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的不愿走老的不愿回 四川民工流向两极分化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6日 15:30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没有珠三角地区闹得沸沸扬扬的“民工荒”,但也少了“少小离家老大还”的辛酸。四川民工流向目前正呈现一种两极分化的趋势:少的不愿走,“老”的不愿回。 四川省就业局有关部门日前透露,今年前三季度,四川省新增劳务输出56.1万人,与去年相比有明显的回落趋势。其中,年轻的农民工不愿远离家乡,而前些年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中,返乡者也不多。
回来只是暂时的 成都市青白江人雍全红1994年开始外出打工。雄心壮志的他顺利地在广东东莞市某家具厂找到了工作,一个月能挣到500元钱,相对当时在成都一个月最多能挣百余元的状况,他令众多家乡父老羡慕不已。 在接下来的4年里,由于工作出色他逐渐被提为组长、车间主任,工资也陆续涨到1200多元、2400元、3000多元。4年后,当他跳槽到另一个家具厂出任副经理时,收入已达到6000多元。接下来,他又跳槽到某合资家具厂搞验收工作,可谓步步高升。 但命运却非个人能够掌控。就在他自认为事业已小有成就时,企业将他派到了越南。雍全红实在不愿意去,只得辞去职务回到了家乡,在青白江儒雅教学器材厂找了份技术工作。 “依我现在的经验,到外面打工最少也能挣个几千块,但我现在在厂里干技术工作每月才600多元,还不管吃住,一个月下来根本剩不了多少。还不如我刚出去打工的时候,”雍全红很不满地埋怨着,“家里面因为城乡一体化没了土地,父母全靠我的工资过活,我还是要出去多挣点钱。” 记者问道:“你在外边这么多年,应该也存了些钱,可以回家乡来投资呀?” 雍全红想了想说,“对成都我已经不太熟悉了。如果说要投资,我会选择在南方,因为对那里的政策、投资环境比较了解。”雍全红还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在他的家乡还有不少人也选择了外出打工,但都没有回来。目前,他已做通了父母亲的思想工作,不久就要出发了。 在成都打工也挺好 潘章与雍全红的想法可不一样。17岁的他今年第一次离开家乡乐山市夹江县甘江镇,到成都打工。由于是家里的独苗,虽然身在农村,但潘章从小也是在父母和爷爷的呵护下长大的。读书不行的他总想出外见见世面,只是他理想的“乐园”最多也就是到成都而已。 “家里人舍不得我走远了。而且,离家近点儿心里踏实,找不到工作回家继续务农也方便。”这就是潘章的理论。 在拥有无数皮鞋企业,号称“西部鞋都”的成都市武侯区金花镇,潘章在街道鞋业技术工人培训班里培训了一段时间,就迈入了皮鞋工人的行列。“厂里干活的工人清一色都是四川人,而且年龄都不大。在那儿干活苦是苦点,但只要肯干,一个月拿2000多元也是可能的。”潘章信心十足,他认为只要自己好好干,说不定有一天也开家皮鞋厂,当一回老板。 他告诉记者,厂里也有一些从沿海企业回来的工人,但人数不多。“听他们讲,在沿海有的地方拿的工资还不如成都,特别是那些初次打工者,一个月500多元也很正常。所以我们都觉得,就在成都打工也挺好的。” 年轻人不愿外出务工 在四川省就业局记者了解到,今年到三季度为止,四川劳务输出新增人数为56.1万人,而去年全年的劳务输出新增人数则为97万人。虽然今年还有一个季度未作统计,但劳务输出新增人数有所回落已不容置疑。接受采访的省就业局有关人士认为,劳务输出新增人数回落的原因主要是新成长的劳动力外出减少。 他指出,目前四川劳务输出呈现几个特点:首先是民工流向开始从工资水平、生产环境较差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向民工待遇明显较优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流动。其次是外出民工的文化水平以及技能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高中以上比例去年为17%,今年则超过了20%。第三,目前正是四川劳务输出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以前已经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返乡务工者很少,而那些新成长的农民工大多数都希望能留在家乡打工。 究其原因,他认为与成都工资水平上升、各方面关注农民工权益以及现在的孩子们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密切关系。 他说,已经外出务工的人员,大多在当地站稳了脚跟,也适应了当地的生活,因此他们也都不愿再回到四川打工;新一辈农民工通过各种途径也了解到,目前发生“民工荒”的珠江三角洲地区12年来月平均工资仅上涨了68元,不少企业外来工月工资水平仍维持在600~1000元,务工者们只是“廉价”的劳动力;更重要的是,四川省在进一步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方面相继出台了多项保护措施,还把农民进城就业管理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免费为其服务,使民工的就业环境得到了切实改善。因此,他们选择留在工资水平已有所提高的家乡就业也就很正常了。 这位人士还指出,不容忽视的是,四川农村家庭独生子女人数大量增加,父母们舍不得孩子走远,孩子们也少了前辈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也成为新成长劳动力选择就近就业的重要原因。(记者高柱 实习生颜琨)
|