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组织与生命活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7日 02:21 第一财经日报 | |||||||||
编者按 4月13日“学习型组织”理论创始人彼得·圣吉博士访问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与国内学界、企业界共同探讨企业持续学习创新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王其藩教授特意撰文对“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基础与精髓作简单回顾。
王其藩 李际 “学习型组织”形成的基础 借助系统动力学理论,特别是系统思考的观点,彼得·圣吉博士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是要形成一种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由伟大的学习团队形成学习社群。 简单言之,学习型组织(L earning O rganization,简称L O)是一种“高柔性、扁平化、学习型的组织”,是一种善应变,能不断学习、创新、不断自我超越的组织,学习型组织中的成员有共同理想、目标与前景,富有进取精神,善思索,能默契,能相互砥砺、切磋、共同发展。 自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全球性企业的平均寿命缩短了。西方众多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足7年,且其中1/3的寿命短于两年半;大型企业虽长数倍,但亦不足40年。 虽然能使企业长生不老且简单划一的药方是没有的;然而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新型企业组织已经诞生。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创始与推动的学习型组织的发展,经多年的不懈努力,一批学习型的企业组织已经出现于一些西方国家与地区,而且正在世界范围内崛起。 “学习型组织”精髓解读 1.系统思考 系统思考、改善心智模式、共享远景、团队学习和个人进取五种融为一体的修炼艺术与技能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基石。其中,系统思考是学习型组织的灵魂,它是五项修炼的核心,并在西方被誉为一种能改善人们的素质与品行的“修炼”。系统思考核心为唯物系统辩证观,它强调系统、辩证、发展的观点。其实,中国描述缺乏系统思考的成语比比皆是,如:竭泽而渔、饮鸩止渴、欲速不达等;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事例也屡见不鲜,如一些短期行为:破坏性开采、超负荷运行、减价销售等。 2.改善心智模式 所谓心智模式是指那些存在于个人与群体人脑中,描述与分析处理问题的依据、准则和模式。它和个人或集体的世界观、理念、价值观、信仰、素养、学识、阅历、经验和文化传统等都是密切相关的。塑造良好的心智模式是组织兴衰的关键,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突破口,若能保持心智模式的不断革故鼎新,就有可能建立起“永葆青春”的学习型组织。 3.共享远景 共同远景指的是在组织中人们共有的,可望且可及的奋斗目标与前景。此远景应是大家真正共同享有的,而不仅是组织中各成员个人所设置的。共同的远景使学习型组织充满活力,它既指明了学习的焦点又提供了学习的动力,是使人振奋和激发思想的火花。 4.团队学习 顾名思义,团队学习就是一种集体进行学习的活动。搞好团队学习的修炼关键在于如何使他们能形成一个能默契配合、充分发挥潜力的集体。评价团队学习质量的基本角度有:(1)团队内由于人际关系产生的内耗的大小;(2)利坏消息经团队向上级传递速度的快慢。 切实搞好团队学习是建好学习型组织的重要一环。5.个人进取 个人进取指的是个人的学习与成长。个人进取的修炼是以系统思考为核心的五种修炼艺术与技能中最基本的一种修炼。显然,唯有通过个人的学习才能形成组织的学习。 个人进取的修炼,首先要培养确定个人远景、目的的能力。远景必须是具体的,是可望可及的。 6.五项修炼的整合和综合 为了培育、建立学习型组织,必须把前五种技能与艺术综合加以运用。 (1)以系统思考为核心,把五种技能融合,作为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基石。 (2)在组织内确立共同远景,并适时调整和更新,得以保持活力和创造力。 (3)鼓励规划个人远景与激励个人进取精神,使之与共同远景协调一致,并为实现共同远景而奋斗。 (4)提倡实事求是的精神,组织好团队学习,以系统思考为出发点,研讨共同远景,进而改善心智模式,使组织成为默契配合、充分发挥潜力与创造力的整体。 [王其藩,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教授,国际系统动力学会(SD)主席,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系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系统动力学研究中心终身成员。李际,国际系统动力学会中国分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