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涉职场,所挣的第一笔薪水用于何处?据零点调查显示:笔记本电脑、数码产品,成为职场新人最宠,这一群体笔记本电脑计划购买率为28.2%,是城市居民平均计划购买率的3倍多。他们想尽快装备好自己,为自己的职业生涯铺下第一块砖
本报记者 马兰
韩燕刚参加工作一年多,在一家银行上班。她攒了前几个月的工资买了一个数码相机和一部手记作为礼物分别送给了父母,自己则买了一部电脑。她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电脑可以更快地帮自己熟悉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即便在家也可以查资料、写材料了。
韩燕很喜欢目前的工作,虽然有任务和定额要完成,压力很大,但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眼下,她的主要消费支出还是用于购买工作需要或是与工作有关的物品上。与韩燕的需求相似,做媒体的张放工作后最想购买的物品就是一台笔记本电脑。他说,有了笔记本电脑,再参加新闻发布会时,自己就可以在现场写稿往回传了。
这是一批刚刚开始自己职场生涯的新人。每年,我国城市里初涉职场的年轻人数以百万计,他们刚开始接触社会,就表现出自己的强烈个性和与众不同之处。虽说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定型、变数尚多,但其消费特征却带有这一群体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
根据零点调查刚进行的一项对工作年限在两年之内的职场新人的调查结果显示:职场新人处于个人用品购买的爆发期,他们把初涉职场所挣的第一笔薪水多用于购买笔记本电脑、数码产品等的消费趋向,印证了他们雄心勃勃、想尽快装备好自己、尽快为自己的职业生涯铺下第一块砖的追求,显示了他们渴望尽快被认同和追求卓越价值观的心态。
此项调查使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太原 、长沙、武汉、沈阳、西安9个城市的3515名18岁~60岁的常住居民进行了入户访问。
调查显示,与大多普通市民的消费方式不同,职场新人挣得第一笔工资,往往会将学生时代渴望拥有却无钱购置的时尚消费品在刚离开校园、获得工作的初期迅速购入,多年因收入有限而被压抑的消费欲望随着工资转化为购买需求,从而产生短时期高强度的消费能量。以表现突出的数码产品为例,职场新人群体笔记本电脑计划购买率为28.2%,是城市居民平均计划购买率的3倍多,明显高于成熟员工群体(10.3%)、学生群体(14.4%)和其他受访者群体(4.6%);数码相机的计划购买率为27.5%,也高于其他群体。
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初涉职场的年轻人,着急武装自己、急于在工作中表现出比别人更多的进步的心态,驱使着他们把是否对工作有利作为个人大宗消费品的第一选择,正所谓兵马未到粮草先行。他们希望通过购买这些产品,迅速提升自己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帮助自己更好地博弈于职场。
研究人员还认为,职场新人的消费需求往往与其群体特征密切相关。调查显示,这一群体的消费信心度最高,为3.22分,而另一指标“消费时机认同度”也明显高于其他群体。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与经济实力类似的成熟员工群体相比,职场新人群体家庭负担少、生活无忧,与前辈量入为出、克勤克俭的消费观念不同,职场新人们更倾向于超前消费、提前享受。调查显示,职场新人群体人均个人日常月支出为1180元,高于其他群体(学生为669元,成熟员工为1082元,其他受访者为588元)。
总体来说,刚开始工作的职场新人们较之学生时代更加务实、希望得到别人认可,他们心高志远、追求卓越。其“寻求肯定”特征得分为9分,远远高于其他群体(学生1分,成熟员工3分),他们逐渐拂去了学生时代的毛躁,从心理上渴望社会的认同。但是由于工作不久,对未来的期待和理想主义的色彩较浓。在调查中,对成功标志的选择往往体现了个人心态的高低和前进动力的强弱,职场新人群体中以名利成就为成功标准的比例占72.5%,位居第一,而学生为64.3%,成熟员工为66.1%,其他受访者为62.3%。此调查反映了职场新人迫切希望成为人群中的骄子、常常有精英化的心态定位这一显著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