亲一点一点积累起来。

    但是企业发展起来仅仅用原来的库存来变革,我们进来的都是硕士、博士,我们根本没有办法从系统的思考上面来领航他们,与其是被动的无奈还不如转变为原动力,中国有这样的教育机会给我们正在工作,而且是工作时间上面非常紧张的这样一个环境下,我们能够有机会挤出这样的时间一个月来学习四天,这种收获不是用言语能够表达,知识方面我就不展开了,我们在座都有院长、教授,就是我们所收获的非常多,更多是人力资本这一块,其实可能大家都意识到,针对现在这样一个时代,大家觉得心灵的空间是有限的,真正根据自己的业务的经营范围,或者是等等,可能我们日常展开的工作关系的营销,包括业务的通道的一些打开等等局限还仅仅是自己从事的产业。

    但是我们在EMBA的学堂就非常宽泛的,我们的同学是来自各种各样的行业,其实我们在学习,我们自己在做总裁、董事长的同时,其实我们自己的缺陷还非常多,所以我归类人力资本的概念,我们还希望在这个平台上能够有被别人利用的价值,也就是说我们自己能够感觉到被同学利用,我们叫被利用价值最大化,同时我们也会睁着眼睛在这个学堂里面找利用别人的最大化,就像这个班有国营、民营、政府的,市长都有等等,那种氛围比平常工作当中圆桌建立的亲情、感性的成分更多,所以人力资本不管是为自己的企业,还是为别人的企业构建人力资本的通道,相应来说这是非常好的途径,我非常希望自己能够被挖掘或者是应聘到更大的企业里面去,甚至是帮别人打工都没有关系,我自己是这样的心态。当然同时也希望在这个平台上能够找到更多价值和潜能还没有被利用发挥的同学来到我的企业工作,这是我觉得我对人力资本这样通道的观点。

  另外所谓的资源和人脉应该和前面的话题,应该也有他必然的联系性。现在在我们这样一个平台上可能和EMBA本身的学习,我记得我目前也在做EMBA学生的职业导师,其实跟他们平常的沟通交流更多是帮助他们选择方向,也就是说他们和我们现在最大的差异比如说我们来自于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职业体会,可以回到学堂里,我们有更加理性或者是能够利用现有的机会或者是更能发挥一种商机,而MBA没有一段职业体会,相对应我们还可以给他们一些帮助,这是从收益终端看问题,既然收益有这么多,我想这个投资我们可以是直接的,包括张院长和刘国斌谈到问题。如果真正有潜能的政府官员或者是其他的企业家,或者是其他的MBA的学生愿意加入我们同济大学EMBA的学堂里,我们EMBA都会伸出双手为投资设计多项的投资方向,谢谢!

  张新民:真感人。刚才这位同学讲了两个方面我想强调一下,一个就是我曾经听到这样一个情况,就是某一个系的系主任下面的老师跟我讲,说我们这个单位没有办法做,为什么?因为我们讲的一些话,我们主任都听不明白,也就是说这个主任领导他下面的老师,下面老师讲的话主任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就是领导者对于基本的沟通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都没有确确实实太难受,当然你也可以做,就是外行领导内行,但是外行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你的意思就是EMBA教育是语言性的教育或者是沟通的教育。

  另外一方面我想强调就是EMBA教育仍然是一种驾驭资源智慧的一种教育,怎么样跟你的环境融合,怎么样和你相应的社会资源融合到一起,使自己和对方的价值能够体现得更大,我想这恐怕是EMBA另外一种收获。刚才你刚才讲的对我的启示做为个人对EMBA投资与收益的问题,刚才那一位是组织投资收益的问题,其实EMBA教育界也有从事教育它的投资和收益的问题,这大概对于我有这样的启发。看看浙江大学的老师和同学。

  曹宣宣:今天能在这里跟平时非常崇拜的院长、学者,一些老师和各位同学在一起觉得非常荣幸。本身浙江大学只有我们两位代表学校,面对同济大学非常庞大的学术团体。我想在座各位探讨都是EMBA院方的投入,我想的是做为EMBA学员个人的投入,在座各位都不会考虑学费的问题,都会考虑时间的问题。在我投入的时间,院方的投入在此不必讲,每一个学院都会竭尽全力放在重要的课程上。但是对于我自己个人来讲,我自己的经营理念没有适应整个行业里面公司迅速发展,我的名下有多个通讯公司,我自己抓住了一个机遇,发明了无线搜索引擎,申请的专利不下10个以下,互联网领袖地位的GOLO和雅虎都没有办法跟我抗衡,这半年我怎么做到,我一定要做到10亿美金,到排行榜朝着全球十大首富进军。我投资所花费的时间,个各个方面的收益如果回到我自己这里来,我要是能够在行业上有一个领袖地位,所回到学校里面的投资应该是持平的,我给学校增光,我给整个EMBA增光,我给整个中国EMBA增光。其他人对我没有任何的影响,我除了吸收他们多年研发各种领域方面,学术方面的精粹以外,个人的观念和对我的一些品评不会在我这里产生任何的影响,我只是朝着自己的目标进军。

  我不是代表浙大的认为,也不是代表EMBA的认为,只是做为EMBA学员当中的一位的看法,谢谢。

  张新民:我感觉你是技术背景的EMBA,技术色彩很强,而且很固执,因为自己的成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固执,我是在浙江大学EMBA里面上课的,而且我感觉到浙江大学的EMBA质量,尤其是生源的质量相当不错,当然管理的质量也是很高的,尤其是有浙江很多民营企业的支持,感觉到确确实实质量很高,所以没有你刚才讲的面对同济大学庞大的队伍,我不是这种感觉。因为今天大家来的都是很平等在这里面做交流。你这么忙的企业家还抽出时间到浙江大学学习,对我们教育也提出这样的要求,就是你的老师不应该耽误学生,有一些不成功的老师在课堂里面注入大量的水,效果不好,学生说没有时间陪他玩这个东西,可能意见就很大。从我们来讲,从我们教育的组织者来讲,恐怕要对老师有更多的教育,做为教师也会向你表一个态,我们尽量能够挤干我们在课堂上的水份,尽量把干货给大家。

  邰才华:下午好,我是同济大学EMBA班,我单位是上海天使集团(音),我是民营企业。要讨论的这个话题我认为本身就不是一个话题,我到同济大学看我班上掌握上亿资产的人很多,投入20几万块钱根本没有问题,只是没有时间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花这个时间来读书,肯定是要寻求一点真理,说明老师的质量很重要。我们一去上课,学校给的课程我们觉得训练还不错,这样的班我已经上过三个了,这是第四个,这个班我觉得还不错,关键就是老师。我们都是掌握很多资产的人,20多万的学费太少太少了,我觉得这应该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不是投资值不值得的事情,而是有没有好的老师,好的方式。

  今天上午有一些老师讲得很好,就是框架性的理论,因为我们确实缺这样的东西,我们出去跟人家对话要讲行话,英语学不会,正儿八经经商上的词是全球性的,我们在美国也有上市公司,英文都看不懂,要他们翻译过来才看得懂。所以说我觉得这个班要根据我们老师的行情,那个老师可能夸张地说全中国只有50个老师是合格的,我们只能听这50个老师的课。我们这个班我们班的特点,我们不是本科生出来的,应该说校方看到了这个问题,已经在做了,这是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投资值不值的问题。

  第二我们这种班,EMBA要跳出一个人学习眼光的问题,不是哪个学校投资值不值,哪个人投资值不值,我们现在产品90%都是劳动密集型的,高科技只有10%都不到,所以这个同志讲的我很振奋,有这种手段我太振奋了,否则到后来GDP就要下来,维持不住的。应该讲这对今后对提高整个国家的竞争利都是有好处的。

  张新民:这个同学站得很高,跳出个人的角度,从国家的角度,从整个市场的角度。关于给EMBA提供师资的基数我也谈到这个问题,我曾经说过不到50人,有一次北京大学何志毅教授和王建国教授说50人太夸张了,没有50人,我说应该有多少人?他说只有30人,确确实实太少了,主要的问题就是这位学生说的,学员的要求太高,能够满足学员的要求不仅有理论,还要有对实践的感悟,要求这些老师最基本应该参与一些有相当质量的社会实践,而恰恰相当多的MBA的优秀教师,各个学校储备的MBA的优秀教师并没有这样的能力,所以这也是我正在强调的一点,就是说好的MBA老师并不能自动成为EMBA老师,而他们成长也希望我们的EMBA教育学员给他们提供一些机会,我只是谈这样一点,刚才这位学生说他在辅导MBA的学员,实际MBA的老师也要吸取一定的营养。

  王璞:尊敬的张院长,各位同学下午好,应邀参加这个会我有两个身份稍微特殊一点,一个是在团中央中国青年委员会做MBA、EMBA主任,这是全国MBA、EMBA毕业以后企业家群体的一个平台;第二是我做为最早服务EMBA的,实际上MBA和EMBA分割比较明确了,以前分割不太明确,因为当年我们班平均职位都是副处以上,工作时间八年以上,我们都符合EMBA的要求,所以在北大读第一届MBA以后牵头成立这样的公司,EMBA有30多人,清华EMBA有40多人,组成事业平台全职人员。中国最多的EMBA、MBA的群体在我这,概念来说就是占90%以上的人数。我自己对EMBA和MBA的区别感受特别深,十几年前牵头组织北大EMBA,因此跟各个学校的关系都比较好,这样全国EMBA、MBA有了自己的组织,这种会我们持续了将近10年时间,不过EMBA名称这么多同学、老师来参加这个会,应该说这是比较正式的第一次,其实以前有,比如说我们各个学校作庄,下一次就是由南开大学作庄,全国性的活动延续将近10年,今天我们坐在这里研究价值的问题,我直接谈一谈对这个主题的观点。

  我觉得对这个主题的观点自己是这样看的,我觉得我们要研究它的目的,我们读MBA的目的是什么,学校教MBA的目的是什么,教EMBA的目的是什么?第一是知识,第二是拿文凭,第三是交朋友,目的是这三个目的。我们看看投资与回报的匹配关系,我们学知识不仅是在学校可以学,我们可以开小灶,可以参加社会上的培训课,或者是50个老师挨个拜,很简单就把50个老师的课听到了,这个比较简单知识达到了,为什么要上商学院?关键就是交朋友。

    因为社会上和在一个学校里面或者是当兵建立的感情不一样,我们当兵有当兵的感情,我们进了一个学校有母校的情结,同学之间一个班这种感情很深,甚至你出了什么问题大家可以帮一把,你有什么好项目我们减少交易成本,同学的感情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有交朋友。而且真正的回报是两块,物质的回报、精神的回报,一起做事业。比如说我们做管理,就是从一个小小的公司起步到现在十年,取得中国行业老大的地步,所以我觉得交朋友是不一样的,要找一个组织,这个感情是很深的,中国的传统习惯。说到这就说到中族等等这些。第三很重要就是拿文凭,拿文凭给我们老师、学校提出很高的要求,能不能达到前六名,如果达到前面两个问题不读商学院也可以,我就是要拿文凭,可能不是升官发财的目的,但是我要拿给别人看我在

长城EMBA读书,就是看能不能进全多少名的学校,在中国能不能进前多少名的学校,如果不能进我要干什么,就是垃圾。

    所以从三个目的出发来去看待我们投资与回报的辩论关系,因此投资与回报的关系从学校的角度要提高自己的品牌竞争力,综合品牌比不过清华、北大,但是中欧、长江EMBA都很有名,甚至医药的EMBA或者是其他方面的EMBA都可以建立老大,整合更多的社会资源来充当社会老师,那些有名企业家学识来讲,有政府背景的人来给我们讲课,能不能下功夫把朱熔基给我们讲课,这就提出如何整合社会资源,给我们充电知识的方面。另外更要做好我们圈子的建设工作,我们交朋友的建设工作,积极推动让我们朋友圈子不仅是自发建设,而且有组织的建设,这种有组织的建设会发挥更好的作用。这个链条上一个人真正在这样的信息社会,虽然手机很方便,互联网很方便,真正交朋友交多少,交几十个就不错了,但是如果有保证的话交几千、几万都不成问题。

  美国一个很好的大学到北京拜访我之后,他说我在北京拜访人,学校给他提供报销单,只要会见校友,美国大学就报销差旅费,吃饭费,因为你代表学校在这个时间做一个结点做一个事情。所以我觉得这三个方面同步推进,工商管理的教育,现在有的时候有的都不正常,现在企业大数是100万,我们有EMBA、MBA的教育有多少?5万。我们未来10年就会从5万到100万,这个数据根本没有夸张,5万至100万怎么增加,在企业家的群体50%,现在是5%,未来十年要达到50%,这50%的力量是中国新商业的力量,所以大家怎么能够有效把新商业力量搭好平台也是很重要的,谢谢。

  张新民:王先生说的是1994年建的公司?到现在为止里面有了200个EMBA和MBA,也见证了中国MBA和EMBA,所以你说既要学知识,又要拿文凭、交朋友,EMBA前期是靠内在的教育质量、内在的营销策略等等来吸引住学生,十年、二十年以后应该是学员的价值决定了各个EMBA学院的价值。尤其是商学院特别明显,哪个商学院出一些既有技术含量,又有管理含量的技术家出来,从哪个学校出来就是未来EMBA品牌价值所在。

  顾卫平:我介绍一下,我是上海交通大学首届EMBA学院的,我是金融机构的,我在兴业银行担任分行行长的党委书记,出了这样一个题目,刚才老师也说了投入与产出的问题,主要一开始我觉得EMBA为什么关于效益问题比较引起大的争议,主要就是收益比较大,有的是有钱人的教育,20多万不低,但是我感觉到对于我们考虑收益的不仅仅是一个收费的问题,因为从我们念书的时候,从学校提供的硬件,包括从学校聘请的一些老师,包括整个教学过程的整个安排,我觉得整个EMBA的运作成本还是很高的,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我觉得这20万物有所值,这是我们学员考虑20万学费的并不多,像我们这样也是自费的。

    我读过好多次,我在北大、清华也做过短期EMBA的课程,也做过老师、当过教授,现在为什么要读EMBA,我觉得也是满复杂的,我自己也当过老师。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因为现在要毕业了,我想一想EMBA给我们了什么,我在考虑这个问题,这也是我们到了收获期的季节,我收获了什么?当时我进校的时候我想要什么,在学校里面老师给了我们什么,这些东西我们出去以后到底能不能用。当时我们进大学的时候,实际上我们主要是考虑三点,就我自己来说一个感觉到,因为我从研究生来讲,我是85年读的研究生,而且85年读的研究生主要是读金融的,我现在做了一个分行的行长,我觉得从管理技能要提升,尽管金融管理也是一种管理,但是我觉得目前我们面对WTO市场激烈资源的竞争,包括现在很多新型的管理思想理念都有了,过去我们的知识比较陈旧,所以第一感觉就是我的知识是需要更新,需要提升。也就是把原来学习的,包括我到清华、北大七七八八自己学的那些东西还要重新整合一下,看看我们怎么做好一个行长。这是我考虑比较多的。

  第二我当时要考虑的就是怎么样利用学校EMBA的平台,能够建立和扩大自己的人脉关系,我看得也是很重的,我到交大报名的时候首先要看已经报名的学生的名单,我首先要看一看,我觉得我在这样一个团队里面值不值得,包括我现在从上海调到天津工作,我现在送了三个部下到南开大学读EMBA,我就南开大学说你必须要给我分在不同的班里面,这是很重要的。所以人脉关系很重要。做为学校来说,对于EMBA录取方面还要有严格的要求,我觉得这样对于我们同学在这个平台上交流,搭建了共同的语言很重要。

    所谓的要求并不是说一定是什么大学毕业的,你有什么样的文凭,关键是你目前岗位,你的工作,你的管理实践经验,我觉得在这个层面沟通有很多的收获。因为EMBA的教学,如果传统的教学老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基本上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可以说老师既是演员又是导演,这一堂课控制得好不好,学生基本上是观众,就是记笔记,因为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在EMBA的课堂上面老师不是一个演员,演员是谁?演员已经是学生,老师是一个导演,是整堂课的总导演。我感觉我在交大念书的过程当中,最有收获的就是课堂讨论,我看了一些老师,一个老师成功不成功,是看他整个课堂讨论的控制,包括学生的思想火花善于总结、锤炼、归纳,这个很重要。

    这一点上确实国外商学院的老师在这方面的能力很强,学生在讲一些,比如说我们有的学生语言表达不是很强,这个老师一看用三、四个字就总结出来,再把我们需要讨论的话题提升一下、总结一下。所以说在整个过程当中他要完全体现的是互动的,完全是互动式的。既然是互动式的,所以说投入和产出效益,每一个学员他的收益也是不同,我们在这里面讲EMBA的收益不是会计上的投入产出。比如说我们EMBA一个班级里面,应该说我们整个教学的过程是同样的过程,同样的老师,我们吃的是一样的饭,但是由于每一个人自己的背景,行业背景不一样,包括自己每一个人自己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他参与的度不一样,包括自己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这样沟通和交流,那么他的收获就要少得多。所以投入和产出,由于他的需求不同,由于他每一个人的背景,甚至于他的性格不同,都会获得不同的收益。

  另外从EMBA收益来说,我觉得我们还是要着眼于长远,我觉得人活到老要学到老,我们并不是说我们读EMBA,读了两年的书,我自己做为一个行长来说,我们马上要应对WTO外资银行进来以后,进行竞争,并不是说让你学习就要用武器去打,但是我感觉到这两年的EMBA学习,对我自身的学习帮助很大,比较有前瞻性,对于我来说是很实用的,但是不是每一个学员都有这样的体会。比如说有个学员注重战略管理的思考,我感觉到这方面的课程我收获比较大。但是有一些课程可能太具体了,甚至于讲到一个财务课程,一个会计怎么去做,有的时候我的兴趣并不太大。

    比如说同样是张老师讲EMBA的财务课程,做为一个CEO或者是做为一个老总来说,怎么样通过这个企业的财务获得现金流了解整个企业生产运营环节有什么问题,如果说要给他讲什么会计帐去做就有问题。我觉得通过交大这两年的培训,确实对于我们现代最新的,特别是一些国外商学院老师讲完以后,对先进企业经营管理的思想、理念、文化,我们有了一个比较深的理解。另外也是通过一个平台,通过EMBA的平台进一步提升自己学习、沟通的能力。确实上EMBA的课相当累,我们每一次都是这样,坐半个小时,三刻钟的时间搞一个讨论,讨论完了以后马上要把PPT做完,派代表到上面去讲,这是相当紧张的,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回去以后请我们的秘书去做,没有那回事,案例一发半个小时PPT就做了好,对于我们来说这很好。我也赞同未来的EMBA将进入品牌的时代,包括现在我们也说有的学校在涨价,有的学校在调价,这是市场策略的问题,但是我觉得最终有没有价值,学员决定一切,他要选择哪个学校有他的价值选择。谢谢!

  张新民:你已经毕业了是吗?

  顾卫平:还没有,在做论文。

  张新民:刚才这位行长讲了很多,我讲两点感想。一个今天上午同济大学尤院长讲了潇洒一点,我看我们EMBA老师潇洒不起来,因为他们面对的是这样的同学,这样的学员,钱没有他们挣的多,车没有他们开得好,世面没有他们见的那么大,怎么给他们上课,所以要锻炼一批EMBA的老师,EMBA老师短期内没有办法潇洒起来,还要继续学习,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就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项目里面会获得不同的收获,这就是我经常谈的,就是商学院像什么?商学院像一个加油站,什么加油站?就是提供的是质量很高的油,加完油以后能不能使车跑得快,以前的基础非常重要,以前的车不好加油也跑不快;第二就是商学院不能简单等同于加油站,因为商学院还要整合知识作用用我们学员的知识,不同的学员在整合不同的知识面前会有不同的收获,不同的收获、不同的结果跟以前的入学肯定不一样,三年以后个人的提升一定是个人的悟性,接受同样的教育以后感悟的不同结果。感谢这位同学。

  李昭:我是交大EMBA的首批学员,我看了论坛的题目感觉到有很异样的感觉,因为我感觉到这个问题会经常被周围的人问起,包括我的儿子也老在问你读这个书有什么感觉,你读这个书感觉值不值得,这跟我的角色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我是职业经理人。我不是老板,20万无所谓;做为我周围的同事觉得我做得不错了,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多的精力去学,投入这么多的学,因为这个付出包括我的孩子、我的丈夫、我的家庭,因为我要读书,我要失去对家庭很多要做的事情,所以这种投入不是拿钱所能够衡量的。

    我之所以要去上这个学,是有很多的感触,因为我在95年的时候曾经是辞去我很好的一个岗位去读MBA,读完之后我又工作了五年,我现在是在职读EMBA,我自己的感觉,在读书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对自己工作精力的一个反思,而且在这两个不同的环境当中,我的收获是完全不同的,读MBA的时候,我觉得学生的结构和层面和我现在读EMBA是有巨大的差异。读MBA的时候更像一个初学的或者是步履阑珊的管理者,但是在读EMBA的时候就完全不一样了,同学的结构实际上是很令我觉得是有意义的事情。刚才同学讲到实际上最大的收获就是课堂上思想的碰撞,我自己觉得最出色的老师并不一定是他有很深的管理的背景,因为我觉得老师和我们做企业的是做不同的事情,老师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一个索取,就是搜索,他能够把最先进世界上管理的知识,通过很恰当的方式传授给我们学生,同时能够整合我们的很多的想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到现在快有20个老师给我们上课,在上课的过程中我觉得有的老师上完他的课以后,感觉到心里很不愉快,因为我们是有很多的投入在里面,他上课让我们觉得没有什么收获,相反有的老师上完课以后,内心有很多的感动或者是激动,有的时候甚至觉得听完这一堂课这20万都值得了,因为对于我们更多是思想上的提升,观念的改变,每一个企业是不一样的,人和人之间有差异,企业和企业之间也是有差异的。所以我觉得对于学校来讲,做为一个学员,我很希望实话实说,导师还是满艰巨的对于我们这个群体,因为都是有相当的管理资深背景,如果跟我们拼管理上、实践上的东西,我觉得可能是拿老师的短板跟我们较量,怎么发挥老师的优势,实际上是MBA、EMBA教学很严峻的问题,我感觉到有一些老师会被学生弄得不知所措,少了主心骨,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我觉得这有一点悲哀。所以我觉得学校里面希望能够找准老师的定位,老师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教我们这些学生。我想简单说这些。

  张新民:你学的MBA和EMBA肯定不是一个学校。

  李昭:我想再说另外一个感觉,我刚开始MBA是全英语教学,基本上都是用外国老师,EMBA教学实际上是混杂的,学校也不一样,我当时读的是和外资合资办的,在上海海运学校读的,EMBA是在上海交大,我觉得中国在MBA和EMBA教学从刚开始摸索到现在,我觉得有巨大的进步,而且我自己感觉到学校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即使现在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也是发展中正常的现象,我觉得在过几年,我们这方面的教育肯定会跻身于世界之林,而这些东西并不一定是那些指标,而是看对我们中国企业起到的作用。

  张新民:实际上老师的实践性我也在经常跟我们的老师在探讨,跟同行也在探讨,老师的管理实践是不是一定要比别人高深,或者是还要比他们强,这是不可能的,如果这样的话就不是人了,这不可能,树叶有专攻,老师去感悟实践,不是为了当企业家,从职业选择也是这样的。通过实践接触更好服务于自己的教学,当然很多老师参加了很多的实践,还是不能完成很好的MBA和EMBA的教学,这是什么原因?这就不是实践的问题,而是理论的问题,你的理论学得太死,或者说个人悟性不适合在商业学院教的问题,这就不好说了,这是我讲的一点点感受。

  戴晓红:首先我对于我们学员迟到这一点向大家表示一种歉意,另外我们想谈一下我们的感受。做为EMBA学员,我觉得做为股权人也好,做为债权人也好,最关注就是做为企业资产的运营状况,运营的盈利能力,我认为在EMBA的教学中,这一点来讲对于我们大家的帮助,或者是起点有所帮助,做为我们将要投资也好,比较关注的行业也好,他的盈利能力,他的资产的状况也好,是不是有所分析。我做为对外经贸大学的学员,我对张院长的一些分析有所启迪,我想对决策来讲是不是有一些帮助,我想请张院长给大家一些讲解。谢谢!

  吴广崇:今天因为我们EMBA高层峰会的研讨,在这个层面上应该是一个盛会,因为刚才厉教授说了一句话,“EMBA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实践的教育”。因为我是张院长的学生,张院长还未必认识我,我是中央国家机关干部培训中心的主任,我在北大、清华都在学习,但是后来我选择了经贸大,原因只有一点,本来今天的发言安排我发言,我没有发言,原因是我是

公务员,考虑现场环境不太了解所以也没有发言,但是我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我觉得很务实。

    在座的各位大家都清楚,我们出来唯一就是三个目的,很简单的三个目的。第一我们想学一点东西,因为各自都在各自的位置上,经过不同年代,不同历史时期,发觉我们确实需要学习;第二我们确实需要有一个平台,这个平台能不能有高质量的;第三点我们需要的是有一个发挥的余地。

    今天我们在这个会上,我们听了几个大学的校长,包括厉教授大家都听到了,有一个校长谈完了以后大家鼓掌,其实不要怪人家,这是社会发展的特色。我现在也希望能够了解一点市场情况,我觉得你也不要怪人家,厉教授在那谈,那是中国顶级的经济学家谈EMBA平台是什么?是给大家创造一个人才整合的基地。但是我觉得还应该更提升一个层面,所以我想转回来。我想说三层意思:第一是现在社会发展需要EMBA的人才。我曾经三次去美国考察,我也历经过三任总理的接见。同志们,这句话不是随便敢的说,但是这句话也没有什么分量,市场经济需要什么?需要平等竞争,市场经济就需要平等竞争,所以我们今天在这个会上谈美国是什么回事,外国教授需要怎么样,我觉得对,但是没有说出真谛来。

    我就觉得一条“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一个文明发展的古国,想当年我们有过辉煌,现在在科技发展当中我们应该承认有一点差距,如果大家不承认这一点也不对,应该承认这一点”。但是转过来我特别佩服张新民院长说的一句话,就是能否在其中发挥多少作用。我今天说一句话,EMBA全国名校峰会今天有一些发言,我认为没有达到实质,好象是南开大学怎么样,北大怎么样,或者是其他怎么样,我认为我们应该探讨的一个最终的思路是什么,就是EMBA发展的方向是什么,教学的发展方向和思路是什么。我认为应该能够请在座的各位,包括我们新民院长共同思考,谢谢大家!

  张新民:这个同学我也是第一次这么近跟他接触,上课的时候也没有在一起,还是讨论、接触了几个学校,最后选择了我们学校,我还是很感谢。

  李旭东:我是清华的MBA,MBA和EMBA还是有前因后果的关系,我本来是在江苏一家小房地产公司当董事长,就想读清华大学的EMBA,后来没有合格,后来我就想怎么和我崇拜的偶像接近,我就想我参加全国联考,就考进了清华的MBA,现在有机会可以参加他们EMBA的课,周六、周日有机会相聚。今天谈的主题就是成本和收益的问题,也像前面几位所言学费我们暂且不算,最大的的投资就是时间成本。收益我觉得第一它有利于培养商业语言;第二其实EMBA其实就是社会的实践,可以交流商业经验与灵感;第三是一种交往的需要;第四是可以增长知识;第五可以在精神上得以愉悦。对于社会来讲社会更大,因为相互借鉴经验,减少很多交易成本;第二就是协调关系节约很多资源的浪费;第三是协同可以产生1+1大于2的效果;第四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这种情况容易形成一种损失;第五在福利理想化的情况下有竞争点,但是不可能达到福利最大化,主要是交往信息不足,虽然不可以达到,但是可以做一些事慢慢达到这种竞争点,可以为社会福利增加做出一点贡献。我的表达意思就是它的收益肯定会大于它的投资,大于它的成本,谢谢。

  潘小龙:大家好,我是来自光华管理学院在读2004年EMBA,可能我接触EMBA只有3个月的时间,今天叫我谈EMBA的投资与收益,可能比较可笑。但是我今天还是想说一下,首先谈投资与收益的问题,用金融学最佳投资组合的问题,刚才清华的同学也说肯定是有收益的,但是我们有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怎么样去投资,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的收益主要是哪个方向,我想主要谈这两点。怎么去投资,这里面涉及到三个因素,一个是投资资产,你拿什么投资,第二就是在投资的过程中你会遇到什么样的风险;第三就是你涉及到的收益。具体说我们拿什么投资,刚才各位EMBA的同学说有金钱,也有时间,但是我想再强调一下有金钱、有时间,这两点对于我们投资定位学来讲,它是属于固定资产,但是还有一项资产没有完全利用到,就是学习的主动性。我觉得学习的主动性也应该说是我们投资资产的一个重点项目,而且这个重点的项目才会带来我们投资效益不同的重要因素。

  第二就是风险的问题。刚才讲的风险问题,我想在这里面我们所遇到的风险会遇到两种风险,一种风险就是在课堂的接受程度,这个接受程度涉及到你沟通的能力,师资力量和个人的背景问题,这一点我也不想谈太多。

  第三就是收益的问题。刚才北大一位老师兄说我们收益主要是表现在三块,第一是学知识,第二是拿文凭,第三是交朋友。做为EMBA来讲,我想交朋友、拿文凭,我没有任何的建议,因为你们比我强,因为你们认识的人比我多,也比我厉害。我们学EMBA到底要学什么知识?我个人的理解就是EMBA不是教你怎么成为老板,有好多民营企业或者是高层领导人本身就是老板,EMBA主要是教你怎么样做好好老板和大老板的问题。但是做为好老板和大老板在中国是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管理是不是很合理,我想管理的问题又涉及到EMBA的问题,完全可以请我们学EMBA的人打工。但是中国企业为什么做不到,为什么没有向美国企业后续的情况那么强,就是中国人力逻辑教育的问题。

    逻辑教育问题,我想讲两个方向,就是在中国很多人已经习惯跳跃式的发展,喜欢赚大钱,不喜欢赚小钱,但是做为企业长期发展如果小钱不愿意赚的话,只能做一世英雄,不会做二世英雄。第二个问题就是大家也知道在管理这一块,也知道以人为本的逻辑思维,但是我可以问一问在座的一些企业家,你们真的以人为本吗?这也涉及到企业在管理上的逻辑问题,很多老板都是知道以人为本是正确的,以员工为本、以客户为本是正确的,但是实际操作中并不是这样的。这也是我在深圳五年民营企业打工和国营企业打工的感觉,民营企业老板口口声称以人为本,但是涉及到公司长远的利益,肯定看重眼前利益,所以我希望在中国的EMBA教育能够给EMBA学员更多商业伦理方面的收益,谢谢大家!

  张新民:从MBA学员的角度对于我们EMBA学员提出了期望,就是期望学完以后以人为本,提升我们自身的修养。

  曾辉:大家好,我来自清华大学2004MBA,从MBA角度来看EMBA主要是三点收益,一是假设人际网络;打破思维定式,第三是今天20,明天18。我想谈一下第二、第三点;第二是打破思维定式,思维定式本身没有褒义和贬义,但是多变的企业来说非常可怕,就好象狮子失去了嗅觉,在和EMBA同学讨论当中很可能会产生思维上的碰撞,这个碰撞的过程可能是比较痛苦的,但是可能因此产生灵感和火花,我觉得这个火花很可能成为一个好点,成为一个好的思维,成为一个好的方案,从而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回报。第三点今天20,明天18,做为EMBA最大的收益就是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从掌握知识来看,掌握是相对的,落后是绝对的。像刚才所说的搜索无线引擎在座各位都没有用过,大家是不是认为无线搜索引擎太先进了?其实不是,这是主流。很多各位都有孩子,尤其是上初中、高中的孩子,你们大家是不是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一些观点太新潮,太古怪,自己接受不了,其实就是给你一个信号,就是说你的思想和知识有一点落后,该更新了,该学习EMBA,以上三点是我自己的看法,谢谢大家!

  张新民:看来一些局外人的思考还是很精采的。

  戴晓红:我应该说有一些补充,因为我在我们企业,在一些高层会议上我也讲过这些问题,就是说企业可耻需发展在于资金,在于资源,在于经营发展的决策执行上,那么经营决策对于对企业的了解和对企业资源从充分认识上。我是学财务的,从而对企业的认识来讲,基于对企业盈利能力来讲,我觉得对于企业财务的认识至关重要,所以我觉得来外经贸大学也好,对EMBA的学习也好,我觉得对于企业财务的了解与认识至关重要,对于企业的经营,也就是资产的盈利能力角度来讲非常重要,我认识到资源非常重要的一点,我非常关注这一点,我想请张院长给一些解释。

  张新民:我不知道她是学财务的,我是教财务的,EMBA我是讲报表分析,我还是不想讲具体业务问题,但是她关注非常重要,就是内在的核心竞争力也好,各个方面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好,各个方面实际上内在的还是在资源里面,这个资源既包括报表里面的资源,也包括报表以外的资源,还包括企业外面的资源,其实就是资源驾驭能够往前走这样的情况。刚才也听了很多EMBA学员和MBA学员在这方面的见解,最后还有半个小时的时间,请我们的老师稍微再谈一谈,因为在整个组织这次会议当中交流了很多次,其实今天做的情况跟我们想象的情况完全不一样,第一就是整个今天上午的前期是一些院长在讲,我曾经讲过EMBA学员交流,我们就不要去了。第二他坚持让我们每一个学院能够有一个老师来主持一下,我说EMBA的一个课堂,一个讲坛应该是由EMBA的学员来做这个事情。整个来讲今天上午院长讲了很多,可能对于大家来说千呼万唤驶出来才唤得上海交大的演讲,这个目的基本上达到了,也就是说我们更多的是学习和思考,下面首先有请浙江大学的老师讲一讲今天你的体会。

  毛礼松:刚才我们EMBA同学发言很精采,也可以说也谈了EMBA方方面面,从教学、师资,包括组织活动,我停下来以后也不敢说总结,我有几点补充或者是更明确一点。因为我在浙江大学EMBA里面一直组织这方面的工作,可以说到我们这里来读EMBA的学员,可以说跟几乎每一位同学都有交流,大家平常也谈一些体会,我跟其他一些兄弟院校也有一些联络,而且我们学校跟其他学校EMBA办学特色上,包括生源结构,或者是讲到投资与收益的认识方面都有所区别,我们生源主要是以浙江省为主,浙江省的民营企业家为主,跟其他的学校可能会有所区别。我也做了一个总结,就是EMBA教学到底是什么?其他我就不提,EMBA教学应该是教学家组织的一个过程,他突出了教学和组织,在教学上面今天早上各位院长也谈到了,教学EMBA学习需要一种框架性的支撑体系,如果一上台就讲案例,大家系统学习这些知识也会有一些问题,我是讲总体或者是讲主要的方面。比如说在我们这里学习的,我们有10%几本身都具有硕士学位的,也有相当一部分原来就是我们浙江大学毕业的,也有一些学过MBA,所以每一个人的条件都不一样,总体来说就是需要一定的框架性的支撑体系,另外就是案例研讨。

  另外EMBA教育要有一个标准,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也要注意这方面的标准,怎么样一个标准?就是EMBA教育和平常上我们社会上管理方面的培训班可能有所区别,我们觉得在教学方面有所区别,在许多现在社会上的EMBA,总裁研修班,包括清华等等开得轰轰烈烈。老师在教学上面把握的尺度也不一样,这里面打一比方,这是什么样的概念?比如说我们高考,通过高考衡量标准,我们考得最高上清华、北大,考得差一点就上差一点的学校。这个标准一个班上成绩高的关联性越来越低,高考的标准只能观察一年,哈佛也只能观察两年。这就需要一定的框架性的支撑结构,而不是来了以后就要你一朝一夕,这种现象也是很普遍的,早上有人说到杂家教授,表达方式很好,一朝一夕听了可能很好用,但是只是在近期有一定的作用,长远未必。在座各位院校院长平常事务比较繁忙,或者是离学员远一些,我们离学员比较近,所以体会也比较多。这是教学方面的问题。

  第二就是组织的问题,组织问题刚才这里面提到投资与收益,当然投资与收益我认为也是不能用财务、会计上的投资收益来谈,这是不同的概念。我们在浙江的一些民营企业家,在没进学院之前想法也是比较简单,我花20万读了书以后,通过两年读书这20万什么时候会赚回来,提出这样简单的问题也有,我认为这是有不同的概念。在这个方面,我们学校怎么去保证收益,这个收益我们在提升我们EMBA价值上面,这上来做文章,组织活动怎们把它开展起来,我们专门成立了浙江大学EMBA俱乐部,这个俱乐部我们下一步还要引进资金的投入,进行商务社会化的运作,真正打造一个平台,我们EMBA学员回来有“娘家”,这是我们现在在做的。

  另外怎么提升学员的价值方面,我们把我们的学员推到前台去。比如说在一些媒体的报导,经常会看到我们浙大的EMBA学员的动作,或者是出席一些什么样的场合,发表一些什么样的舆论,通过这些方式提升价值。我想在这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所以我们也非常注意这几点。吃饭的时候跟上海交大、同济大学谈到在长三角一代我们上海、浙江、南京距离比较近,我们经常性的也可以开展小范围的活动,我想这也是组织的过程,中间也有一些学员互相吃饭,而且全国也都比较关注浙江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家,我们民营企业家有好多的东西值得学习,其他各个学院的学习也值得引起我们EMBA老师的思考,我讲的主要就是这些方面,你们对于EMBA教学的理解,对于投资收益的理解,只是一个补充,谢谢各位!

  张新民:浙江大学我几次去给他们上课,确确实实感觉到学生的遴选很重视,尤其是前两次都进不来第三次才进来这样的情况很多,而且现在越来越表现出学员的求学数量比录取的数量的比率越来越高,录取率越来越,这样它的优势会显现出来,而且浙江省在浙江是唯一国有EMBA的项目,非常有前途。看看我们汪洋老师有什么看法?

  汪洋:各位好,刚才有老师还有学员就今天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我想就像刚才很多人说到一样,每一个人的背景不同,他在读EMBA之前,对于EMBA的期望不同,在读EMBA的过程当中和老师,和学员产生的共鸣也不同,在整个或者说EMBA教育结束之后,他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也不同。我想今天这个题目是EMBA的投资与收益,我还是想从这两个方面来讲投资和收益。

  其实刚才各位学员已经讲到了这两点,我想在这里做一个梳理。首先从投资的方面我们也想做一个成本的分析,一个就是大家的学费,可以说是教育方面的投资;第二就是EMBA学习的机会成本。我们知道机会成本是什么?就是现在读EMBA而放弃的其他的机会,这里面学员刚才也提到,比如说我们的时间成本,可能我们不学习EMBA的时间,我们可以在企业当中,在我们的政府部门花费更多的功夫,在家庭上,跟朋友的相聚上时间的分配也不一样;第三像我们经贸大学有很多来自香港的,他们在选择学校,选择学习EMBA还有各个方面的问题,比如说距离方面,工作安排等等方面。在机会成本当中还有大家的心理成本。我记得刚才有一位学员也提到,我们EMBA学习过程当中,大家几乎是百分之百,很尽心尽力学习,不存在别人去替我们做作业或者是其他的情况,这里面就涉及到考试方面的复习,上课的心理成本,这是讲成本方面。

  第二就是收益,收益每一个人从自己的角度,跟自己的政府结合有他的收益,我想这个收益谈三点,第一就是经济收益,第二是非经济收益,第三是社会收益。经济收益可以说通过EMBA的学习,大家得到了认可,可能会对未来的工作收入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同时也会面临着对我们企业、政府各个方面的投资今后可能会更加合理支出。在这个成本当中,就是在经济收益当中这两点是最明显的,还有一点大家也经常谈到的就是社会资本,通过EMBA的学习,我们结交了更多的朋友,这个社会的资本可能会通过其他的渠道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这么多的经济成本。第二是非经济收益,我们经常谈在MBA学习或者是EMBA学习当中,一方面是理论框架的学习,第二就是思维的拓展,我相信通过EMBA的学习,也统过两年多来学校对于师资的选派,这方面提升会很大,这是非经济的收益。

    另外今天上午也谈到精神方面,精神方面也是EMBA学习当中收益占有很大的比重,因为对于这些高层管理者来讲在我们的工作当中都强调企业文化、社会文化在里面,精神层面可能是自己达到了一个层面,对于今后工作的推广当中,我们这种经济收益从而就会得到一个较大的回报。第三在非经济收益当中可能就会谈到一些其他的比如说我们拿到学位证书,这也是非经济方面的,就像张院长上午谈到的可能有一些人会在乎这个,因为在社会经济发展当中,我们读MBA、EMBA是很多的。第三点就是社会收益,社会收益一方面是通过EMBA学习,我们提升了很多一大批高层管理者,同时带动整个社会高层管理者大的提高,对于学校来讲也是很好的平台。原来在开展MBA过程当中,每一个学校的老师几乎都是自己学校的,在EMBA的过程当中无论是国家的这方面教师的要求,还是自己学校为了品牌的建设,在教师选聘方面是非常注意。在这个情况下也为学校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师资平台,我想这也是一个很大的社会收益。因为长期发展来说,EMBA我自己认为是一个学校、社会、企业共同发展的这样一个平台,我们今天谈成本收益也不是一个很窄的话题,不光是对我们自己的学员,对于学校、社会都是一个很好的收益。我想就谈这些,谢谢大家!

  张新民:汪洋老师是我们学校EMBA的主任,工作也很勤奋,而且她本身就是我们EMBA毕业的,所以对于EMBA的体会还是比较清楚。最后我想请尤建新院长能够再总结一下,因为他在我们EMBA教育指导委员会或者是在国内比较强的强势商学院六十年代生人的院长里面大概是几个,当然我也算几个,还有重庆大学的张丰毅老师等等,但是不太多。我想将来我们六十年代商学院的院长里面多了以后,可能中国商学院的发展会更快,下面请尤院长讲话。

  尤建新:非常感谢给我一个机会,我本来是想下午多听听我们同学们的意见,因为这次的主题就是学员的校际峰会,刚才在外面也跟主办单位说了,今天应该让我们同学多说一些,只有他们把他们的需求表达出来以后,我们的院长才知道我们的EMBA该怎么去调整,怎么去做得更好。下午我觉得很好,各个学校的学员,包括我们学校的EMBA学员谈了一些观点,我觉得我们的院长也需要接受教育,教育从哪来?一方面是我们做科研,还有另外一个方面我觉得从我们同学中得到。我特别喜欢和我们同学打交道,特别是我们MBA和EMBA的同学,因为你们来自于实践,你们很多的东西是我们所感受不到的。所以有的时候你们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使得我要去思考半天,然后再回到课堂当中去。所以有的时候你们对于我们也是一种教育,当然你们是要教学费的,我们是收钱,所以这上面是不公平的,但是也是公平的,因为这个平台本来就会向某些方面倾斜,这方面我们沾一点光,但是我们也有困惑,招生你们不来我们就没有事干了。所以当院长和当总经理是一样的角色,区别就是我们不用掏钱。

  今天谈EMBA投资与收益的主题,刚才很多同学讲得非常好,我们投资不是狭义的概念,包括你们的时间,包括你们的精力,包括你们其他方面的投入,实际上都是投资的概念,学校也是如此。我们做了EMBA,我们就会在其他方面失去时间,失去机会,今天我们这个峰会来参加这个会议,其实也有投资和收益的问题,我们来参加值不值得,我认为既然是EMBA学员的峰会,有你的学生在,你的院长也应该在,也就是说学生在哪你的院长也应该在哪,这才是我们商学院或者是管理学院的院长,如果你都不知道我们的同学们想什么,特别是交流的时候他们在讲什么,我想这个院长有的时候失去了一些东西。所以我觉得我们院长和我们同学应该是同样的,这是我的一个体会。

  第二个体会,也是围绕这个主题投资和收益,怎么来讲这个问题?刚才有一位同学讲得非常好,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教育,刚才我们张院长说当我们六十年代的人当院长多了,可能希望会更大,我想在进一步讲,我发现我们已经老化了。刚才有一位同学讲得非常好,当你们不知道你们的孩子在想什么的时候,你们也该退休了,这好象是跟我们EMBA的同学在讲,也好象是对我们企业家讲,也好象是跟我们院长在讲,当我们不知道EMBA学员或者是MBA学员需要的时候,年龄不是我们的障碍,而真的是我们思想落伍了,我们就应该退休了。

    所以我们希望我们认知的年龄要保持年轻,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能够和我们的EMBA的学员一起共同来建设我们的EMBA,也就是说EMBA学员是主角,教师也是,这是一个特殊的平台,只有我们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够把这个事情做好,尤其是在中国,大家都知道市场经济应该说是发展了一段时间,比原先更加成熟了,但是还有不尽人意之处,比美国的EMBA要难办得多,我想张院长有这个体会,我们都有这个体会,我还算上一个世纪的院长,跨世纪的院长,在正院长的时间也是比较长,所以我在想我什么时候退下来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够与时俱进,也就是说事实上你已经被淘汰了,这个位置本身是假设的,只有你跟上这个步伐,你才是真正的院长,这一点上我们感觉到有一点压力,感觉到一点危机感。我自我解脱的办法就是阿Q精神潇洒一点,我今天上午就谈的这一点,因为我们的院长再这样下去头发就会掉光了,这一点也请我们的同学们体谅一下,谢谢大家!

  张新民:尤院长刚才讲得非常好,因为我们下面也经常交流,感觉到尤院长思维的跳跃性和前瞻性经常是令人耳目一新的,非常遗憾是我们在现有国有大学的体制,是很难在恰当的时候把不合格的或者说不适宜在这个位置上坐的院长调整下来,这是现在的体制没有办法做到的。在这种情况下EMBA学员对于所在学院的发展和建设也有非常追求的作用,这个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我想强调一下大家看两年多的实践,已经看到全国30所学校EMBA发展状况已经跟原来两年以前的状况有很大的不一样,当时是10所学校可以每年招300人,另外10所学校每年只能招200人,当时是这样规定的,但是两年过去以后我们发现招生情况差异非常大,有的学校非常好,有的学校在苦苦挣扎,有的学校可能在打价格战,有的学校还在价,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变化?

    很多原因,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问题。很多学校在EMBA教育的认识上,把它做为一种暴力的赚钱的项目,所以在他学校处理里面,就要拦腰斩一刀,而且这一刀斩得比较大,在EMBA教育里面积极性就会受到抑制,因为必须考虑到办班的质量。办班的质量从哪来?在于教师的奉献,但是近两年是社会资源,社会资源是认市场不认关系,今天这样的社会已经上市场化的,已经是非常市场化的项目,还用计划经济的色彩管理,还把它做为学校财力困难有效的补充项目的话,这个学校EMBA发展会受到很大的制约。所以我想在EMBA教育过程里面,各个学校的学员也应该关注你们所在学院EMBA发展在本学校的生存状况,不要因为你们特定学校的管理体制,而制约或者是扼杀了这个学校非常有可能为你们这个学校创新品牌,而找到一个新机会的情况。我感觉可能做好的话,EMBA会成为这个学校的品牌,做不好的话,EMBA可能会成为这个学校相关联名誉损失的突破口,当然我们不希望后面的情况出现。

  到现在基本上已经快接近4点半,今天我们就谈到这,话总是说不完的,最后谢谢大家的参与,希望大家还能继续交流,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