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市场发展的MBA教育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4日 14:26 中国青年报 | |||||||||
教育部新近公布的2004年硕士研究生报名统计显示,虽然MBA仍然是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达到了35777人,但比2003年的44157人,减少了8380人,减幅高达20%。“我早就知道会这样。”北京某高校一位MBA学生说:“MBA的声誉不如以前了。” MBA(工商管理硕士),这个专业学位从产生以来,其成长随着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也一直起起落落。在需求与适应需求的磨合中,中国MBA教育和人才培养也经历着几多欢喜几多愁
1908年,哈佛大学商学院首创MBA,1991年,中国9所高校开始试办MBA,10年后,试点院校增加到62所,如今,举办MBA教育的高校已经遍布了全国的大多数省份。 一些商学院的老师认为,MBA与其他专业最显著的差异,是它的供需能够比较明显地反映经济发展状况。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呈扩张倾向,与此相对应,MBA一时供不应求;我国MBA被炒得最热的时候,也是世纪之交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时候,各个行业亟需具有现代管理经验和操作规则、能够宏观把握并整合资源的大量高级管理人才。 面对教育市场突如其来的庞大需求,国内很多商学院似乎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加以应对。在扩招满足量需求的同时,如何增厚MBA的内涵,如何在引入这一国际教育的同时根据中国企业发展的实际设置课程、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这些都没能伴随MBA招生热成为同样热门的探讨焦点。特别是MBA联考的招生方式,更是让许多应试能力强于管理实践的人得以顺利进入这个专业领域中来。这两年,随着这些毕业生走进企业,其实际能力和企业实践需求的距离便产生了。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企业对MBA毕业生能力的质疑直接体现在招聘条件和用人待遇上,MBA年薪缩水成为国内MBA门庭渐冷的直接原因。同时,社会上对MBA培养质量的批评也越来越多。 面对着市场的无情选择,国内一些商学院已经开始了反思并试图改革,而切切实实按照中国企业环境培养管理人才,成为了MBA办学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院长李金林教授坦言,需求多样性的压力使学院的MBA、EMBA教育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以务实的精神不断探索提升管理教育价值的途径。借助学校在大型制造业、管理信息领域长期处于国内领先位置的科研和实践优势,北京理工大学率先实践了EMBA教学行业特色化,授课教师大都参与相关部委的重大项目,在案例指导、实践针对性上更能结合本土需求,比如如何实现合资和转制战略等问题,受到学员的普遍关注。 据记者了解,中国农业大学不久前推出了“葡萄酒业MBA”;复旦大学推出了“体育产业MBA”,由此可见,“技术MBA”的培养新模式开始在我国受到关注。 这在发达国家的管理学院也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出现的新模式。联邦快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CIO丹尼斯说,这些以技术见长的MBA毕业生既掌握了全面的技术知识,又能够从战备的高度去把握技术在企业的应用,或将互联网技术成功地嫁接到传统产业中,或在新兴的电子商务领域将技术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样,他们的交际能力也是一流的,凡是涉及到技术在企业远景规划这类问题,他们都能举出种种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和说明。这种培养模式需要管理学院本身要有深厚的高技术企业管理背景。 李金林教授认为,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正在成为管理教育重要的服务对象;另一方面,创新作为新经济兴起和发展的基础,已经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手段,企业迫切需要能够善于创新、适应新技术带来的变革的管理人才。理工类大学在全国60多所MBA院校中占了半数以上,但利用学校背景办出MBA特色的并不多;绝大多数企业在激烈竞争中更需要受过正规训练,通晓行业技术的集销售、经营、公司决策于一身的工商管理硕士。这无疑是“技术MBA”的优势所在,也正是理工类大学办MBA、EMBA的优势所在。 李金林认为,发达国家的教育机构在全球范围内招揽学生、吸引人才,无疑给本来就人才基础较弱的发展中国家增添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国内的工商管理学院更应该从发掘适合本土发展的角度来寻求突破,从这点来讲,国内商学院招生由热变冷未尝是件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