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场比本事 待遇期薪制不搞终身制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31日 14:35 工人日报企业周刊 | ||||||||
齐车公司“工种首席”改变工人价值观 本报讯(记者郭强 通讯员张苏宁)曲士明是齐齐哈尔铁路车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铸钢分厂维修工段的一名机电工,他在公司9月结束的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了机电工种的第一名,被企业授予了“首席机电工”。今后两年中,他的工资条上比过去多了200元“技术津贴”,而且将被优先推荐评聘“高级技师”。然而,他却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和动力——“没
曲士明的心态在他所在企业颇具代表性。齐车公司正在推行的“工种首席”制度,改变了一线工人的价值观,激发了工人学习、钻研技术的积极性。 据介绍,齐车公司推行“工种首席”制度的动因是,去年的一次行业比武中,作为行头的齐车公司竟然“全军覆没”,没有取得一个名次。公司党委书记高保江说:“这让我们感到了危机。我们可以引进外资,可以引进先进技术,甚至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但我们不能引进大批的技术工人。而现实中,恰恰是我们工人的技术素质出了问题,这些年许多企业忽视了这方面的工作,在‘人才’的认识上有些偏颇,影响了一线工人岗位成才的积极性,使技术工人出现‘断层’,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从观念上、机制上引导员工学技术,争当技术人才。 今年4月到9月,齐车公司举行了一次全公司的职业技能大赛,并推行“工种首席”制度。在大赛上获得公司各工种第一名者被命名为该工种的“首席”,每月奖励技术津贴200元(期薪两年),获得2至8名者,命名为“技术能手”,第2至3名每月奖励技术津贴100元(期薪两年);第4至8名每月奖励技术津贴50元(期薪两年)。同时,他们拥有在培训、使用、技术晋级等方面的优先权。“首席工种”制度不搞终身制,每两年进行一次技术比武、评选,合格者资格有效,不合格者自动失去资格。全公司先有8名员工分别获得了8个工种的“首席”荣誉。 目前,曲士明的彩色大照片已悬挂在车间宣传栏的墙上,旁边写着:“曲士明——首席机电工”。曲士明的徒弟康大海对记者说:“看到曲师傅获得的荣誉,我们大家都非常羡慕,同时,我们感到工作、学习有了奋斗目标。”他已下决心,要争取在下次大赛上拿个“名次”。 工人当“首席” 月津贴500元 “首席员工”亮相皖北 本报讯 12月6日,安徽省皖北煤电公司百善矿命名丁勇等7名技术工人为机电“首席员工”。当选的“首席员工”每个月要比同事多领500元的岗位津贴。 推出“首席员工”的百善矿,是全国煤炭系统中第一家推行绩效工资改革的煤矿,评比“首席员工”旨在调动员工学技术的积极性。本次评选先是在技术密集的机电工种中推开的,当选的7名机电“首席员工”分别来自单体生产中心、机电公司、机电科等单位,个个在日常工作中完成各项指标名列本单位第一;能熟练准确地掌握本工种技术,并能很好地进行传、帮、带;能解决本系统内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能在消化吸收新技术、新设备、新装置中发挥核心攻关作用。通过操作考核、理论考试和职工评议“三道关”,综合得分第一名当选。当选者每月发给岗位津贴500元;以后每年复评一次,胜任者接着干,不胜任者被淘汰。 机电公司35岁的丁勇有一手过硬的技术,但由于没有文凭,激励机制不到位,他总觉得自己干好干孬都一个样,无心传帮带。开展评选“首席员工”之后,他第一件事就是与三名青工签订了《师徒帮教合同》,在岗位上耐心传授,真心带徒。不到三个月,就让弟子脱颖而出,成为修综采设备的骨干。12月开始,丁勇领到了500元的岗位津贴。(李继峰) 作者: 李继峰 邮编:235154 地址:皖濉溪县百善矿宣传部 电话:0557--3983581 用员工名字命名工作法 孤东采油四矿让技能人才成“金字招牌” 本报讯 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四矿员工崔尚红、刘洪强的大幅彩照,因他们创新的操作法被企业命名为“崔尚红、刘洪强工作法”而登上了矿宣传栏,成为人们驻足观看的热点。 崔尚红,山东省劳动模范,孤东采油四矿注汽二队员工。她经过多次实践,反复摸索,总结出了“常温过滤式除氧器气体反冲法”,改进除氧装置,把原来单一的水冲洗除氧改成空气、生水、软化水三个阶段冲洗除氧,除氧效果大大改善,使炉管腐蚀难题迎刃而解。 刘洪强,孤东采油四矿注汽一队员工。他多次请教有关注汽专家,潜心研究,找出了注汽锅炉火焰偏烧是炉管鼓包、爆管的根本原因。经过反复试验,他成功研制出了火焰偏烧调节器,彻底解决了火焰偏烧的问题,并推广到全矿其它7台注汽锅炉上,大大降低了锅炉因火焰偏烧而造成的爆管事故发生机率,延长了炉管使用寿命。 以技术明星命名工业流程的做法在孤东采油厂还是第一次,在胜利石油管理局也属罕见。该矿主要领导说:“以前说‘咱们工人有力量’,现在我们要说‘有知识的工人才有力量’。我们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肯定员工的首创精神,鼓励更多的员工学知识,搞革新,多出几个崔尚红和刘洪强,培养出一支知识型员工队伍。” 怎样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以优秀人才的姓名来命名操作法,使其成为某一技术领域的“金字招牌”——该矿党委用这一培养和激励人才的长效措施做出了回答。 有关人士认为,这一举措能够增强人才荣誉感和成就感,进一步拓展技能人才发展空间。(通讯员顾永强 王振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