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培训 > 正文
 

企业领导者面对问题时 危机管理意识不可缺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9日 13:32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董志勇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企业作为市场的核心主体,竞争贯穿其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可以说竞争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生存和成长的方式。所以,企业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可能面临着突然死亡的威胁,如刚刚辉煌几年的巨人集团、爱多VCD、秦池集团在学步期和青春期就死掉了;拥有几十年历史的武汉长江音响在成熟期垮掉了;拥有200多年历史的
英国巴林银行在贵族期告别了人世。

  在许多国家,40%的新建公司不到10年便中途夭折,以至于前10年成为企业“死婴率”最高的时期。一般的公司寿命为7-8岁,一个跨国公司的平均生命周期是40-50年。在1970年跻身《财富》“全球500强”的跨国公司到1982年后有1/3都销声匿迹。

  改革开放以来,受经济体制转型、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中国企业的发展速度比发达国家企业发展速度快得多,垮掉的速度也比发达国家要快。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3岁。以有中国“硅谷”之称的中关村为例,从1988年成立试验区开始算起,平均每年约诞生800家企业,同时又有200家企业歇业或撤销。平均存续一年营业时段的企业占总量的80%,存续三年的占70%,存续七年的占50%,存续十年的只有30%。企业“长不大”,已成为一大怪现象。

  危机管理的意识不可缺少

  将一个企业的成败原因全部归集到某一个原因是不合理的。但企业家对危机的认识、应对措施及手段的缺乏,导致危机来临时,“兵败如山倒”,这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笔者经常强调,作为一个合格的企业家,一定要有“三只眼”:一看市场竞争,二看企业内部,三需要盯着政府政策。三个方面的任何一个,对你企业的影响都可能是致命的。另外,在现实中,随着创业步伐的加快,企业规模的增大,公司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危机。企业家必须牢记,在数以千计的环节中稍有失误或失职,都可能将整个公司拖入危机。

  一般来说,我们把企业危机定义为在正常的情况下观测和预测不到,但是一旦发生,将对企业造成致命影响的事件,包括经营危机、信用危机和品牌危机等等。然而,回顾国内、国外企业对于危机处理的效果能够称得上是优秀案例的屈指可数,原因不光在于他们缺乏危机管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缺少危机管理的意识。正如著名咨询师史蒂文.芬克在他的《危机管理》一书中指出,企业家“都应当像认识到死亡和纳税难以避免一样,必须为危机做好计划:知道自己准备好之后的力量,才能与命运周旋”。

  很多经典管理著作,在谈到危机管理时,强调比较多的是“危机攻关”。如冠生园的陈馅月饼事件和秦池的勾兑酒事件,这些事件表面上看来是对“危机公关”处理不当,然而究其根本原因,媒体曝光只不过是一个导火索而已,企业的长期管理不当造成的病入膏肓,才是根本原因。就像“青蛙理论”一样,很多企业内部的一些小问题日积月累,使企业逐步失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机制,最后被活活“烫死”。而这些问题是危机公关无能为力的。所以,我们谈危机管理,也绝不能忽视危机背后积累已久的问题。

  所以,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不能光看到自己企业的光环,银行给你贷款的难易、供应商的支持、财务的周转、员工的心气态度等更为重要。张瑞敏曾经说过,“海尔注重问题管理而非危机管理模式,就是把企业出现的任何危机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

  危机与机遇间往往是一步之遥

  既然危机很多时候是不好避免的,所以针对危机的出现,不同企业家的应对方式和方法是显示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在企业正常运行过程中,企业家的管理能力差别也许并不明显,只有在危机出现时才能看出其差别。所以,一个没有经过危机的企业还不是真正的企业,一个没有经过危机的企业家谈不上是一个合格的企业家。只有具备危机管理能力的企业,才有机会成长为基业长青的品牌,而中国企业家在这方面无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里,笔者提出应对危机的一些建议,希望引起大家思考:

  首先,危机来临时,反应速度至关重要。“没有所谓太迟这回事,只有现在不去做,才会太迟”。当百事可乐的软饮料罐中发现了注射器时,该公司迅速向公众演示生产流程,让公众了解这些异物只可能由购买者放进去的,结果这场喧闹得以平息。而“冠生园月饼”事件里,企业领导人的反应迟钝,使自己失去了应对危机的有利时机。一般来说,要尽一切可能将危机扼杀在摇篮之中、避免扩散是很重要的。

  其次,在力量有限的情况下,不要竭力控制信息披露。信息披露不完全会削弱危机承受力。人们时常发现没有规则的市场经济也会带来混乱和低效率,没有信息公开的市场经济也可能变成相互欺诈的一场赌博,并不能将经济推向极大成功。商业历史告诉我们:多披露比多掩盖要好,即使有损害自身法律地位的风险也值得,至少不会引发进一步的信誉危机。因为现在是信息时代,很多东西防是防不住的。相反,有意隐瞒信息,会使企业的可信性大打折扣。

  再次,在危机中抓机遇,在危机中做以前不能做的事情。危机管理的根本在于企业家能否克服危机,使危机为企业所用;危机的反面是机遇。能够化危机为机遇,是一个企业家高超的管理艺术。解决问题只是危机管理的第一步。如何主动牵引媒体和消费者的关注点,让大家的视野随你转动,利用危机宣传企业品牌,这在危机和机遇之间往往只是一步之遥。同时,在逆境中整顿企业内部,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危机通常是起源于外部,但结果却取决于内部。在危机来临的时候,让企业职工同舟共济,而不是相互拆台、各打小算盘,同时利用危机“难过”的日子,大刀阔斧地提出一些以前曾经觉得会有阻力的改革措施,也是一个企业家可以考虑的问题。

  最后,学习借鉴危机处理的先进经验。国外成熟的企业也有成熟的危机管理和危机公关体系。伦敦证券交易所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建立危机公关管理制度,并定期提交报告;美国有5000名专业的危机管理人员、上百家独立的危机管理咨询公司。经验告诉我们,为应付突发事件,我们必须做好一些准备,如建立一个危机处理中心,确定危机处理小组成员,制定应对危机的行动计划,提供完备而畅通的通讯设施,在组织内部进行充分的沟通等等。现在完善的危机管理系统,都规定了特别事件发生时的各种应对程序,使所有系统里的每个人员都能在第一时间明白自己的角色和责任。美国在应对“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过程中,从国内戒备等级颜色的有计划调整,到战备物资的有秩序供应,再到战争的指挥授权和组织,无一不反映着美国管理系统严密的程序和危机管理系统的高效。(作者: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院长助理,2008年北京奥运会特许商品委员会首席专家。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管理意识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