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MBAEMBA > 第二届中国名校EMBAMBA校际交流峰会 > 正文
 

张新民:中国EMBA教育给学员什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4日 09:45 新浪财经

  首届中国名校EMBA学员校际交流峰会于2004年11月28日在北京中国大饭店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中国企业报社承办。会议的主题是:新舞台、新知识、新思维--中国EMBA。以下为2004年11月28日上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张新民教授做题为中国EMBA教育给学员什么的演讲实录:

  张新民:感谢主持人,各位上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EMBA教育给学员什么?我觉
得必须要探讨这个问题,到现在为止我们谈宏观的多了一些,到现在为止我们看到探讨的内容宏观的东西多了一些,应该给他们什么呢?这个谈的说一点。我想从这几个方面来谈。一个就是说我们EMBA教育生源状况决定了需求状况。也就是说,到现在为止实际上EMBA学生相当多的应该是在企业高级管理岗位里面有了一定的业务积累,管理能力的积累,管理经验的积累。但是,还没有完整接受过工商管理教育这样一个层面学员。所以,他的情况应该是很明确的,需要补这么一课。第二个方面他的特点就是难以集中的学习。所以,我们强调这样一种情况,对学员的需求,首先就是系统化、框架化工商管理知识体系的集中。为什么强调框架化呢?因为毕竟这些高级管理工作者不太可能做特别细的技能性的这种工作。另外一个就是学员有一个横向沟通,交流以后,能够进一步的拓展自己业务空间的这种需求。还有一种情况,我想这里面谈谈另外一个就是在精神层面的一种需求。所谓精神层面需求从几个方面来看,一个就是我们可能在高管里面,学源结构比较广泛,因为我们EMBA学员是这样的情况。在国外同行当中,我们拿出名片来我是EMBA或者是MBA,我们管理课程没有这么一种情况,在心里上可能就有一种劣势在里面。所以,我们觉得提供这样一种EMBA教育,恰恰在于精神满足方面和心里方面,是心里上平视对方,尤其是跨国公司高级管理工作者在交流里面应该是心里得到满足的一种情况。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信心的问题,就是说我们这些学员来自不同的教育背景,来自不同的企业,可能由于他自己出色的努力,在管理里面得到相当大的一种提升。最后,可以到他所希望去的学校里面获得一种高质量的EMBA教育。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强调的不仅仅是对原来业务发展的信心,而且是更高层次走的信心。那么,另外一个信心我想结合后面情况来谈,就是不同的老师,不同来源的老师,他在提供教学里面这种差异,提供给我们学生质量的差异,会提供给我们学员更大的信息,这是我们中国人完全可以办好自己的教育,同时也可以做好自己的企业。还有一个方面EMBA学员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我在学校里面给EMBA上课,主要的问题就是在课程方面,我们国内师资还是比较匮乏。在这个过程里面,发现不同学校学生有很普遍的特点,就是四天的课程集中授课,大家精神高度紧张,或者说运转率相当高。但是,课外的情况就是自己学习时间不足,我们要求在一个月以前把这个提供给学生,但是各个学校都可以做到这一点,可以提前甚至是更早时间,把有关课件,包括材料,思考题都给学生。但是,这种准备的状况差一些,以至于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并没有做提前的铺垫以后,很难导致在课堂上有很好的收获。所以,我希望我们学员能够花一点点时间。另外就是在理论讲解和案例的分析,刚才李维安教授也讲了,部分我课程过于理论化。我想是不是一个是老师的问题,另外就是各个EMBA教育机构老师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各个学校试点两年多,我们不断探索EMBA区别于MBA的规律,也不断发觉EMBA合格的教师。我曾经在媒体谈中国大陆高水平,现有水平里面储备高质量EMBA老师不超过五十人,这是备受争议的。这些老师,在EMBA机构上课的老师,在各个学校被重视,被请的频率有多多大,如果这个老师给自己学校上EMBA,这个学校利用率很充分是另当别论,如果这个老师只能在自己学校里面上,他一定不是太好的老师。所以,我强调这一点,就是说在这个过程里面,EMBA教育师资到现在为止每个学校储备都不充分。那么,这个不充分不是说要否定谁的问题,还有各个EMBA教育自己师资,还有相当大的自我成长空间。因为我相信几年以后有了老师超强学习能力,可以快速解决我们EMBA教育师资问题。所以,理论讲解问题表面看是教师过于理论化的问题,但是我们各个EMBA教师怎么样看自身的力量。我的体会EMBA教育更多的应该是理论少讲,案例分析,实践性更强。还有土和洋的问题,按照国务院学术办规定,三分之一老师应该来自海外,恰恰各个EMBA教育机构对这个问题感受非常深刻,我们现在缺乏的不是国外教师资源,缺乏的是解决EMBA需求合格的教师。我们找的教师、教授非常多。但是,实际上他自己的履历表,以及在国外的成功,并不代表在我们这儿成功。我们学校大概有三分之一外教是可以担当这种任务的,也就是说可以能够和我们现在这种EMBA教育需求相吻合。但是,并没有表现出比我们本土教师,在这个项目里面的优势,我们没有否认国外教师在学术领域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我们EMBA教育,在中国现代情况下,这些人并不解决问题,而恰恰我们的三年,两年以前,希望我们的项目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洋人。这一点是传递一种信息,就是我们不自信,不相信我们中国EMBA教育,能够自己办好的EMBA教育。所以,我相信这个问题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这个过程里面,已经形成了另外一种现象,需要我们注意这种情况。就是说一些学校为了凑够三分之一洋师资,绞尽脑汁,有的说做一个讲座怎么样?我们也请了外国人,确确实实讲座比讲课还不至于漏馅,所以在清单列出了三分之一的洋人,但是实际没有这么多人。我想强调一点,一个EMBA教育的困惑,也极大的刺激了一批知道这个消息以后,愿意到中国大陆来做贡献的海外人的积极性。所以,这个意思是什么呢?我们没有否定他的意思,而是说在我们现在情况下,应该有甄别的选择相应的外教。

  这就是我今天要谈的,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2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