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培训 > 正文
 

骑士号:未知的航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3日 14:31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晏礼中 深圳报道

  引子

  站在“LUCKY LADY”号单体帆船的船头,你必须抓紧周围的绳索。3月的深圳大亚湾,海面灰蒙,风大浪高。抹去打到脸上的海水,你会发现“海水果真是苦涩的”。船的主人叫
王滨。此刻,他并不在自己这艘“LUCKY LADY”上,而在另一艘名为“骑士”号的帆船上。那是他和几个玩帆船的朋友花钱在法国NAUTITECH船厂定制的12米长的新型双体帆船。他们正在把这艘船从法国接回深圳的途中。到本文截稿时,他们刚于3月28日凌晨穿越了121年前设定的英国格林威治本初子午线,进入东半球,至此已经航行了38天……

  骑士

  在开始讲述这次航行故事以前,还必须提到其余的几位船员。船长劳伦斯来自香港,作为受过正规帆船训练的第一代华人,他有着20多年的帆船经验,参加过很多赛事,自孩提时代起便对狂风巨浪习以为常,对别人靠凭空揣测的事了如指掌。其他的船员则是业余的,罗昭行和王滨一样都是来自IT公司的董事长。陈广宇也是一名在深圳从商多年的广东商人,因为喜欢水,外号阿水。美术专业出身的东庆,开着自己的设计公司,从事平面设计和公共空间室内设计工作……这些具有理想主义情结的帆船爱好者精力充沛,野心勃勃,热衷于各种新兴的挑战自身极限的运动。

  2004年初,王滨和罗昭行还在玩小帆船,属于“初级水平”。但一直梦想成为专业“玩家”的他们,特地从香港请来了专业帆船教练劳伦斯。几个月下来他们的驾船技术突飞猛进,尽管参加了几次香港的帆船比赛和海上拉练,但航海老手们对他们当时拥有的一艘三体帆船“天蝎号”给出的评价是:这船虽好,却不太适合竞赛和远航。于是,他们决定在法国订造新船,之后,他们又不甘心在家中坐等新船的送抵及付上几十万元的运费,便展开世界地图,视线从法国拉罗谢尔港开始移动,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地名出现了:大西洋、里斯本、直布罗陀、地中海、巴塞罗那、热那亚、塞浦路斯、苏伊士、阿拉伯海、印度洋、斯里兰卡、马六甲、南中国海……一个想法也随之凸现——自己将帆船从法国驶回深圳。

  “游艇是老年人玩的休闲,帆船是年轻人玩的运动”,骑士号上的人相信“后者需要很好的体力和技术能力”。在帆船上,技术就是一切。除了掌舵,还要学会看风向、水纹、鱼群、雷达、海图,尤其是远航,到一定距离必须看海图,看海水深度,确定礁石、航线、大致距离,根据风向确定前行方式。还有一些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比如机器坏了,船体渗水了,或者船员生病了等等。在这方面,劳伦斯成了所有人的老师。

  “别说我们是中法文化交流的使者,成功企业家重走郑和路线、爱国航海云云,这不是多大件事儿,就是去取一条船回来,随便玩玩的,不要太在意。”尽管临行前罗昭行曾这样对媒体透露自己的想法,但事实证明这仍然是一次极度张扬的“取船行动”。从新浪网、中央电视台、深圳电视台到各地的报纸、杂志,媒体们试图通过这“没多大的事儿”使自己的受众相信:作为生活方式的一种,这群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在中国是罕见的。

  无论从什么角度,都不必去否认“骑士”们对于自己生活方式的选择,但对于“生活方式”这四个字,由于目前使用得过于泛滥的缘故,很容易令人产生怀疑。不过,这些男人的豪气仍然值得佩服,他们把自己的勇气建立在了获得冒险体验的欲望之上,在挑战性的召唤下,将一次取船的过程搭建成了一种显示耐力、毅力和体力的舞台。在这个英雄主义缺席的时代,他们同样渴望别人把自己视为“英雄”。就像同城的“冒险王”王石一样。这没什么不好。

  航程

  “他们当中,有的溺水而亡,有的冻僵而死,有的则被炽热的骄阳活活烤死,还有不少人被谎话连篇的订约人所骗,因提供的装备过于恶劣而客死他乡,葬在翠绿的椰子树下。另一些人甚至被太平洋岛屿食人肉的部落刺穿胸膛,成为这些饥肠辘辘的野蛮人一桌丰盛的筵席……”房龙在《荷兰航海家宝典》中所描述的16世纪航海家们的悲壮场面对于骑士号上的人来说是难以想像的。这艘耗资近400万港币的双体帆船设备齐全而先进,卫星电话、单边带、对讲机,应有尽有,天气预报、气象传真,每天定时接收。甲板宽敞,有可以折叠的桌子、椅子甚至遮阳板,连着的两个船体间的帆布面积很大,是躺着享受阳光的绝佳之处。

  他们于2005年2月18日登上“骑士号”这艘产自法国拉罗谢尔的帆船,启程返乡。

  尽管这是一次历时4个月、跨越欧非亚7个海区、途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远航,但这1.5万海里的航线却早已广为人知。3月7日,平安抵达西班牙加的斯城布瑞图·施瑞puerto sherry港;3月12日晚,“骑士号”通过直布罗陀海峡抵达玛瑞那港;3月18日,停靠的贝诺美得那港(Benalmadena)位于地中海的阳光海岸(costa del sol);3月24日凌晨顺利抵达西班牙卡塔赫那(Cartgena)……他们就这样平安地抵达着一个个计划中的港口。除了日出日落的海上美景,“骑士号”似乎并没有太多机会去猜测和发现什么新的东西或为某个不知名的岛屿命名。当然,他们更不会遇到什么奇怪的部落,隔三差五登上的也都是那些可供他们补充给养和把照片、日记传到网上供大家关注的现代港口。难熬的时光通常来自于每天阳光彻底消失以后,船员们进舱睡觉,负责值班的船员则待在舱外,在没有照明的无边夜色中(灯光阻碍船员对远方的情况进行观察),在寒冷的甲板上为“骑士号”的安全负上两个小时的责任。仅此而已。“历尽艰辛”和“冒险奇遇”这样的形容,至少在“骑士号”结束它西半球的航程时还用不上。

  插曲

  小插曲总还是有的。阿东的手机总是开着。他会不时接到来自祖国媒体打来的电话,告诉他们现在“骑士号”的方位、状况、计划和新鲜的小插曲。

  第一次惊喜发生在3月上旬。“骑士号”结束在大西洋上的全部航行,抵达西班牙嘎蒂斯城,停靠布瑞图港。进入布瑞图港后,船长按常规来到港口办公室,办理入港登记手续。报上船名、船籍、船员后,工作人员却迟迟无法录入资料,原来工作人员遍寻电脑,竟找不到“中国”的名字。“骑士号”成为了第一艘停靠此港的中国船。

  第一次惊险出现在从加的斯城的布瑞图·施瑞港口航行到巴贝特港的途中。3月11日上午,当“骑士号”航行至垂弗拉嘎海角时,远处出现了一条白线,驶近了发现是海脊,此时,回头已晚,“骑士号”只能冲向6米高的海浪,用船头将浪破开,随着浪的节奏艰难前行。船长劳伦斯亲自掌舵,船员们像电影场景中的英雄人物一样坚守各自岗位,操帆、观测风向、监视仪器……经历一小时的风浪后, “骑士号”平安到达直布罗陀海峡入口附近的巴贝特港。

  第一次虚惊来自地中海的第二段航程中。3月14日上午“骑士号”按预定计划离开玛瑞娜港口(marina bay),前往40海里之外的西班牙的马拉加。中午时分雾色仍浓,海面上白茫茫的一片。虽然海面风平浪静,但因为能见度低,不能及时发现前方的障碍物,也使得船员们神经紧绷,此时,阿水报称,前方海面有三个浮标鱼网。为了不让鱼网缠上“骑士号”,阿东马上把方向急转,谁知正当大家忙转向时,海面上的浮标却突然动了动,然后飞了起来。原来是海鸥。

  海盗

  如果说先进的设备能在天气上为航海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帮助他们避让危险的话,那么来自海盗的危险则是让人束手无策的。再先进的设备也难以预测海盗出现的时间和地点,不想遭遇海盗的惟一办法似乎只有待在岸上。在即将进入红海时,船长劳伦斯查了查红海的新闻。资料显示,红海近年海盗抢劫伤人事件频频发生,而且多针对小型游艇,欺负它们船小人少,船主又颇有资产。而最新的一起就发生在3月24日,一艘西班牙帆船受到两艘海盗快艇的攻击,所幸的是帆船上有一位美国海军的退役军官,他用自己的来福枪打坏了快艇的发动机,赶走了海盗。

  “船长,那这样,你把我们船上所有的仿真枪械都摆在桌面上,有事没事就拿花生油擦擦。海盗看见锃光瓦亮的枪支,说不定就被吓跑了呢。”

  “海盗的枪支可比我们的仿真枪高级得多,他才不怕呢。你这样只是浪费我们的花生油而已啦。”船长对此提议立即予以反驳。

  你可以在阿水上传的网上的日记里看到这样的对话。面对即将来临的恐惧,除了相互调侃以消解紧张气氛之外,无法购买到自卫武器的他们似乎别无它法。

  一帆风顺的日子已经过去,他们谁都不知道,在即将进入的红海亚丁湾或是在剩下的五分之四的航程中,会不会有海盗在等待着手无寸铁的他们……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愚 人 节
整蛊先锋幽你一默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